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樊锦诗:扎根大漠心系敦煌的国宝守护人

2021-06-16 13:59:58

来源:光明日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数风流人物】樊锦诗:扎根大漠心系敦煌的国宝守护人

  初夏的江南进入梅雨季,杭州溽热的天气与大约3000公里外的西北敦煌迥异,但这两座遥隔山水、看似毫不相及的城市却因为一个人被联系在了一起。

  她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1938年,祖籍杭州的樊锦诗出生在北京,自1963年大学毕业后,她便开始了与莫高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相守。在她和同事的努力下,莫高窟在1987年成为中国首批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地,并逐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全球典范。

  经历过承受了战乱和病痛的年少时期,1958年樊锦诗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大学时期,老师宿白的一番话深深印在她的记忆中:一二十年后,谁能沉得下心,谁才能够做出大的学问;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人潜心做学问。

  樊锦诗与敦煌,初次结缘于1962年的毕业实习。尽管当时因为强烈水土不服而提前结束实习,但她总是说“敦煌是我的宿命”。

  当年的莫高窟几乎与世隔绝,因为没有现代交通工具,从莫高窟去一趟敦煌县城要走大半天路。研究人员住土房、喝咸水,还要在洞窟里进行临摹壁画、保护修复、研究文献等工作,条件非常艰苦。

  “如果说我从来没有犹豫过、没有动摇过,那是假话。敦煌和北京、上海相比,确实是两个世界,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感到孤独。”樊锦诗说,“可是第二天只要一走进石窟,我就感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20世纪初,藏有5万余件中古时期写本的敦煌藏经洞被发现,随后大量文物流失海外的历史牵动了学术界乃至全民族的神经,甚至有人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在这样的背景下,常书鸿、段文杰等老一辈敦煌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经过数十年的耕耘,我国学者在敦煌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考古、艺术、宗教、科技及中外文化交流等学科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重要研究成果,“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局面已经被彻底扭转。

  樊锦诗曾说过:“守护莫高窟是值得奉献一生的高尚的事业,是必然要奉献一生的艰苦的事业,也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奉献的永恒的事业。”她这种“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不断激励着一代代学者。

  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党支部书记、研究馆员王东依然清晰记得8年前初入敦煌研究院的情景:“樊院长讲述老一辈敦煌人的研究历程让我热泪盈眶,正是他们坚守初心的指引,让我深深理解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的内核。”

  “在樊锦诗身上,我看到的是信仰的光芒,作为敦煌学专业的学生,我将秉承莫高精神,潜心学术,推动学科不断发展,为学术研究的进步积极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浙江大学古代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段锦云说。

  (新华社杭州6月15日电 记者魏一骏)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16日 04版)

  • 相关阅读
  • 飞天勇士为国出征 中国航天员时隔五年再访太空

      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 中国航天员时隔五年再访太空  飞天勇士为国出征  戈壁大漠,塔架高耸,载人航天发射场内,神舟十二号船箭组合体蓄势待发。时隔五年,太空即将再次迎来中国人的造访。  6月17日...

    时间:06-17
  • 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亮相 今日“飞天”

      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亮相 今日“飞天”  飞行乘组采用“以老带新”方式,指令长聂海胜曾参加神六、神十载人飞行任务,汤洪波系首次飞行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

    时间:06-17
  • 神舟十二号今日9时22分发射 航天员驻留约3个月

      神舟十二号今日9时22分发射  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组成;驻留约3个月,将进行两次出舱活动  6月16日上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

    时间:06-17
  •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实践”特别对话会在上海举行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实践”特别对话会在上海举行  新华社上海6月16日电(记者吴宇)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上海市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

    时间:06-17
  • 中老铁路最长桥梁主体施工完成

      中老铁路最长桥梁主体施工完成  新华社万象6月16日电(记者章建华)记者16日从中国中铁五局了解到,由其承建的中老铁路最长桥梁蓬通特大桥主体施工日前完成。  蓬通特大桥位于老挝首都万象市,全长7528.56米...

    时间:06-17
  • “百年来最成功的政党”——国际友人与中共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题:“百年来最成功的政党”——国际友人与中共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王进业 李来房 姚远  “永远不要离开中国。”这是汉斯·米勒医生1994年去世前反复叮嘱妻子的话。  1939年,二战爆发...

    时间:06-16
  • 他们即将上太空啦!天上三个月将如何工作和生活?

      他们即将上太空啦!天上三个月将如何工作和生活?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6日电 题:他们即将上太空啦!天上三个月将如何工作和生活?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的消息,6月1...

    时间:06-16
  • 中国第19批赴黎巴嫩维和官兵荣获联合国和平勋章

      中国第19批赴黎巴嫩维和官兵荣获联合国和平勋章  新华社贝鲁特6月16日电(丁文栋 刘雄马)中国第19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授勋仪式16日上午在黎巴嫩南部辛尼亚村的中国维和营举行,410名官兵全部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

    时间:06-16
  • 中共建党百年理论研讨会在肯尼亚举行

      中共建党百年理论研讨会在肯尼亚举行  新华社内罗毕6月16日电(记者白林)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政治系主办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治理与经验”理论研讨会16日在该校举行,与会者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中国的发...

    时间:06-16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具有四大特点 返回舱将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6日电(记者黄明、黎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在16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作为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承上启下,十分关键。总体来看,神舟...

    时间:06-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