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助力“天问一号” 见证并参与历史——访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吴波

2021-06-07 12:52: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6月7日电 题:助力“天问一号” 见证并参与历史——访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吴波

  中新社记者 王嘉程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负责火星地形地貌分析、协助选取候选着陆区工作的,则是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年轻研究团队。

资料图: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效果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供图

  率领研究团队的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教授吴波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说:“我们不仅见证了历史,同时我们也是历史中的一部分,我们参与了历史。这一份成就感,这一份激动的心情和喜悦,是非常难以用语言形容的。”

  在吴波看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创造了深空探测的历史,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第一次就完成“绕、落、巡”这三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美国完成这个三步走的战略,大概用了20年的时间,中国一次任务就能够完成,这是非常伟大的成就,中国创造了历史。”

  2016年,吴波应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邀请,率领团队进行火星全球的地形地貌分析和评估。其间,共筛选出三个候选着陆区,分别位于亚马逊平原、克里斯平原和乌托邦平原。综合研究结果,火星北半球最大的撞击盆地乌托邦平原南部区域,被最终选定为“天问一号”的目标着陆区。

  2021年2月,“天问一号”进入火星环绕轨道以后,对已选择的目标着陆区进行了高分辨率图像的拍摄。团队自3月获得有关图像之后,就紧锣密鼓地进行处理,最后成功搜索到几个着陆椭圆,供“天问一号”的任务团队进行最后的选择。

  “整个时间持续了大概5到6年,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能够由始至终参与进来。”吴波说。

  他坦言,完成任务的过程,有压力、有困难。尤其是在过去两个月,从3月中旬到5月初,团队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高分辨率图像,还要通过三维建模分析目标着陆区里数以百万计的石块、数以十万计的撞击坑,以及其他有可能影响着陆安全的地貌特征。其间,有同学身体不舒服,在短暂的休息后,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来;有同学甚至通宵达旦,睡在办公室。

  “压力无处不在,但我欣慰的是,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全力以赴,大家都有一种荣誉感、使命感,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说。

  正如吴波所言,他所率领的团队,成员大多年轻上进、拼劲十足。而这些年轻人在努力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渐渐成长了起来。

  吴波提到,自己带的一位博士生目前正在北京协助“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区的详细测量和着陆点的精确定位。而5年前刚刚加入团队时,这位学生还只是一个大学刚刚毕业的小女孩,转眼已成为了博士后研究员。“这是国家的火星探测任务,给我们(学生成长)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他欣慰地说。

  除了自己的学生,吴波感慨,最初与他打交道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设计师们也都非常年轻,五六年下来,他们已成为非常成熟、非常有经验的主任设计师。“这个过程非常令人赞叹、欣喜,我们国家航天事业的工程师们都非常年轻,经历火星探测这样的任务,他们得到了茁壮的成长。相信他们将会成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一支非常重要力量。”

  谈及未来,吴波透露,团队已经开始迎接全新的挑战。

  他告诉记者,团队现正协助国家的航天部门进行探月工程四期的任务准备工作,如嫦娥七号到月球南极探测,嫦娥八号有可能进行月球南极科研站的建设等。团队也希望能够继续参与到国家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和小天体探测任务之中,“小天体探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因为地球上的水有可能就是大量小行星撞击所带来的。因此,地球生命到底是怎样诞生的,通过小行星的探测,就有可能找到答案。”(完)

  • 相关阅读
  • 王毅会见菲律宾外长洛钦

      2021年6月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重庆会见菲律宾外长洛钦。  王毅欢迎洛钦外长来华共同主持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赞赏菲律宾作为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为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全方位发展作出积极努力和重要贡...

    时间:06-07
  • 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 | 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

      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020年7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工作时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时间:06-07
  • 筑牢“大国粮仓”的根基 “吉林经验”多措并举保护利用黑土地

      【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筑牢“大国粮仓”的根基 “吉林经验”多措并举保护利用黑土地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吕冬):黑土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重要财富。我国的东北平原作为世界三大黑土...

    时间:06-07
  • 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 | “老包钢”挑起新担子

      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 | “老包钢”挑起新担子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6月5日上午,“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讲...

    时间:06-07
  • 跟着总书记长见识丨走下高原走向世界的“致富毯”

      跟着总书记长见识丨走下高原走向世界的“致富毯”  6月7日,正在青海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宁市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了解企业依托当地原材料资源优势,创新设计理念,提升产品竞争力,带动群众...

    时间:06-07
  • 反外国制裁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7日下午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记者...

    时间:06-07
  • 中医药法实施“体检”:已基本解决民众在家门口“看中医、吃中药”的需求

      中新社北京6月7日电 (李京泽 梁晓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7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医药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他指出,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基...

    时间:06-07
  • 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提上日程

      中新网郑州6月7日电 (记者 刘鹏)记者7日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备受关注的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工作已提上日程。  中医药学在海内外备受关注。河南南阳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中医祖庭医圣祠所在...

    时间:06-07
  •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传承着红色基因 激发发展新活力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传承着红色基因 激发发展新活力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6月1日至6月4日,“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山东。巍巍沂蒙山,浓浓军民情。这片红色...

    时间:06-07
  • 贵州印江: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石头山”变“绿色银行”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贵州印江: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石头山”变“绿色银行”  人民网铜仁6月6日电 (记者黄玉琦)5日,记者跟随“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贵州站)采访团走...

    时间:06-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