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审议:大数据时代如何为信息上把法律的锁?

2021-08-19 13:45: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邢翀 黄钰钦)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正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身处大数据时代,面对无处不在的海量信息,如何在法律框架下确保个人信息合理规范使用?如何为信息上一把法律的“保护锁”?在立法机关对于草案的分组审理中,这一话题成为讨论焦点。

  强调禁止“大数据杀熟”

  当大数据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别定价,在“千人千面”中实行“价格歧视”的现象屡遭曝光,草案三审稿就社会普遍关注的“大数据杀熟”增加相应规定。分组审议中,与会人员普遍认为这一规定及时必要,并对草案细化完善提出建议。

  草案三审稿中增加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宫蒲光认为,这一规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还应对自动化决策的价值观导向提出要求,保证决策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健康。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刘修文认为,互联网广告区别于传统广告,通过大数据分析并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需要依法加以规范和引导。建议在个人信息保护法通过后,相关部门执行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履行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职责。

  强化与其他法律衔接

  作为一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而生。分组审议中,与会人员认为,草案三审稿解决了个人信息保护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在法律规范上更具系统性、针对性,但还应进一步强化与民法典、数据安全法等衔接。

  数据安全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着力于更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保护国家数据安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刘海星认为,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相辅相成,建议加强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安全保护义务与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的衔接。此外,加强法律语言使用的协调性,避免造成施法者和执法者的不同解读,出现交叉、重复管理等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钺锋提出,民法典对个人信息的定义坚持了识别身份的标准,建议草案进一步完善对个人信息定义的规定,加强与民法典衔接,从而为保护个人信息提供更加完备的法律保障。

  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在信息数据使用手段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法律的立法过程备受外界关注。参加分组审议的人员表示,希望借助这一法律出台,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乌日图说,个人信息保护长期以来是薄弱环节,同时又是涉及14亿人民群众的大工程,要让每一个国民举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好个人的有关信息。本法颁布实施后要大力推动法律的宣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个人在信息保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表示,这是一部根据时代发展、科技进步,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法律支持的法,充分说明对人权的保护。执行过程中要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使多数民众树立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并尊重他人的信息保护,不能乱用、盗用、借用他人信息。(完)

  • 相关阅读
  • 这项党的极端重要工作,总书记要求这样做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13年8月19日,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宣传思想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宣传思想战线正本清源的任...

    时间:08-19
  • 上海浦东:知识产权从“量”转向“质”

      上海浦东:知识产权从“量”转向“质”  新华社上海8月19日电(记者何欣荣、杨有宗)正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上海浦东新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又有新动作。浦东新区政府19日表示,“十四五”期间将以...

    时间:08-19
  • 为科研人员“松绑” 为创新创造加力——财政部详解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新变化

      为科研人员“松绑” 为创新创造加力——财政部详解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新变化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题:为科研人员“松绑” 为创新创造加力——财政部详解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新变化  新华社记者申铖  ...

    时间:08-19
  • 王毅应约同英国首席大臣兼外交发展大臣拉布通电话

      2021年8月1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英国首席大臣兼外交发展大臣拉布通电话,就阿富汗局势及中英关系交换意见。  王毅表示,阿富汗局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反映出经过40多年战乱,阿富汗民众人心思定,不愿再度...

    时间:08-19
  • 藏族学者:“西藏环境破坏论”是认识匮乏、无的放矢的抹黑

      中新社拉萨8月19日电 题:(西藏和平解放70年)藏族学者:“西藏环境破坏论”是认识匮乏、无的放矢的抹黑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作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西藏的生态保护历来备受关注。和平...

    时间:08-19
  • 吉林长春“三长”联动:给社区“减负” 为服务“升温”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丨吉林长春“三长”联动:给社区“减负” 为服务“升温”  新华社长春8月19日电 题:吉林长春“三长”联动:给社区“减负” 为服务“升温”  新华社记者...

    时间:08-19
  •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中方将加大对菲疫苗供货量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驻菲律宾大使:中方将加大对菲疫苗供货量  中新社马尼拉8月19日电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19日接受菲主流媒体《马尼拉时报》专访,就中菲抗疫合作、经贸合作等问题回答提问。  黄溪连表示...

    时间:08-19
  •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向埃及、埃塞俄比亚捐赠新冠病毒检测物资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 (马帅莎)记者19日从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获悉,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克俭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当天通过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向埃及、埃塞俄比亚...

    时间:08-19
  • 科学家在青海冷湖地区发现一流光学天文台址

      仰望星空的好地方!科学家在青海冷湖地区发现一流光学天文台址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董瑞丰)我国一支科研团队近日发现,青海冷湖地区的光学观测条件可比肩国际一流大型天文台,是光学天文发展的宝贵资源...

    时间:08-19
  • 中央代表团向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赠送纪念品

      新华社拉萨8月19日电(记者王琦、孙少龙、王鹏)为表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出席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央代表团向西藏赠送多项纪念品。  这些纪念品既充分考虑西...

    时间:08-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