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杂交水稻在草原上续写“袁梦计划”

2021-06-19 18:17: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兴安盟6月19日电 (记者 张玮)“‘一中心一基地’成立后,将着力开展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等国际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应用。”19日,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8日,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分中心、中国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试验基地(下称“一中心一基地”)落户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袁隆平院士的“袁梦计划”在草原上续写着……

  2018年秋天,袁隆平院士亲自将“耐盐碱杂交水稻”送到草原上,成立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发展和推广“耐盐碱杂交水稻”品种和先进技术,让草原人民端稳饭碗。

  袁隆平院士在草原上有个“稻米梦”:兴安盟的“耐盐碱杂交水稻”试验成功后,可向整个中国北方推广,甚至向同一纬度上、同一气候带上的国家推广。

  连续两年,兴安盟的盐碱地试验田上,耐盐碱水稻亩产均逾500公斤,远远超过亩产300公斤的“及格线”。

图为“一中心一基地”揭牌仪式现场。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供图

  2020年初,袁隆平在海南三亚正式推出“袁梦计划”,依然心系草原:“未来3年,在内蒙古兴安盟合作开发耐盐碱地水稻种植20万亩,向全国推广到1亿亩。”

  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表示,继承袁隆平院士的遗志,研究中心将借助“一中心一基地”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实现袁隆平院士生前规划的“袁梦计划”,力争3年内实现兴安盟水稻每亩增产100公斤;培育兴安盟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品种;实现兴安盟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3年达到20万亩。

  “一中心一基地”成立后,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长期派驻专家组,开放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并组织学术培训交流。

  齐绍武介绍,“一中心一基地”将加快新品种育成审定、新技术研发推广和示范步伐,实现种业自主创新,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

  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官方数据显示,工作站建立至今,各基地面积累计达6000多亩,试验材料从3000余份增加到10000余份。预计2021年底还有4个水稻新品种可以进入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程序。

  如今,袁隆平院士离开了他深爱的土地,他的梦想却依然在草原延续。(完)

  • 相关阅读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丨毛相林:脱贫路上的当代“愚公”

      新华社重庆6月20日电 题:毛相林:脱贫路上的当代“愚公”  新华社记者陈国洲  被四周千米绝壁合围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有一处两层楼高的博物馆,收藏着下庄人开山修路的记忆。  地处秦巴山区腹地...

    时间:06-20
  • 中国内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超10亿剂次 后续研究仍待完成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内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超10亿剂次 后续研究仍待完成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李纯)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

    时间:06-20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丨张桂梅:点亮大山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

      新华社昆明6月20日电 题:张桂梅:点亮大山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  新华社记者庞明广、周磊、宋晨  不久前,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50名高三学生在校长张桂梅的陪伴下,奔赴今年的高考考场。  就这样,...

    时间:06-20
  •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

      新华社广州6月20日电(记者詹奕嘉)位于广州市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20日改扩建竣工开馆,历史陈列数量、现场展示效果和接待参观能力均显著提升。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由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

    时间:06-20
  • 关于三个航天员,杨利伟又透露了这些细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18日电(中青报记者 樊未晨 叶雨婷 见习记者 杨洁)“这一次三位航天员又去执行任务,我非常激动,同时也替他们感到压力。入舱之后他们的任务非常多,光螺丝就要卸1000多个。航天员的平均年...

    时间:06-20
  • 张维为给武汉中学生点赞

      “我们的年轻一代已经迅速成长起来,他们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更加敢作敢当,他们可能是中国近代以来最自信的一代!” 今天在@北京大学 举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上,...

    时间:06-20
  • “我在太空卸螺丝?”关于航天员们,杨利伟透露了这些细节......

      昨天,在北京大学举办的  “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上  刚刚从发射现场赶来的“航天英雄”杨利伟  和大家分享了一些细节  / “我在太空卸螺丝” /  在现场...

    时间:06-20
  • 北大“90后”宋玺:22岁成为亚丁湾护航编队唯一女子特战队员

      在北京大学举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上,1994年出生的北大女生宋玺讲述自己的入伍故事:2016年底,她作为唯一一名女陆战队员,随中国海军编队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时间:06-20
  • 杨利伟谈聂海胜刘伯明:聂海胜家中哥哥尽忠弟弟尽孝

      “我记得在神舟6号飞行前,海胜回家去看望他的母亲,母亲因为脑出血已经瘫痪在床了。当时,海胜的弟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哥哥你去放心去飞,我们俩一个尽忠,一个尽孝。’伯明在备战神七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家...

    时间:06-20
  • 聂海胜二姐:他从小就想开飞机,如今已三次上太空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0日电 (李桃 张大松 李建伟)看着电视机里的弟弟聂海胜,满头银发的聂小胖不禁热泪盈眶:“他小时候的梦想是开飞机,没想到长大他真的成为了一名航天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三次飞上太空,我...

    时间:06-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