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共振 福建清流兴建“初心小镇”

2021-06-21 14:53: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福建清流6月21日电 (吴火招)青山不语,默守忠魂。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林畲镇松树林中,这座埋葬有一门三位烈士的红军衣冠冢,承载了一段悲壮的往事,被当地人守护已有大半个世纪。这座烈士墓,是林畲镇人曾富良和曾其应、谢玉姬一家三口的衣冠冢。80多年前,曾家上下共6口人,5人参加革命,为革命献出了三身四命。

  21日,65岁的曾家后人曾世昌又一次来到墓前,折一把茶树枝,清扫墓门前的落叶。点一把素香,和衣冠冢里的父母和祖父絮叨几句家长里短。

革命烈士证明书。 吴火招 摄

  铭记“一门三烈士”红色故事

  曾世昌告诉记者,奶奶官和英从小就给孩子们讲“过去的事情”。曾家是当地的贫困农民家庭,靠租种地主土地、替人做长工艰难度日。1930年1月,“古田会议”结束后,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二纵队回师赣南,由连城县进入清流县,宿营于林畲镇,其中部分红军宿营在曾家附近。

  “小时候很好奇,为什么当时我们一家六口人就有五人参加红军,包括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和姑姑,因此常常缠着奶奶,听她讲以前的故事。”曾世昌说,奶奶官和英回忆中,一开始,面对这支陌生部队,曾家人也感到害怕。

  但毛主席在此召开群众大会,访贫问苦,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并且红军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特别是红军摘了曾家菜园子的菜后,马上把钱送到了曾家。这赢得了曾家的好感,曾家索性邀请红军战士到家里来住。

  1931年6月,罗瑞卿率领红四军十一师再次进抵林畲村,打土豪、分田地,开展革命斗争,并于1932年6月成立乡苏维埃政府。受到革命理想感召,曾家一家5口人全部参加革命。在后期白色恐怖势力反扑中,曾富良送信途中被捕,惨遭活埋,其子曾其应长征途中牺牲,曾其应孕妻谢玉珠送信途中也被捕并遭剖腹牺牲。

  如今,林畲镇活化红色革命旧址,正在建设“初心小镇”。曾世昌女儿曾丽红成为当地的红色故事宣讲员,这个“举家为革命,一门三烈士”的故事在她的亲身讲述中,震撼感动了一批批听众。在曾丽红看来,红色基因正续写家乡新篇章,“最动人的部分,在于家乡正发生巨变,这也是当年红军革命的初心。”

驻地部队、民众守护红军墓。 吴火招 摄

  红色革命旧址活化建设“初心小镇”

  林畲镇林畲村村民余莲把自家的三层小洋楼改建为饭店“红小厨”,受到游客欢迎。“这几年来林畲的人越来越多,碰到旺季都接待不过来,今年打算把三楼装修一下,再开几桌。”余莲说,前段时间永安来了四五十人,游览了一整天,还约了下次还来。

  余莲的家在清流县林畲镇毛泽东旧居广场前,旁边还有红军夜校、毛泽东旧居、仙女峰、茶园、拓展训练基地等。随着当地红色资源的挖掘,“红色+乡村”的旅游路线走上快车道,当地不少村民,像余莲一样乘势牢牢端稳红色旅游带来的“金饭碗”。

  前不久,林畲镇红色新地标——苔滑驿站对外开放。这里连接着温家山至林畲十里红军古道,延伸拓展红色传承体验空间,让人重温“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的红色记忆。

  “林畲镇红色资源丰富,除了红色遗址遗迹外,现在还通过初心小镇项目的建设整合林畲红色人文、绿色生态、古色民俗等资源,带动林畲红色小镇的振兴与发展。”清流县林畲镇镇长郑晓青说,“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发挥红色优势,讲好红色故事,唱响‘风展红旗如画三明’品牌的主旋律。”

  紧邻林畲村的石下村,通过发展鲜切花、苗木、茶叶、烤烟种植及冷泉养殖等产业,先后引进入驻苏福茶业、闽晖花卉、怡达兰花园、龙泉渔庄、澳洲鳕鱼现代产业园等农业观光型企业10余家,让资源变“资产”,家园变“花园”,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之路。

  “家乡越来越美,红色氛围越来越浓,每年来林畲旅游的游客超过10万人次。”曾丽红说,坐落在家乡的革命历史纪念馆,也是自己主讲的阵地,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让家乡展出了最美的容颜。(完)

  • 相关阅读
  • 工伤认定“48小时”之争何解

      工伤认定“48小时”之争何解  职工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经抢救超过48小时后死亡是否认定工伤争议频发  ● 现代人的工作强度、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引发疾病并导致伤残、死亡的现象屡屡发生,如果仅以死亡与否...

    时间:06-22
  • 云贵川共同立法保护赤水河流域 破解“分河而治”难题

      云贵川三省共同立法保护赤水河流域  透视全国首部地方流域共同立法  6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就云贵川三省共同立法保护赤水河流域举行集体采访。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文/图  流经云南、贵州、...

    时间:06-22
  • 北京去年收缴各类毒品近40公斤

      北京去年收缴各类毒品近40公斤  法院审理案件中超六成犯罪依托互联网实施  本报讯 记者徐伟伦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0年北京市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60余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580...

    时间:06-22
  • 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8月1日起施行 强化军人荣誉维护

      我国首次对特殊群体“地位”进行立法  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8月1日起施行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6月10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  当前,国防和军队改...

    时间:06-22
  • “跨界”律师解疑难纠纷有“金刚钻”

      “跨界”律师解疑难纠纷有“金刚钻”  拥有特定专业知识储备具有处理复杂案件能力  □ 本报记者 赵婕  律师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法治国家的建设者。近年来,广大律师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

    时间:06-22
  • 辽宁:让“关键变量”成“最大增量”

      辽宁:让“关键变量”成“最大增量”  ◎王迩嘉 本报记者 郝晓明   1705家  辽宁省有1705家研究机构、100多所高校、6家中国科学院研究所、34个各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6名两院院士;金属材料、航空发动...

    时间:06-22
  • 绿色半径不断扩大 这里的矿区没了“矿区样儿”

      ◎本报记者 张景阳 通讯员 张晓艳  77亿元  近5年,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累计投入77亿元,栽种乔灌木2000多万株,治理采煤沉陷区和复垦区329平方公里,还地率71.87%;并建成年供水能力5500万吨的疏干水综合利用工...

    时间:06-22
  • 立足云岭大地 铸就更多创新“高峰”

      立足云岭大地 铸就更多创新“高峰”  研习科技创新重要论述  ◎王学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各地区要立足自身优势,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布局科技创新...

    时间:06-22
  • 杭州首绘“全景碳地图” 六个维度助力碳排放管控

      杭州首绘“全景碳地图” 六个维度助力碳排放管控  科技日报讯 (洪恒飞 孙智卿 记者江耘)6月15日,记者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杭州供电)获悉,该公司利用大数据计算等数字化技术,在全国...

    时间:06-22
  • 中国科学家发现治疗肝癌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

      我科学家发现治疗肝癌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  科技日报昆明6月21日电 (记者赵汉斌)记者21日从云南大学获悉,该校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与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权威专业期刊《药物化学杂志》上在线...

    时间:06-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