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与东盟国家智库为携手应对新一轮疫情献计献策

2021-07-12 13:42: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12日电 东盟国家近期普遍遭受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根据东盟秘书处提供的数据,截至2021年7月7日,东盟地区总确诊人数已达到5,192,868例,死亡人数达99,598例。印度尼西亚7月6日新增确诊病例数突破3万大关,达到31,189例,使该国总确诊病例达到2,345,018例,政府高层宣布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由中国外交学院和印度尼西亚卡渣玛达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三十年”研讨会日前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中国和东盟国家顶级智库携手与共,商讨“抗疫”大计。

  各国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与东盟自建立对话伙伴关系三十年来,共同经受住了2003年“非典”、2004年“禽流感”、2009年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考验,双方在公共卫生合作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和东盟国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树立了地区国家合作抗疫的典范。

  正如印度尼西亚卡渣玛达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院长瓦万·马苏迪(Wawan Mas'udi)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暴露出全球卫生治理领域的一些问题,但也为推进各国卫生体系改革,优化地区卫生合作机制提供了机遇。本次会议旨在为东盟及各国政府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希望各国专家团结一致,为区域内人民提供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而继续努力。在会议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

  WHO全球消除宫颈癌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乔友林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宫颈癌预防活动被迫中断,癌症治疗服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方愿与东盟方加强合作,通过开展“中国—东盟癌症预防与控制计划”等活动为东盟国家培养新一代卫生界领袖。中方主导研发的careHPV检测和火眼实验室等新技术也将为改善后疫情时代本地区医疗服务水平贡献力量。

  印度尼西亚卡渣玛达大学国际关系学系讲师卢克曼内尔·哈基姆(Luqman-nul Hakim)指出,疫情对各国的政治、经济环境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政治上,国家政府通过调动一切资源用于疫情防控,有利于形成全国的统一意志。经济上,疫情导致经济停滞和财政负担,大量人口陷入贫困。各国政府在应急治理与政策制定过程中均面临着提升公共卫生医疗水平与促进经济发展间两难抉择的困境,需要本地区智库加紧研究应对方案。

  缅甸仰光大学教授钦玛玛苗(Khin Ma Ma Myo)表示,在疫情期间,缅甸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开展密切合作,其中主要有四点经验,一是强化政府和社会联动,鼓励社区参与;二是通过开展公私部门合作提升医疗水平、优化医疗设施;三是通过发挥企业部门和民间组织更易于了解和接触社区基层的特点,有效推进粮食救济和社会福利工作;四是通过开展全社会动员推进溯源、病例报告和回国人员安置等工作。钦玛玛苗教授还对中国政府和人民为缅甸抗击疫情提供多方面援助表示感谢。

  老挝外交学院研究员苏南达·波利冯(Sounanda Bolivong)也指出,要进一步发挥民间团体和商业组织在抗疫中的积极作用。为此,中国和东盟国家应分享最佳做法,为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之间开展密切合作创造有利环境。

  中国刚刚正式获得WHO消除疟疾认证,是中国卫生事业史上又一座里程碑。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副研究员周兴武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中方的“3+1”抗疟战略,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有益启示。

  马来西亚KPJ国际大学学院药学院院长陈清祥(Tan Ching Siang)重点介绍了在新冠期间,马来西亚政府如何为私立医院调拨资金,合作救治新冠患者和其他病人,以减轻公共卫生系统压力的举措。此外,马来西亚政府与企业部门还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疫苗项目合作。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钱继伟表示,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加坡公民积极参与其中,为打通食品供应物流“最后一公里”作出突出贡献。社区工作者为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食物、帮助人们学习线上订餐。慈善机构和企业在“熔断机制”实施期间也为食品供应提供支持。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中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经济研究系主任哈氏鸿文(Ha Thi Hong Van)指出,中国和越南两国在经济领域合作良好,但在医疗领域的合作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双方应积极落实已经签署的中越医疗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经验交流。

  菲律宾国家经济发展署项目专员里卡多·本杰明·D·奥索里奥(Ricardo Benjamin D. Osorio)和克里斯蒂娜·阿泽拉·迪扎(Kristina Azela Diza)指出,为有效应对疫情并加强疫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应大力推进卫生领域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为此,地区各国应加强公私合作项目知识分享,加大财政投入,为公私合作的各个阶段提供支持。

  最后,印度尼西亚卡渣玛达大学东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达弗里·阿古萨利姆(Dafri Agussalim)博士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面对新冠疫情挑战,中国和东盟国家应加强合作,共渡难关,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通过促进公共卫生领域的公私伙伴关系合作,加强各国的公共卫生能力与韧性。

  据悉,本次会议的有关成果将通过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渠道递交各国政府部门,以供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参考。(完)

  • 相关阅读
  • 网络招聘行业处在风口浪尖 信息安全敲响警钟

      吸引众多资本目光 信息安全敲响警钟  网络招聘行业处在风口浪尖  本报记者 李国  阅读提示  随着企业服务的关注度持续走高,人力资源板块中的网络招聘赛道吸引了众多资本的目光。但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

    时间:07-13
  • 车企迎来技术升级“紧箍咒”

      机动车排放召回制度七月一日启动  车企迎来技术升级“紧箍咒”  □ 本报记者 万静  7月1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生态环境部制定并发布的《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 ...

    时间:07-13
  • 中国反腐力度丝毫不减 强力清除重点领域腐败“蛀虫”

      记者梳理今年上半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执纪审查情况  强力清除重点领域腐败“蛀虫”  ● 根据审查调查通报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党中央反腐败的力度丝毫没有减弱;另一方面,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

    时间:07-13
  •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东北黑土地白皮书发布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东北黑土地白皮书发布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丽云 实习生刘尧)7月9日,中国科学院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发布了《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这是国内首次发布黑土地白皮书。该白皮书是中...

    时间:07-13
  • 三次打破“进口垄断” 源于研发者“找到”能力

      三次打破“进口垄断” 源于研发者“找到”能力  “十四五”开新局  在道恩特种弹性体公司展示大厅的显眼位置,一团琥珀色胶状物正“身披大红花”接受来访者参观。很多人不知道,正是这块“其貌不扬”的氢化丁...

    时间:07-13
  • 环保督察 为什么要这么“神秘”?

      环保督察 为什么要这么“神秘”?  记者手记  在这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很多时候,记者都处在一种茫然的状态中。坐在车上,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去看什么。有时,甚至连开车的司机都不知道要去哪里。 ...

    时间:07-13
  • 今年首现“极端”强降雨 华北雨季提前开启

      今年首现“极端”强降雨 华北雨季提前开启  7月11日傍晚,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暴雨橙色预警,京津冀地区遭遇强降水,多地降水突破7月极值。12日上午,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时间:07-13
  • 小沙洲变身能源岛 成长三角减碳增绿“加气站”

      小沙洲变身能源岛 成长三角减碳增绿“加气站”  从最初的一个月寥寥数船,到10天3船,再到11天6船,10年来,江苏LNG接收站船舶接卸数不断刷新纪录。简单的数字背后,折射的是江苏乃至长三角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时间:07-13
  • 有色产业第一大省的生态之困

      有色产业第一大省的生态之困  深瞳工作室出品  采 写:本报记者 李 禾 策 划:刘 莉  “敷衍应对,表面整改问题突出。”督察组分析认为,部分地方政府没有正确认识、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辩证关系,...

    时间:07-13
  • 有了机器人“代工”,煤矿工人坐进办公室

      有了机器人“代工”,煤矿工人坐进办公室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计划在2022年底,全面建成智能矿区,其中包括13座矿井、11座洗煤厂和地面的工业园区,实现井下固定岗位全部无人化,所有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

    时间:07-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