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挪穷窝住洋楼:“周总管”的重生记

2021-07-17 17:48:07

来源:新华网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挪穷窝住洋楼:“周总管”的重生记

  新华社贵阳7月17日电 季夏时节,乌蒙山麓,郁郁葱葱。皮肤被晒得黝黑的周小军,正在自家二层“洋楼”前的小花园里,忙着拾掇花花草草。从车祸到痊愈,从住“穷窝”到进“洋楼”,从贫困户到村干部,说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周小军称之为重生。

  走进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一排排白墙灰瓦的乡间“别墅”,犹如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屋前屋后用篱笆围成的小园子里,百花竞相绽放,蔬果静待成熟。门前空旷的广场上,白天孩子们欢乐清脆的嬉戏声不绝于耳,晚上村民们纳凉、拉家常、跳广场舞的画面如一幅安居乐业图。每家每户屋檐上挂着的红灯笼,与这里的幸福生活交相辉映。

  记者来到凤山乡栖凤社区主任助理周小军的家里看到,整屋装修一新,一楼的客厅摆放着沙发、电视、餐桌、火炉,墙上挂着老屋和新房两张照片,一张铭记过去,一张展望未来;隔壁的厨房里,煤气灶、电饭锅、电磁炉等一应俱全;楼梯旁边还有独立卫生间。除去一楼的一间卧室,二楼还有两个带独立卫生间的房间,温馨整洁,宽敞明亮。五口人挤在一张铺着稻草的大床上睡觉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这样的生活,是我们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农民想都不敢想象的。”说起这几年生活发生的巨变,周小军打开了话匣子。

  2014年,周小军骑三轮车在山路上发生车祸,导致颈椎处三节粉碎性骨折。经抢救生还的他,睁开眼睛看着自己瘫在床上麻木的身躯,和妻子孩子无助的眼神,感觉到漫漫的黑暗和深深地绝望。

  之前身强体壮时,除了种地,周小军还在村子周边打零工,一年一万多块钱的收入,养活一家五口人,日子还算过得去。可看病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报销下来,还欠了几万块钱的债。

  因病致贫,周小军被定为贫困户。

  2016年,命运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幸福村的大门。“3月11日是我毕生难忘的日子。”周小军说,那天,村干部到家里告诉他,恒大集团结对帮扶毕节市大方县,要在凤山乡修建幸福村,房屋全是小洋楼,按照每人25平方的标准,并且免费拎包入住。“由于我符合易地搬迁条件,让我向村委提出申请,进行民主评议。”

  “可是,天上怎么会有掉下馅饼的好事?”周小军和村子里的左邻右舍一样,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有人说搬过去种地不方便,有人说要不了多久房子就要收回去,有人说房子虽然免费住但搬过去没有收入来源……也有人说,这次搬迁机会难得,是党和国家下了大力气要帮扶贫困户,让大家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

  看着上世纪80年代修葺的两间老屋早已破败不堪,经常是天上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房顶还得用塑料布遮着,周小军决定:搬!同年9月,一家五口人住进了凤山乡栖凤社区幸福二村的新房子。

  日子好过了,周小军的身体也恢复得好了。在凤山乡党委和政府的帮扶下,他被安排到蔬菜大棚里管滴灌系统,妻子被安排到凤山小学当宿管员,一年下来,加上大棚、冬荪制种、狝猴桃基地等分红,家庭收入有五万多元。

  生活轻松了,性格也变得更开朗了。闲不住的周小军,平时有空就在村里到处转悠,看到有人乱倒垃圾,他及时上前制止,为大家科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个别爱喝酒不上进的村民,周小军经常去家里为其做思想工作,鼓励大家好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哪家的小孩不想上学或要中途辍学,他就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门劝说:“知识改变命运”。由于他乐于助人,又干劲十足,久而久之,村民们有大小事情都喜欢找他帮忙解决,他也因此被大家称为“大总管”。

  2018年,解村民之忧、为百姓排难的周小军,被任命为凤山乡栖凤社区主任助理,正式成为一名村干部。随后他主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今年“七一”,坐在电视机前,周小军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我们国家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最直接的体现。”周小军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今天的新生活,更没有他满怀希望的第二次人生,所以他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采写记者:梁文雅、潘德鑫、刘晶瑶、王如歌、侯伟利、何凡)

  • 相关阅读
  •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欧洲制造“鑫诺1号”通信卫星

      百年瞬间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欧洲制造“鑫诺1号”通信卫星  1998年7月18日17时20分,我国制造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地将“鑫诺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长...

    时间:07-18
  •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2.6亿千瓦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2.6亿千瓦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毕磊)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2.6亿千瓦,同比增长9.5%。其中,...

    时间:07-18
  • 这份年度期中成绩单,令人振奋!

      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  第一产业增加值28402亿元,同比增长7.8%……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  这份“十四五”开局第一个半年报显示,历经...

    时间:07-18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4742.7万剂次

      中新网7月18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7月1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4742.7万剂次。...

    时间:07-18
  • 专家学者齐聚武夷山 品读“双世遗”名山魅力

      中新网南平7月18日电 (龙敏 叶秋云)“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正值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之际,18日,“品读双世遗 漫游武夷山”系列活动在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开幕,专家、学者齐聚,共话世界遗...

    时间:07-18
  • 独家|石硕:“中华民族”是近代才有的建构吗?

      (东西问)独家|石硕:“中华民族”是近代才有的建构吗?  中新社成都7月18日电 题:石硕:“中华民族”是近代才有的建构吗?  中新社记者 邹辉 贺劭清石硕受访。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中华民族’这个称谓...

    时间:07-18
  • 大党丨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伟大、光荣、英雄”三个词,热情赞颂中国人民。△2021年7月...

    时间:07-18
  • 全球连线丨习近平: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长久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20多年前,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他大力推动文物、古建筑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

    时间:07-18
  • 西藏手艺人嘎玛曲扎:愿古老雕刻艺术从高原走向远方

      中新社拉萨7月18日电 题:西藏手艺人嘎玛曲扎:愿古老雕刻艺术从高原走向远方  中新社记者 冉文娟  在嘎玛曲扎的工作间,有两个展柜处在房间的对角线上。一边陈列着嘎玛曲扎创作的各类文创产品,另一边则放着...

    时间:07-18
  • 《辅德里》“聚集现代审美” 多种创新让建党伟业“入心”

      中新网上海7月18日电(记者陈静) 辅德里是中共二大所在地,党章在此诞生、组织形成、“伟业初成”。  记者18日获悉,依据史实文献,艺术化再现中共二大乃至建党初期的人物故事的非虚构戏剧《辅德里》自今年4月首...

    时间:07-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