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截至2020年底,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增至75.46%

2021-07-23 10:50: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23日电 谈及分级诊疗制度等话题,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23日介绍称,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基层首诊有效推进,截至2020年底,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率从2015年的28.33%增加到2020年的75.46%,全国县域内就诊率已经达到94%,比2015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

资料图:民众在门诊大厅排队挂号。 汤彦俊 摄

  国家卫健委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郭燕红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分级诊疗制度工作情况:

  ——加强顶层设计,逐步构建起较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

  郭燕红介绍,一是强基层,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完善基层首诊的相关制度基础。建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远程医疗制度,加强社区医院的建设,出台了社区医院基本标准,加强县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健全对县医院的对口帮扶机制,能够让人民群众就近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是构建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来推动健全双向转诊和上下联动的相关制度。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发展,制定了一些常见病种双向转诊的原则和流程,以慢病为切入点对慢病的分级诊疗提出技术方案,同时还要完善与分级诊疗相关联的一些政策制度,比如说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薪酬分配以及绩效考核等,通过这些制度来推进各级医疗机构落实相关功能定位。

  三是建立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形成急慢分治的相关制度。推动实施日间手术,建立和实施了“五大中心”建设,就是聚焦影响人民群众的一些重点疾病,像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以及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的救治的中心,推动“五大中心”建设来整合各科室建立便捷流程以病人为中心。同时,发展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推动康复医疗工作,不断满足急危重症与慢性病的医疗服务需求,形成急慢分治的格局。

  ——加强体系建设,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

  郭燕红称,一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国家层面设置一批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代表着国家医疗技术的先进水平和技术前沿。同时与国家发改委一同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通过高水平医院在部分病人流出较多的省份建立区域医疗中心,来补齐区域的优质医疗资源短板。

  二是规范医联体建设,推广远程医疗服务,深入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特别是增强县级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

  三是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支持中医院牵头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

  ——分级诊疗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郭燕红指出,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基层首诊有效推进,截至2020年底,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率从2015年的28.33%增加到2020年的75.46%,全国县域内就诊率已经达到94%,比2015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双向转诊更加有序,特别是患者下转的人次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38.4%。急慢分治初见成效,日间手术试点病种已经达到120种,“五大中心”建设累计超过1.4万个。上下联动在不断增强,各种模式医联体目前超过1.5万个,为提供一体化、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完善分级诊疗的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以医联体建设为重点构建整合型的分级诊疗的体系,为患者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郭燕红表示。

  此外,郭燕红介绍了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工作情况。她指出,中西医并重是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印发文件,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的中药工作,来推动中西医的协同发展。综合医院数量多、覆盖面广,在综合医院推进中医药工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郭燕红称,文件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内容要点:一是支持。为中西医协同发展创造条件,加强综合医院的中医临床科室建设和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综合医院的中医服务能力。二是协作。强化综合医院中医类别医师配备,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加强中西医协同,积极探索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三是规范。加强对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的规范管理,规范中医医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评价,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中西医协同的医疗服务。

  • 相关阅读
  • 禁止“拍照搜题”,保护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禁止“拍照搜题”,保护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 来论  据报道,于近日印发的“双减”意见明确,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时间:07-26
  • 国产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下线 地下蛟龙完美逆袭

      国产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下线 “地下蛟龙”完美逆袭  我国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锦绣号”近日下线,因其刀盘涂装是一只怀抱嫩竹的大熊猫,被网友称为“最萌大国重器”“功夫...

    时间:07-26
  • 中国和巴基斯坦第三次外长战略对话联合新闻稿

      新华社成都7月25日电 中国和巴基斯坦第三次外长战略对话联合新闻稿  2021年7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外交部长沙阿·马哈茂德·库雷希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中巴第三次...

    时间:07-26
  • 热解读|从青海到西藏 总书记两次考察丰富了这个理念

      热解读|从青海到西藏 总书记两次考察丰富了这个理念  热解读 今年正值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登上雪域高原,亲切看望西藏各族人民群众。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

    时间:07-26
  • 和人民在一起丨雪域高原气象万新

      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藏。  这是阔别十年之后,习近平再次踏上这片雪域高原。2011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和平解...

    时间:07-25
  • 架起“彩虹桥” 开启“直通车”——上海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见闻

      新华社上海7月25日电 题:架起“彩虹桥” 开启“直通车”——上海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见闻  新华社记者丁玫、杨有宗、李志勇  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一幅漫画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漫画中间是...

    时间:07-25
  • 黑龙江省嫩江市多宝山镇党委书记赵辉因公殉职

      黑龙江省嫩江市多宝山镇党委书记赵辉因公殉职  记者从黑龙江省嫩江市委宣传部获悉,2021年7月22日,在嫩江市抗洪防汛工作中失联的多宝山镇党委书记赵辉同志遗体已找到,确认不幸因公殉职。  7月18日,嫩江市...

    时间:07-25
  • 甘肃敦煌等地发生沙尘暴天气 最小能见度为5年来最低

      甘肃敦煌等地发生沙尘暴天气 最小能见度为5年来最低  新华社兰州7月25日电(记者王铭禹)记者从甘肃省敦煌市气象台了解到,25日15时左右,当地出现沙尘暴天气,部分高速路段能见度低,行车视线不佳。敦煌市气象...

    时间:07-25
  • 王毅同芬兰外长哈维斯托举行会谈

      王毅同芬兰外长哈维斯托举行会谈  新华社成都7月25日电(记者袁秋岳)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5日在四川成都同芬兰外长哈维斯托举行会谈。  王毅表示,相互尊重、友好合作始终是中芬关系的主旋律。中方愿同芬方加...

    时间:07-25
  • 文献纪录片《诞生地》:把党史讲出新意

      文献纪录片《诞生地》:把党史讲出新意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题:文献纪录片《诞生地》:把党史讲出新意  新华社记者白瀛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作的5集文献纪录片《诞生地...

    时间:07-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