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丹霞地貌全面系统研究第一人”黄进:踏遍祖国千山探丹霞

2021-08-02 11:36: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8月2日电 题:“丹霞地貌全面系统研究第一人”黄进:踏遍祖国千山探丹霞

  中新网记者 王坚

  “每年父亲生日前,他都会盘点当年新的丹霞地貌地点数据,更新《中国丹霞地貌简表》,生日那天,做出一个更新的版本。到2016年,父亲考察过的丹霞地貌累计在1000处左右。”近日,“当代徐霞客”——中山大学黄进教授的女儿黄向青翻开了父亲的日记簿,伴着盛夏啾啾的蝉鸣声,对中新网记者娓娓道来黄进的故事。

  黄进被称为“我国全面系统研究丹霞地貌的第一人”,在世时是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长及终身名誉理事长。同时,他还是“首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第四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获得者。

黄进教授所著书籍 王坚 摄

  一见钟情:一见丹霞终身痴 踏遍千山探丹霞

  “父亲从小就很有地理天赋,高中刚毕业就一个人从广州去赣州寻找父母。”黄向青回忆道。

  1948年,黄进江西寻亲,经过丹霞山南缘,看到壮丽的“五马归槽”五座丹峰,深感震撼。黄向青说:“这时的父亲已考完中山大学地理系入学试,他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研究这种地貌。”

  从那年起,黄进与丹霞彻底结缘。之后的大半个世纪,被誉为“丹霞痴”的黄进,对中国已发现并登记的逾千处丹霞地貌中的1005处作了实地考察鉴定,其中,单是韶关丹霞山这一处,他就累计花了300天,这是黄进研究中国丹霞地貌中考察最多的一处丹霞地貌区。

  1982年,黄进发表了中国学术界全面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为之后的丹霞地貌深入研究和旅游开发树立里程丰碑。2010年8月,包括广东省丹霞山在内的六省丹霞地貌联合申遗成功,“中国丹霞”开始家喻户晓;而其中近40万字的基础研究材料,都是他撰写的。

黄进教授的考察笔记 王坚 摄

  一心赤诚:为国争光 助力丹霞山区脱贫

  几十年实地探索丹霞地貌,对黄进来说,为国争光是最大的动力。“丹霞地貌是由中国学者发现、命名、系统研究的,父亲希望能把‘丹霞地貌’推向世界。”黄向青说道:“但父亲还有另一个隐藏的动力,就是通过科研帮助丹霞地貌区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

  黄进通过对丹霞的研究工作,为扶贫起到极大的助力——许多地方,在他考察验证后,相继开发出来。黄进通过写文章、提意见等形式为地方献计献策,给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和领导写开发推荐信,为丹霞地貌风景区的发展奔走呼号,以丹霞地貌会议选址带动旅游、助力申遗等方式,默默地践行着自己的这份心意。

  黄向青表示,因为父亲的缘故,她也见证这些地方丹霞地貌申遗前后翻天覆地的变化:韶关丹霞山旅游业发展起来,曾经荒无人烟的山头,如今挤满度假的旅客,带动周围村民增收;西部小城赤水因丹霞地貌登上众多游客的“打卡清单”,旅游经济让当地路越来越宽,民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一生坚持:逾80岁高龄进藏 海拔逾4000米觅丹霞

  “实地考察”是黄进永不退让的科研坚持,他不愿放过任何一个丹霞地貌的现场考察机会。为实地考察和验证青藏高原的丹霞地貌,黄进在85岁至87岁高龄期间,不顾危险四度到西藏考察丹霞地貌。

  2012年10月10日,85岁的黄进在日记里写道:“在318国道4994公里处,照相海拔4165米,发现有丹霞地貌……晚上9时,抵达日喀则市,下车时,我感到头很晕,站立不稳。”隔天,医生告诉他,当地很少看过80岁以上的进藏老人,他是其中一个。

  令黄进欣慰的是,数次到西藏科研考察,都采集到宝贵的丹霞地貌土壤样本和数据,这为其他学者对西藏丹霞地貌的后续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黄向青表示,直到辞世前,父亲都记挂把资料浩繁的丹霞考察手记整理成书稿,希望日后其他专家进行丹霞地貌研究时,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完)

  • 相关阅读
  • 广西与越南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推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中新社南宁8月2日电 ( 陈贻泽)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鹿心社2日在南宁表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广西愿进一步深化与越南在经贸领域务实合作,探索“云见面”“云洽谈”等合作新模式,为经贸合作创...

    时间:08-02
  • 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追记烈士消防员陈陆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全国“两优一先”风采录|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追记烈士消防员陈陆  新华社合肥8月2日电 题: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追记烈士消防员陈陆  新华社记者朱青  又值盛夏,明...

    时间:08-02
  • “十四五”以工代赈重点向“三区三州”等倾斜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记者安蓓)记者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根据近日印发的《全国“十四五”以工代赈工作方案》,“十四五”期间以工代赈范围将由贫困地区拓展至以脱贫地区为重点的欠发达地区,并重点向“三区...

    时间:08-02
  • 在滇藏交界普渡桥追忆旅印藏族爱国侨领马铸材

      (西藏和平解放70年)在滇藏交界普渡桥追忆旅印藏族爱国侨领马铸材  中新社迪庆8月2日电 题:在滇藏交界普渡桥追忆旅印藏族爱国侨领马铸材  作者 缪超 史广林 李嘉娴  “化险为夷”。  在云南与西藏交界澜...

    时间:08-02
  • 西藏林芝鲁朗:“一个美得让人不想家的地方”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西藏林芝鲁朗:“一个美得让人不想家的地方”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鲁朗镇位于林芝市巴宜区东部,辖域面积达3152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385米,318国道横穿全镇东西。鲁朗藏语意为“...

    时间:08-02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西藏林芝巴卡村:白云深处的世外桃源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巴卡村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古乡下辖的行政村,位于帕隆藏布江沿岸,与318国道仅仅一桥之隔。巴卡村是全国重点旅游村,在政府的帮助下,目前已实现了水、电、路、讯、网全覆盖。 ...

    时间:08-02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派工作组赴河南郑州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派工作组赴河南郑州  中新社北京8月2日电 中国官方媒体2日发布消息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派出由国家卫健委、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负责人带队的工作组,赴河南郑州...

    时间:08-02
  • 张琳:北京“眼镜哥” 深藏身与名

      【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德耀中华】张琳:北京“眼镜哥” 深藏身与名  央视网消息:2019年9月5日,在哈尔滨沿江路,一名男子失足坠入松花江,眼看就要被汹涌的江水卷走,一位路过男子见状,衣服鞋袜来不及脱下,跳...

    时间:08-02
  • 冯玉琴:不是亲闺女 胜似亲闺女

      【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德耀中华】冯玉琴:不是亲闺女 胜似亲闺女  央视网消息:在宁夏中卫市康养中心,副院长冯玉琴正在和老人们拉着家常。康养中心敬老院服务管理着104名特困供养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冯玉琴既...

    时间:08-02
  • 蒋诚:深藏功名 隐于乡野36载

      【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德耀中华】蒋诚:深藏功名 隐于乡野36载  央视网消息:这位93岁的老人就是蒋诚。蒋诚1951年随部队作战,经历大小战斗400多次。1952年11月8日,蒋诚所在的志愿军第12军32团到达上甘岭。在战...

    时间:08-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