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百岁归侨李桓英:矢志彻底消灭麻风

2021-08-19 11:39: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杜燕)上世纪七十年代,是谈“麻”色变的年代,她不戴手套、不穿隔离服,与麻风病人亲切握手;年过九旬,依然是个“上班族”,工作在麻风病防治研究第一线;百岁高龄仍关注麻风病治疗进展。

  这就是从美国归国60余年、全身心投入麻风病防治事业的“抗麻斗士”——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桓英。

资料图:李桓英走过独木桥进入麻风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供图

  心系祖国,归国参与新中国建设

  李桓英1921年8月17日出生于北京。学医6年的她,于1945年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1946年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细菌学和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微生物学系助理研究员。

  1950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李桓英被推荐成为首批官员。任职七年间,她踏遍亚非美洲,为防治性病和雅司等疾病在贫穷落后地区的蔓延不懈努力,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好评。期间,看到许多国家贫病交织的情形,她对祖国的惦念变得更加强烈,深感新中国百废待兴、更需要海外学子的归来和支持。

  1957年,李桓英婉言谢绝了世界卫生组织“续签5年合同”的邀请,瞒着已经定居美国的家人,只身一人绕道伦敦,几经周折,于1958年从莫斯科回到了祖国。

  时年37岁的她,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被分配到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即现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工作,开展“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麻风抗原检测”等。

  当时实验室设备简陋,李桓英用土法自力更生制作的麻风菌脂质抗原(PGL)提取成功。她和同事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至今,李桓英左右手臂上还留有清晰可见的疤痕。

李桓英与助手在工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供图

  坚韧执着,造福数万麻风病患者

  麻风病是人类古老的疾病,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许多患者脸部毁容、手脚畸形,历来是备受歧视的、致残的“不治之症”。

  过去由于没有治疗麻风病的有效药物,最人道的处理,是把他们赶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让其自生自灭。虽然有一种名为氨苯砜的抗麻风病药物问世,但麻风病的治疗在世界上尚未得到解决。

  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调任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的李桓英,开始常年奔波在云贵川贫困边远地区,将全部精力贡献给了麻风病防治和研究工作。

  1982年,李桓英向世界卫生组织递交了一份关于中国麻风病情况的详细报告,世界卫生组织批准在中国进行联合化疗方法的实验项目。

  当时,在国际上通常的治疗药物需要六至七年时间才能治愈患者,而很多病人无力长期服药。李桓英开拓创新,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服药24个月就停药的短程联合化疗,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3个偏远的“麻风村”开展试点。

李桓英访问美国路易安娜州卡维尔麻风中心与专家讨论工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供图

  云南省疾控中心杨军讲起那段历史:1979年李桓英第一次来到云南,走进勐腊县的一个叫南醒麻风寨时,她居然不戴手套,不穿隔离服,就与病人亲切握手,为他们仔细检查身体并将病人的鞋子脱下,摸摸里面有没有砂粒。不光如此,她还敢喝病人家里的水、吃病人家里的饭。在当时,这些举动大家连想都不敢想。

  李桓英的到来,给麻风病人带来了希望。她不仅仅治病救人,更勇敢地挑战几千年来形成的社会偏见。

  “李教授告诉大家,麻风病的传染性并不强,人们之所以害怕,主要是因为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出现肢体畸残,给人们造成心理上的恐惧。”杨军说,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虽经历三次翻车、两次翻船,两边的锁骨和肋骨都摔断过,但李桓英都从容面对,从不叫苦。在她看来:“要想搞事业,就别怕付出。若要计较,就什么也干不成。”

资料图:1950年李桓英在日内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供图

  实验证明,联合化疗方案确有疗程短、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作用,有效率达100%。李桓英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资金,申请国际专家技术支持、药物治疗等,把试点扩大到云、贵、川的7个地州59个县。

  短短几年,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魔成为可控、可治的普通疾病,全国麻风病人从11万人降至不足万人,年复发率仅0.03%,远低于国际组织小于1%的标准,为中国及世界麻防工作作出突出贡献,也对消除社会歧视起到了积极作用。

  1994年,该治疗方案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1996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促进麻风病的早发现、早治疗,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

资料图:李桓英与康复的麻风病患者在一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供图

  奋斗不止,同世界分享中国经验

  正是由于对中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肯定,第十五届国际麻风会议决定1998年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具有纪念现代麻风防治100周年特别意义的大会期间,李桓英被推选担任本次大会的轮值执行主席。

  会上,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第七届麻风病专家委员会8位专家之一的李桓英,做了《在云南实施麻风病防治特别行动计划的报告》,博得与会1000多名中外专家长久热烈的掌声。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诺丁博士曾紧紧握着李桓英的手说:“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是做的最好的”。

  30余年来,李桓英不断优化治疗方案,缩短疗程,消除歧视。她解决了该领域的重大策略和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为中国政府制定控制和消灭麻风病的整体规划、为全球实现消灭麻风病目标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做出了重大贡献。她在麻风防治研究上的成就,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

  李桓英一生孑然一身,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麻防事业,取得了常人难以超越的成绩。近年来,年过九旬的她仍然奋斗在麻风病防治研究第一线,为的就是早日实现彻底消灭麻风病的理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书记、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辛有清介绍,本世纪以来,李桓英带领麻风病研究课题组进入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开展麻风病早期诊断、耐药基因检测、复发及再感染鉴定、麻风易感基因及免疫学相关基因等研究。

资料图:李桓英坐索道过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供图

  “我做得最正确的选择就是能够回到祖国、报效祖国,只要我还有精力、有力量,我愿意奉献终生。”每每谈到回国初衷,李桓英总是说,“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祖国和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回国,我就是一个目的,把我学到的东西用到生我长我的地方,不愧是个中国人。”

  百岁高龄的李桓英如今依然心系麻风防治事业。“麻风病的疫苗至今还是空白,自然疫源也不清楚,从基因水平揭示麻风病的发病机制还没人涉及。”她说,中国虽然基本上消灭了麻风病,但还没有彻底消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医师节 习近平这样点赞“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今年8月19日,我国迎来第四个“中国医师节”。  2017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这是继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之后,经国务院批准的第四个行业性专属节日,体现了党中...

    时间:08-19
  • 习近平心中“最可爱的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平凡而伟大,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病魔零距离对抗,把青春和理想献给了医院,把健康和重生还给了患者……他们,就是白衣为甲、大爱无疆的医护人员。  今年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 ...

    时间:08-19
  • 镜观·领航|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总书记深情寄语

    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崇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  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体现了党中央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医务人员工...

    时间:08-19
  • 中国军队向埃塞俄比亚军队提供新冠疫苗

      为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将中国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宣示,应埃塞俄比亚军队请求,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埃塞俄比亚军队援助的一批新冠疫苗于8月19日交付埃塞方。...

    时间:08-19
  •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人口计生法修正草案

      以法治方式保障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人口计生法修正草案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记者田晓航)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日前分组审议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与会的全...

    时间:08-19
  • 中央政法委印发通知学习宣传崔道植同志先进事迹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近日,中央政法委印发关于学习宣传崔道植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号召全国政法机关和全体政法干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

    时间:08-19
  •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法律援助法草案三审稿

      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法律援助法草案三审稿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记者翟翔、任沁沁)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日前对法律援助法草案三审稿进行了分组审议。全国人大...

    时间:08-19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将择机进行第二次出舱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将择机进行第二次出舱丨核心舱组合体运行稳定 具备出舱活动条件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持续对神舟十二号飞船及核心舱组合体实施24小时不...

    时间:08-19
  • 财政部:力争实现科研经费拨付“环环相扣” 减少在途时间

      中新网8月19日电 针对“科研经费拨付涉及环节多、进度较慢”相关问题,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黄家玉今日表示,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从优化“三个环...

    时间:08-19
  • 富民强边 西藏打造边境幸福线让西藏今非昔比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今天上午10点,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举行。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大力实施强边固边、兴边富民战略。  暂停(p)当前时间 0:05/时长 5:26 高清画质 静音(m) ...

    时间:08-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