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工作和休息界限不清晰 新业态劳动者超时工作问题突出

2021-08-20 02:56:21

来源:法治日报

  完善法律保障新业态劳动者休息权
  记者调查发现新业态劳动者超时工作问题突出专家建议

  ● 记者走访20多位新业态劳动者发现,所有受访者每日工作时间均超过12小时且是常态,有的受访者为了工作经常一周无休

  ●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我国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 亟须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的休息权益和身体健康,逐渐落实新业态从业人员的体检制度、培训制度、休息休假制度以及报酬基准制度

  □ 本报见习记者 孙天骄

  □ 本报记者   陈 磊

  今年38岁的郑乐(化名)在北京开网约车,是某平台的专职网约车司机,已经有5年的从业经历。他最初选择开网约车的想法很简单,“觉得时间自由,赚的还挺多”。

  然而,当他真正进入这个行业后发现自己错了。“现在基本上每天早上8点半出车,晚上12点左右才能回家休息,只要一睁开眼就在工作。”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迅速发展,像郑乐这样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份,我国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约7800万人。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走访20多位新业态劳动者发现,所有受访者每日工作时间均超过12小时且是常态,有的受访者为了工作经常一周无休。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新业态劳动者超时工作,既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也使自身的休息权受到侵害,还破坏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关系,亟须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来改变这一局面。

  主播连续工作14个小时

  半夜累瘫直播间椅子上

  “介绍完最后一款商品、关掉直播后,时间已经过了零点,我累瘫在了椅子上。”王路(化名)向记者回忆起自己的直播经历。

  当时,王路已经连续工作了近14个小时。摄像师开始收拾设备,老板从旁边走上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扬声对大家说:“今天辛苦了,大家可以多休息一会儿,中午11点再来公司吧。”

  今年25岁的王路,2019年9月进入一家电商公司工作,成为一名电商主播。公司跟他签约时明确要求,每周要确保3至4天的直播,直播时间从晚上6点到晚上12点。

  但这并非王路的所有工作时间。事实上,在有直播的日子里,王路需要上午10点左右到公司,然后准备选品、走过场、背台词。“专职主播一般每天都得直播6个小时,有的主播是一次性直播完,有的主播是分两次直播完。我选择后者,每次直播3个小时。”

  在没有直播的日子,他也不得空闲,而是要转做运营或客服之类的工作,“基本上一周只能休息一天”。

  “如果临近‘双11’‘6·18’等大型购物节,主播可能一个月只能休息一天,甚至一个月都没有休息日。因为电商主播竞争非常激烈,你不直播‘人气’等数据立马就会受影响。”王路说。

  为了更好的发展,今年2月,王路从电商平台离职,与一家网红经纪公司签约,开始做自媒体运营——用他的话讲,就是从一个“坑”跳到了另一个“坑”。

  自媒体行业竞争也异常激烈。王路接手了一个生活科普类短视频账号,他既要负责写拍摄短视频的脚本,又要负责协调拍摄细节,等视频上架后还要负责推广和与粉丝互动。

  在王路运营期间,账号涨粉近40万人,粉丝互动量最多的一条短视频,点赞数达到32万人次。这时,网红经纪公司又要求王路转型电商直播带货。

  “在每天8小时直播之外,我还要考虑给自媒体拍视频的工作,每天过得都很痛苦。”王路说。

  今年6月,王路从网红经纪公司离职,只身前往杭州某互联网公司工作。

  说起离职的原因,王路称,一方面,是工作压力太大,直播工作要求主播在镜头面前保持一个亢奋的状态,每天要维持6至8个小时,对身体来讲是一个挺重的负担;另一方面,这种长时间工作影响了正常生活,使他没有时间参加社交活动。

  每单0.3元月收入3000元

  快递员没时间陪伴家人

  像这样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的新业态从业人员,不止王路一人。

  今年44岁的孙先生在山西运城从事快递工作已经5年多了。接受采访的当天是个周日,他仍然早上8点起床,然后赶到站点,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上午9点左右上班,几乎一整天都马不停蹄,到晚上10点左右才下班回家,一年到头也休息不了几天。”孙先生说,“干快递这行的,基本上都是这个作息时间。”

  为什么每天工作这么长时间?

  “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有派件数量的考核要求;另一方面,派件一旦超时,有人投诉的话,要赔不少钱。”孙先生说,他最怕听到“投诉”二字,“投诉一单,一天白干”。

  因为孙先生所在地以水果、麻花等特产闻名,加之近年来越来越多农户开始做电商,帮忙邮寄成箱的特产,就成了孙先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成箱的特产重量不轻,而频繁的弯腰搬箱装车动作,也让他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职业病”。尽管医生叮嘱他要尽快治疗,但在孙先生看来,他的工作并不允许他去治病——目前站点就他一个人。

  每天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工作上,无法陪伴家人,让孙先生感到无奈:“老婆孩子都抱怨过,家里有事赶不回去,连朋友之间一起吃个饭也抽不出时间。”

  不干这份工作行不行呢?

  孙先生说,他所在的快递公司没有提供社会保险,他所有的收入就是靠每一单0.3元积累而成的,目前每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而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别的工作他也干不了。

  小李今年28岁,4个月前在天津注册成为某外卖平台的骑手。

  在他看来,自己几乎把醒着的时间都用来送外卖了:系统派单、去店里取餐、按时送到顾客手中。成为外卖员后,他给自己每天安排的工作时间是上午9点半到晚上12点,中午和下午各休息半个小时。

  “因为工作量和收入直接挂钩:每完成一个订单可以获得8元,要确保每天接40单至50单,收入才过得去。而且一般晚上10点以后跑外卖的骑手少了,夜宵订单又多,竞争没白天那么激烈。”小李说。

  工作中,小李最怕遇到顾客不接电话的情况。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出餐很慢的店家,同时还被平台派了其他单子,好不容易拿到餐,到了地点又联系不上顾客,看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最后,两个单子因超时被扣20元。“当时真的很想哭。”小李说。

  作为一名专职网约车司机,郑乐最多的一天接到过50单,按照平台规定,每一单平台抽成20%。郑乐平均每个月挣两万元左右,扣掉租车等费用后到手1万元多一点。他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刚上小学,一个去年才出生。

  据郑乐介绍,他认识不少同行,大家交流后发现每个人的日程都很相似:每天早上8点准备接单,因为这段时间是上班高峰期,单量多;之后一直保持接单跑车的节奏,直到晚上七八点赶下班晚高峰。之后,有人会选择结束一天的工作,但更多的人为了多赚钱,会继续工作两三个小时。“没办法,要想挣到钱,就只能花更多时间跑更多的单。”

  工作和休息界限不清晰

  创新制度平衡工作休息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明确: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院长沈建峰告诉记者,新业态从业人员超时工作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工作时间过长会导致劳动者过劳,长期过劳则会带来身体上的损害,“超长时间工作容易导致劳动者沦为一个工作的机器”。

  “超时工作影响了从业人员的休息权,破坏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关系。传统就业的工时制度是平衡生活与工作的基准和保障,新就业形态不应放弃这一制度目标。”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李海明说。

  在沈建峰看来,新业态从业人员超时限工作有其产业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和技术方面的原因。他解释说,新业态从业人员多通过平台等进行工作,在线时间比较灵活,其工作时间计算很难通过既有的按时上下班的工时计算规则来完成,需要进行专门的制度设计。另外,工时计算还涉及工资标准问题,这会进一步增加制度设计的难度。

  “新业态和传统的工厂就业在工作地点和过程控制上有明显的不同,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工作和休息的界限是不清晰的。”李海明说,二者之间时间界限不清晰,等待接单的时间就属于工作和休息的中间状态;空间界限不清晰,工作地点是开放的。新业态从业人员的超时限工作尚需要新制度来规范,而不宜简单照搬传统工时制度。

  “从长远来看,规范平台算法和劳动定额管理规则是解决超时工作的必要方向。另外,产业内部形成共同的底线性竞争规则也是必要的。”沈建峰说,应尽快建立对平台算法、劳动定额等进行合理性控制的制度,可以采取国家劳动基准的模式、算法和道德委员会审查的模式或者类似集体协商的模式,或对此进行组合适用。

  李海明建议,从规范平台、落实平台责任的角度限制超时工作和保障休息权利。例如,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角度,禁止平台之间的低价竞争、限制平台以排挤对手为目的的不可持续的补贴;从工会法的角度,发展行业工会和地区工会,为新业态从业人员的休息福祉提供社会化的服务机制;从劳动法的角度,应该将平台的控制和企业规章制度纳入劳动法的审视范围,从而实现对新业态劳动者的非歧视性保护。

  “设定工时标准,禁止恶性竞争,提升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收入,这是实现工作和休息平衡,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休息权的关键。”李海明说,政府和工会应该为新业态从业人员的中间休息提供公共设施和便利;平台和企业应该为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人性化设计,而不得以精算为基础进行超限施压。

  “亟须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的休息权益和身体健康,应该逐渐向传统的劳动保障制度看齐,逐渐落实新业态从业人员的体检制度、培训制度、休息休假制度以及报酬基准制度。”李海明说。

  • 相关阅读
  • 野生动物为何“露面”多?国家林草局回答了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胡璐)近年来,亚洲象、东北虎等野生动物出现在人类活动区域的频率增多。国家林草局“十四五”规划编制组组长陈嘉文20日说,我国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野生动物野外种群数量明显增...

    时间:08-20
  • 万类霜天竞自由——四川阿坝州珍稀动物增至142种

      新华社成都8月20日电(记者肖林、谢佼)金雕翱翔天际、马鹿在沼泽间悠闲吃草、黑颈鹤和牧民的牦牛和谐相处……在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屏障——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已增至142种,较早期...

    时间:08-20
  • 最新研究:模拟微重力环境致小鼠运动协调问题或因甲醛堆积

      中新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专业学术期刊《通讯-生物学》最新发表一篇生理学研究论文称,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活动数周的小鼠身上之所以会观察到运动和协调问题,可能是因为小鼠...

    时间:08-20
  • 研究人员发现大堡礁最宽珊瑚达10.4米 健康状况良好

      中新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生物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在大堡礁发现一个超大珊瑚,它呈半球形,高5.3米、宽10.4米,比大堡礁第二宽的珊瑚还...

    时间:08-20
  • 各部门坚守岗位做好暑运后期服务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樊曦、周圆)进入8月下旬,为期62天的2021年暑运渐近尾声。面对学生流、探亲流等出行客流及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铁路等部门强化疫情防控和安全检查、优化服务举措,坚持做好暑运后期服务,...

    时间:08-20
  • 中方回应美将台湾与阿富汗作比较:阿是主权国家,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新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 李京泽)针对美领导人在接受采访时将台湾与阿富汗作比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两者根本的不同就在于阿富汗是一个主权国家,而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

    时间:08-20
  • 新华热评:构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保障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题:构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保障  新华社记者刘硕、白阳  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这部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专门法律,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则和各相关方...

    时间:08-20
  • 补紧缺 强基层 保权益——透视中国医师法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题:补紧缺 强基层 保权益——透视我国医师法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沐铁城  医师是保护人民健康的守门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0日表决通过的医师法,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

    时间:08-20
  • 中方回应阿塔宣布建国:注意到阿国内各派仍在进行协商

      中新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我们注意到有关阿富汗塔利班的声明,也注意到阿富汗国内各派仍在就未来政权的架构进行协商。  有记者提问,19日,阿富汗塔利班...

    时间:08-20
  • 互帮互学 携手并进——西藏百姓的民族团结情

      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互帮互学 携手并进——西藏百姓的民族团结情  新华社拉萨8月20日电 题:互帮互学 携手并进——西藏百姓的民族团结情  新华社记者格桑朗杰、司源  “种菜不是越多越好,而是...

    时间:08-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