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十四五”开局之年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2021-08-20 02:56:11

来源:法治日报

  生态环境部持续8年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十四五”开局之年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核心阅读

  生态环境部持续8年对重点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督帮扶(强化监督),直接推动这些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据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全国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9%,总体呈逐月改善态势。臭氧浓度同比下降2.1%。

  □ 本报记者 郄建荣

  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长三角以及汾渭平原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围绕这三大重点区域,从2013年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到2017年进行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再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监督定点帮扶,生态环境部对重点区域所进行的大气检查及帮扶已经持续8年。8年来,数以万计的涉气违法问题被查处;8年来,三大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据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生态环境部创新采用“专项监督+常态帮扶”新机制,通过组建专业组和常规组两支队伍,聚焦京津冀“2+26”城市等重点区域的重点领域、行业、集群和企业,帮助地方发现并推动解决突出涉气问题。

  由于在大气污染治理上牵住了重点区域这个“牛鼻子”,生态环境部这位负责人说,不仅“十三五”我国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全面超标完成,而且,大气质量改善趋势已经延续到“十四五”的开局之年。

  重点区域大气质量改善是重点

  回顾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史,2013年是个重要时间节点。这一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也称“大气十条”发布实施。为贯彻落实“大气十条”,切实加强大气污染源监管,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原环保部在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地区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

  这次检查范围除了涉及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即京津冀“2+26”城市、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外,还有辽宁中部、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陕西关中、甘宁、乌鲁木齐等重点地区。检查的重点是这些区域工业企业燃煤设施脱硫脱硝除尘装置运行情况,污染物(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达标排放情况等。

  在2013年检查的基础上,2014年到2016年的3年间,每到秋冬采暖季节,原环保部都会在京津冀“2+26”城市等重点区域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督查)。

  2017年,对京津冀“2+26”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升级。这一年4月,原环保部宣布,从2017年4月8日开始,调集5600名执法人员在京津冀“2+26”城市持续一年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2017年进行的这次督查是我国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执法行动,因此,也被称为“史上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督查。

  这次督查涉及固定污染源环保设施运行及达标排放情况,“高架源”自动监测设施安装、联网及运行情况,“散乱污”企业排查、取缔情况,错峰生产企业停产、限产措施执行情况,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企业治理设施安装运行情况等。

  此后连续3年,生态环境部在京津冀“2+26”城市等三大重点区域持续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监督。通过强化监督,查处了一大批涉气违法企业,京津冀“2+26”城市等重点区域的“散乱污”企业得到彻底清理。其中,2017年,生态环境部发现和交办了3.89万个涉气环境问题;2018年发现和交办了5.2万个涉气环境问题。3年多时间,生态环境部移交的数万涉气环境问题99%已经完成整改。

  今年派出39个帮扶组监督检查

  2019年,随着《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发布,生态环境部所开展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监督也更名为“强化监督定点帮扶”。

  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是生态环境部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的重要制度安排。今年,生态环境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2021-2022年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的通知》,明确生态环境部对重点区域持续开展强化监督定点帮扶。

  据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派出11个专业组,紧盯钢铁、焦化、石化、化工、玻璃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监督,从工艺全流程到治污各环节深挖细查,切实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派出28个常规组开展常态帮扶,重点对京津冀及周边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热点网格”开展监督检查,帮助地方发现问题,寓监督于帮扶之中。

  据介绍,11个专业组和28个常规组将深入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的30个城市,开展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

  这位负责人说,今年的大气监督帮扶在工作方式上进行了全面优化创新,突出深入落实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按照问题、时间、区位、对象、措施“五个精准”的要求,组建专业组和常规组两支队伍,紧紧围绕细颗粒物和臭氧的协同治理、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协同减排,统筹开展专项监督和常态帮扶,实行两支队伍,两种方式,协同配合,一体化作战。

  “一方面,对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和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开展机动化、点穴式的专项监督,着力发现典型案件和突出问题,压实地方党委、政府改善环境质量主体责任,强化落实企业污染治理主体责任,有效传导监督压力。”这位负责人说,另一方面,对空气质量改善压力较大的重点城市,开展“有温度”的常态帮扶,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推动地方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帮助企业解决污染治理难题,充分发挥帮扶效能。

  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年5至6月,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主要是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等重点区域,聚焦的重点行业是钢铁、焦化、石化、化工、建材等,在监督帮扶过程中,集中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在今年的监督帮扶中,生态环境部着力帮助地方发现并推动解决突出涉气问题,因此,有力促进了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监督帮扶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今年的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延续了以往“不打招呼、不听汇报,携带专业执法技术装备直奔现场,聚焦重点园区、集群、企业和热点网格高值区,深入钢铁、焦化、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监督帮扶”的做法。两个月的监督帮扶,生态环境部派出的帮扶组发现了一批涉气问题,对其中的典型问题,生态环境部分两批进行了公开曝光。

  石家庄市河北天意碳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意碳素)主要从事石墨电极和煅烧石油焦生产,生产过程中会排放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帮扶组在天意碳素现场检查时发现,天意碳素有7条煅烧生产线,烟道均连接至已废弃的砖制旧烟囱。检查时,煅烧2号、6号、7号车间生产线正在生产。执法人员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发现,部分生产废气未经治理设施处理,通过已废弃的砖制旧烟囱直接排放。

  近日,生态环境部分别对5月和6月监督帮扶中发现的典型违法问题进行了公开通报,两批通报中共曝光了石家庄市河北天意碳素有限公司通过旁路排放污染物;淄博市山东公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废弃排放口直排大气污染物;临汾市万鑫达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擅自频繁修改参数,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沈阳大唐陶瓷有限公司通过旁路直接排放大气污染物;郑州市登封市丰实冶金材料有限公司直接排放大气污染物等28个典型违法案件。

  据生态环境部介绍,5月及6月,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组现场检查企业3349家,发现1650家企业存在3565个涉气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分别存在于钢铁、焦化、石化、化工制药、建材等行业。问题涉及偷排偷放、自动监测设施不正常运行或弄虚作假、未安装或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放等问题。

  对于发现的问题,生态环境部表示已立即交办相关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调查处理。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加大力度,对问题拉条挂账、紧盯不放,推动整改到位。同时,组织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对于整改工作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的,进行公开约谈,切实压实责任,有力促进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生态环境部持续8年对重点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督帮扶(强化监督),直接推动这些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据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全国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9%,总体呈逐月改善态势。臭氧浓度同比下降2.1%。尤其是4月、5月,优良天数比例和PM2.5浓度指标均为有监测数据以来月度最优值。京津冀“2+26”城市、汾渭平原及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同比变化优于全国。

  • 相关阅读
  • 野生动物为何“露面”多?国家林草局回答了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胡璐)近年来,亚洲象、东北虎等野生动物出现在人类活动区域的频率增多。国家林草局“十四五”规划编制组组长陈嘉文20日说,我国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野生动物野外种群数量明显增...

    时间:08-20
  • 万类霜天竞自由——四川阿坝州珍稀动物增至142种

      新华社成都8月20日电(记者肖林、谢佼)金雕翱翔天际、马鹿在沼泽间悠闲吃草、黑颈鹤和牧民的牦牛和谐相处……在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屏障——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已增至142种,较早期...

    时间:08-20
  • 最新研究:模拟微重力环境致小鼠运动协调问题或因甲醛堆积

      中新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专业学术期刊《通讯-生物学》最新发表一篇生理学研究论文称,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活动数周的小鼠身上之所以会观察到运动和协调问题,可能是因为小鼠...

    时间:08-20
  • 研究人员发现大堡礁最宽珊瑚达10.4米 健康状况良好

      中新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生物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在大堡礁发现一个超大珊瑚,它呈半球形,高5.3米、宽10.4米,比大堡礁第二宽的珊瑚还...

    时间:08-20
  • 各部门坚守岗位做好暑运后期服务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樊曦、周圆)进入8月下旬,为期62天的2021年暑运渐近尾声。面对学生流、探亲流等出行客流及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铁路等部门强化疫情防控和安全检查、优化服务举措,坚持做好暑运后期服务,...

    时间:08-20
  • 中方回应美将台湾与阿富汗作比较:阿是主权国家,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新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 李京泽)针对美领导人在接受采访时将台湾与阿富汗作比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两者根本的不同就在于阿富汗是一个主权国家,而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

    时间:08-20
  • 新华热评:构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保障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题:构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保障  新华社记者刘硕、白阳  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这部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专门法律,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则和各相关方...

    时间:08-20
  • 补紧缺 强基层 保权益——透视中国医师法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题:补紧缺 强基层 保权益——透视我国医师法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沐铁城  医师是保护人民健康的守门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0日表决通过的医师法,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

    时间:08-20
  • 中方回应阿塔宣布建国:注意到阿国内各派仍在进行协商

      中新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我们注意到有关阿富汗塔利班的声明,也注意到阿富汗国内各派仍在就未来政权的架构进行协商。  有记者提问,19日,阿富汗塔利班...

    时间:08-20
  • 互帮互学 携手并进——西藏百姓的民族团结情

      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互帮互学 携手并进——西藏百姓的民族团结情  新华社拉萨8月20日电 题:互帮互学 携手并进——西藏百姓的民族团结情  新华社记者格桑朗杰、司源  “种菜不是越多越好,而是...

    时间:08-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