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丨这门课,有温度

2021-06-20 08:55:4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内,一群群学生围在老师周围,聆听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知识,这是湖南大学“移动”思政课堂上的场景。

  在上海交通大学南苏园的“微型洱海”旁,有这样一堂“沉浸式”思政课:退休老教授动情地为学生们讲述“治水人”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故事。

  在一堂“云端”思政课上,主讲老师展示了两张照片:一张是17年前父亲抗击非典的影像,一张是17年后长大的孩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身影。这引发了屏幕前学生们的思考,“我能为国家、为自己的青春做些什么呢?”

  “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在福建、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多次为学生讲过思政课。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今年两会,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如何上好“大思政课”?

  “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大思政课”的“教案”。

  “大思政课”之“大”,就在于其意蕴不止在课堂内。

  发生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故事,是“大思政课”最生动、最有温度的教材。

  2020年9月,习近平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同正在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师生们亲切交流。习近平勉励大家,要“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

  新时代的年轻学子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从历史和现实中探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在纪念馆看到文物实物、油画雕塑、实景还原等多种展示,对建党历程、建党故事、建党初心、建党精神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一位大三学生在“大思政课”中有了更深的感悟。

  ——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圳中小学开展百幅名画、百首名曲、百部名著、百部电影进校园活动。

  ——倾听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渡湘江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和一次次壮烈无比的战斗故事,一批批学生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开展“重温党史,缅怀先烈”实践活动。

  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在浙江嘉兴南湖、在贵州遵义、在河北西柏坡……一堂堂具有广阔视野的“大思政课”正在展开。

  “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

  经过8年的不懈奋斗,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从雪域高原、戈壁沙漠,到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

  一个个感人的脱贫攻坚故事就是“大思政课”的现实教材,它生动阐释了“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命题。

  一年多前,来自全国的医疗队、医务人员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奔赴武汉共同战疫,我们用10多天时间在武汉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惊心动魄的疫情阻击战,也正是“大思政课”的现实教材。它生动地诠释: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中国人民克服不了的困难、迈不过去的坎。

  “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对于思政课的实践性,习近平总书记同样高度重视。

  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侗族姑娘吴海燕,便开启了“大思政课”的“实践活动”。

  吴海燕毕业后,选择回到群山环抱之中的家乡,成为了一名村官。“党中央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回到家乡,我相信自己大有可为!”这个23岁的年轻人神情笃定。

  作为村里为数不多会使用电脑的人,吴海燕每天通过网络平台“花式”推广自己的家乡以及糯米、咸鸭蛋、何首乌等村里的农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

  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抗击疫情志愿者、一线医护人员……越来越多像吴海燕一样的年轻学子成为了这门“大思政课”的实践者。

  鲜活生动的思政课素材,正是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

  这门有温度的“大思政课”,将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吴璇

  主编丨宁黎黎

  • 相关阅读
  • 广东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东莞报告

      中新网6月21日电 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6月20日0-24时,广东全省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东莞报告。  广东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例,广州报告3例,分别来自英国、阿联酋和柬埔寨;深圳报告2例,分别来...

    时间:06-21
  • 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预...

    时间:06-21
  • 任务有何不同?怎样评价搭档?专访“神十二”航天员

      与“神十二”航天员面对面(深度观察)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进入近地轨道。3位航天员乘坐飞船停靠于我国空间站天和核...

    时间:06-21
  • 调查显示超八成大学生喜欢生动而深刻的思政课

      超八成大学生喜欢生动而深刻的思政课——  大学生的思政关键词  6月18日,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

    时间:06-21
  • 如何上好平视世界一代的大思政课

      如何上好平视世界一代的大思政课  编者按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说道:“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

    时间:06-21
  • “中国共产党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百名外国政党政要看中共)  “今年,南非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都迎来了百年诞辰,两党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南非共产党总书...

    时间:06-21
  • 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人民观点)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不断探索中开创了自己的革命、建设、发展道路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和...

    时间:06-21
  • 赤子之心报家国

      赤子之心报家国(讲述·一辈子一件事)姚志诚在工作中。本报记者 刘洪超摄 姚志诚在查阅书籍资料。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姚志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1930年2月出生,1955年...

    时间:06-21
  • 逐梦九天 展大国风范

      逐梦九天 展大国风范(和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将继续本着为全人类谋福祉的精神,以开放包容姿态推进国际合作,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

    时间:06-21
  • 改革创新提升雄安新区吸引力

      改革创新提升雄安新区吸引力(人民时评)  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争创全国一流的公共服务,将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  《“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提出...

    时间:06-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