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诉讼转为“屏对屏”是否符合司法亲历性原则?最高法回应

2021-06-17 11:23: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17日电 在线诉讼模式下,诉讼从传统的“面对面”转变为“屏对屏”,这是否符合司法亲历性原则?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刘峥表示,在线诉讼模式下,司法亲历性原则并没有被打破,改变的只是庭审的场所、环境和载体,案件由法官直接审理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庭审的程序环节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没有任何减损,反而是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实现方式。

  17日,最高法举行《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新闻发布会。

  刘峥表示,亲历性原则是一项重要的诉讼原理和司法原理,在诉讼制度和司法制度中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司法审判工作必须遵循的一般性司法规律。司法亲历性原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要求直接审理,即是“由审理者裁判”,法官必须直接参与案件审理,亲自直接从事法庭调查和采纳证据,直接接触和审查证据,要求审理者和裁判者不能割裂。

  二是要求言词审理,即是需要通过言词陈述的方式举证、质证、辩论等程序环节,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裁判的根据。由于这两项要求具有共同的含义和功能,我们往往将其统称为“直接和言词原则”。

  刘峥表示,司法亲历性原则并不是说所有的诉讼环节都必须法官亲力亲为,不得有他人辅助,这里的关键是要求庭审环节应当贯彻直接审理和言词审理,要求诉讼各方亲自到庭审判,法官的裁决是建立在法庭调查和辩论的基础上的。在线诉讼模式下,司法亲历性原则并没有被打破,改变的只是庭审的场所、环境和载体,案件由法官直接审理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庭审的程序环节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没有任何减损,反而是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实现方式。“屏对屏”实质上也是“面对面”,是互联网时代下“面对面”的新形态。从这个角度说,在线诉讼实际上拓展和丰富了司法亲历性原则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刘峥介绍,在线诉讼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增强诉讼便利、降低解纷成本、保障司法公正,绝不能以减损当事人诉讼权利为代价,来换取审判效率的提升和法院的便利。因此,《规则》从基本原则到各个程序环节都贯穿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尊重当事人审理方式选择权。《规则》强调,在线诉讼必须坚持合法自愿原则,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当事人适用在线诉讼。针对诉讼中重要的程序环节,比如在线庭审、证据交换、电子送达,以及案件非同步审理等,《规则》均要求以征得当事人同意为基本前提,充分保障当事人对案件审理方式的选择权和程序利益处分权。

  二是维护当事人在线诉讼知情权。案件适用在线诉讼模式,并不是简单让当事人作出“是”或“否”的选择,而是要让当事人在对在线诉讼全方位了解的基础上作出判断。《规则》明确要求,人民法院适用在线诉讼应当告知适用的具体环节、主要形式、权利义务、法律后果和操作方法,对于涉及重大程序性利益事项还要再次进行提示,真正使当事人对在线诉讼“选得自愿、用得明白”。

  三是保障当事人程序运行异议权。案件适用在线诉讼后,审理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当事人请求或案件审理需要,线上线下可以合理有序转换。《规则》在相关程序环节中,明确了当事人的异议权,充分保障当事人程序利益。比如,对电子化材料“视同原件”的效力,如果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并有合理理由,法院应当要求提交原件;又如在证人出庭环节,当事人对证人在线提出异议并有合理理由的,法院同样应当要求证人线下出庭。

  四是强化对特殊群体在线诉讼帮助义务。《规则》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参与在线诉讼作出特殊考虑,专门强调要强化法院的提示说明义务,加强引导和帮助,通过技术手段和机制优化,降低在线诉讼门槛,推动在线诉讼服务普惠均等,体现数字时代人民司法的温度,彰显了互联网司法的人文关怀。

  刘峥指出,《规则》在尊重当事人自主选择权,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同时,也高度强调诉讼的规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避免部分当事人滥用权利影响诉讼进程,损害其他当事人合法诉讼权益。比如,《规则》第五条明确,当事人提出由线上转为线下审理的,不得存在故意拖延诉讼、增加其他当事人成本等情形,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准许。《规则》第六条明确,当事人已同意在线诉讼,但无正当理由又不参与在线诉讼活动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同时,为确保在线诉讼活动合法、真实、有效,《规则》细化明确了身份认证规则,不仅要求诉讼前就应当核实诉讼主体身份,还要求对调解、证据交换、庭审等重要环节再次验证身份,确保诉讼主体身份真实性,有效防范虚假调解、虚假诉讼。

  • 相关阅读
  • 新闻背景: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7日电 题:新闻背景: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  新华社记者高玉娇、张瑞杰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

    时间:06-17
  • 从黄沙漫天到绿意葱茏

      今年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荒漠化防治是关系人类永续发展的伟大事业。” 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致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

    时间:06-17
  • 亲历者说:中国铁路高速发展带来的新生活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张文晖)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14.6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3.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三分之二。“坐着高铁看中国”已经成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缩影。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

    时间:06-17
  • 国际科技界“大咖”论道未来网络发展动向

      中新网南京6月17日电 (记者 朱晓颖)17日,在南京举行的“第五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期间,多位国际科技界“大咖”在“云上”和线下论道未来网络的发展动向。  通过向大会发来视频的方式,国际电信联盟(ITU)秘书...

    时间:06-17
  • 外交部:中国第19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410名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李京泽)16日,中国第19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的410名官兵全部被授予了联合国和平勋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推动提高联合国维...

    时间:06-17
  •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实时测控轨道数据 助力“神十二”对接天和核心舱

      中新网酒泉6月17日电 (马帅莎 郭超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17日发射约6个半小时后,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完成快速自主交会对接。记者当天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在此次任务中,该中心为任务全过程提供关键测控支持,...

    时间:06-17
  • 哈工大多项技术支撑中国载人飞船交会对接

      中新网哈尔滨6月17日电 (记者 史轶夫)哈尔滨工业大学17日发布消息,在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任务中,该校多项技术有力支撑此次对接和发射。  空间交会对接是现代航天器长期在轨运...

    时间:06-17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韩正在北京观看发射实况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

    时间:06-17
  • 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召开 国内外专家学者聚焦防治荒漠化

      中新社乌鲁木齐6月17日电 (胡嘉琛)值第二十七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之际,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等联合主办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时间:06-17
  • 郑建邦同卢旺达参议院副议长举行视频会晤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17日在北京同卢旺达参议院副议长尼拉萨法里、副议长穆卡巴兰巴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友好往来、增进共识和互信、推动经贸和抗疫等领域合作、助力两国关系发展...

    时间:06-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