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神秘禁地变身热门景区 青海湖完成使命再现“净好”

2021-06-19 11:29: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青海共和6月19日电 题:神秘禁地变身热门景区 青海湖完成使命再现“净好”

  作者 李江宁

  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像一颗温润晶莹的蓝宝石,镶嵌在广袤的草原。六月,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内游客如织,棕头鸥、赤麻鸭、凤头、鸬鹚等翔集于水天之间。

图为青海湖鸟岛地区2020年卫星遥感影像显示,大片裸露地区被湖水淹没。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卫星遥感中心 供图

  青海湖二郎剑景区位于青藏公路151公里处,过去被人们称为“151景区”。上世纪60年代,“151”在青海湖是一个代号,一座矗立于青海湖面五十余年的红砖小楼承载了这段神秘且鲜为人知的历史。

  1965年,官方经过考察后决定利用青海湖辽阔、水深、含盐量与海水接近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151”设立青海湖鱼雷试验靶场,对山西省侯马市八七四厂生产的鱼雷逐个进行水下性能试验。

  从此,中国首个鱼雷试验基地——八七四分厂(当时对外称山鹰机械厂)便矗立在青海湖畔。

  1966年3月31日,中国第一枚鱼雷制造完成,填补了中国兵器工业的一个空白。从那时起,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青年扎根海拔3200米的高原牧区,开始了鱼雷试验的工作。

  经过山鹰机械厂试验合格的鱼雷也不断地装备部队,为巩固国防做出了重大贡献。

  “那时候这里叫‘151基地’,现在湖中看到的这座红砖小楼就是当年的鱼雷发射台,底部由18根钢构支撑,当时是用大马车和工程车将钢柱运到船上,再用气锤固定在湖底。经历了几十年风雨,发射台现如今依旧稳固如初。”李兴实14岁时跟随父亲来到山鹰机械厂,随后子承父业继续为中国鱼雷事业奋斗。

  今年85岁的林廷杰是山鹰机械厂最后一任党委书记,“条件艰苦,馒头也蒸不熟,刚出锅的馒头往墙上一扔,都能粘在墙上。”林廷杰回忆道:“住的都是干打垒的房子,房子主体是砖砌的,其余都是用土坯垒砌,在湖边潮气重,冬天的时候,睡一晚起来,被子都是粘在墙上的。”

  工作二十余年,山鹰机械厂的职工们一直默默无闻。他们的故事也一直淹没在湖面下。

  “负责试验的同事要提前乘船抵达鱼雷到达的终点等候,待鱼雷完成试验从水中漂上来,运回检验车间,再次进行检修,全部检查完成后交付部队。”李兴实说,“试验过程中,有些鱼雷会因为高压空气瞬间燃爆造成压力剧增,导致方向仪失灵,整条鱼雷会冲击到试验场其他地方,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林廷杰,说起这段历史仍旧激动不已。“从建厂算起,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大概校验了3000余枚鱼雷。”林廷杰说。

  1984年,完成使命的山鹰机械厂光荣退役,神秘面纱被揭开。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以鱼雷发射台为基础,建立了中国鱼雷青海湖发射试验基地展馆,再现基地昔日光辉风貌,重温中国鱼雷发展历史。如今这座湖中间的红砖小楼挂上了“中国鱼雷发射实验基地”的标牌,楼内留有一部分原有的生产车间、实验区和鱼雷、电台等历史实物供游人参观。

  2016年,林廷杰以游客的身份再次回到当年工作的地方,他感慨万千。“以前这里可谓是人烟罕至,现在景区里天天都有游玩的人,好不热闹,往日坑洼不平的砂石路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柏油路,湖水更清澈了,湖边的水鸟也越来越多了。”

  山鹰机械厂一改神秘禁地面貌。近年来,青海相关部门在青海湖畔修建了自行车道,每年夏季,来自国内外近40万骑行爱好者沿着青海湖畔“边走边看”,一睹中国最美湖泊的风采。

  近年来,青海湖水体面积及水位连续15年呈递增趋势,恢复至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同时,鸟类种类不断刷新,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明显提升,目前青海湖已经成为中国候鸟繁殖数量最多、种群最为集中的繁殖地,再现“大美净好”。(完)

  • 相关阅读
  • 江西:“十四五”计划投资约500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江西:“十四五”计划投资约500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新华社南昌6月20日电(记者余贤红)记者从江西省住建厅了解到,《江西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规划(2021-2025年)》近日编制完成,“十四五”期间全省计...

    时间:06-20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南京建立网格党组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南京建立网格党组织观察  新华社南京6月20日电 题: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南京建立网格党组织观察  新华...

    时间:06-20
  • 把增加人民福祉作为城市发展根本目标

      作为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之快、规模之大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如果将百年来中国城乡变迁的壮阔图景转化为一串跳跃的数据,那该是多么惊人的一条上扬曲线!  看速度,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0.64%增至2020...

    时间:06-20
  • 白衣为甲 逆行出征(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本报记者 白剑峰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荣获“时代楷模”称号。  2020年伊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全国数百万名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给病...

    时间:06-20
  • 第一资源为何如此重要

      【人才论坛】  一百年来,党的人才事业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蕴含着历史的条件和规律。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人才事业的发展逻辑,对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时间:06-20
  •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短评】  英雄,是一个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也是时代发展的先锋力量。  在战争年代,英雄是战场上的勇士;在和平年代,英雄在平凡岗位上拼搏奉献,汇聚起推动时代和社会前行的强...

    时间:06-20
  • 无愧誓言 无愧党旗

      【光明谈】  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并带领党员领导同志重温入党誓词。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这已经不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带...

    时间:06-20
  • 声应气求岂等闲 志同道合倍相关——农工党创始人彭泽民与共产党人的生平交往

      (中共百年华诞·同行)声应气求岂等闲 志同道合倍相关——农工党创始人彭泽民与共产党人的生平交往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声应气求岂等闲 志同道合倍相关——农工党创始人彭泽民与共产党人的生平交往  中...

    时间:06-20
  • 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著作首次系统整理面世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应妮)“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经典著作译丛”出版座谈会19日在商务印书馆举行。这是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著作首次系统整理面世,不仅填补了中国相关领域空白,在世界范围来看也是。  “马...

    时间:06-20
  • 中国内地19日新增确诊病例23例 均为境外输入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内地19日新增确诊病例23例 均为境外输入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日发布疫情通报显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日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3例,均为境外...

    时间:06-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