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习近平的西藏情缘

2021-08-21 08:41:45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昨天,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在拉萨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贺匾上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

  习近平对西藏有着深切牵挂,对西藏工作有着深入思考。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他就因福建对口援助任务来到西藏。此后,习近平又分别在2011年、2021年两次赴西藏考察调研。

  小组梳理习近平心系西藏、情系西藏的部分故事,跟各位组员分享。

  1998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率福建第二批援藏干部进藏。

  这次西藏之行,习近平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有个地方大家都劝习近平别去,他却提出一定要去。这个地方就是朗县。朗县自然条件恶劣,路途异常艰险,大部分路段紧挨雅鲁藏布江,车窗外就是万丈深渊,看一眼都会觉得头晕目眩;路面极窄,很多路段窄到没办法交会车。当年,一位副县长全家连人带车掉到江里,无一生还,酿成悲剧。

  工作人员劝说:“习书记,去朗县的路很危险,建议您不要去。”但习近平坚定地说:“谁都可以不去,但我必须去。”于是,他带着几个人赶往朗县。好在一路有惊无险,车队顺利驶入县城。在朗县,习近平首先到援藏干部住的地方看望他们,关心询问大家的生活情况,包括如何做饭、如何与家人联系等细节问题。

  每到一个对口援建单位,习近平都认真听取即将离任的第一批援藏干部汇报,并和当地党政负责人座谈。他还抓紧一切空隙时间,深入实地进行考察调研。工作人员回忆:“习近平比谁都辛苦。”

  援藏干部由省委副书记陪送进藏,规格非常高。习近平对援藏工作的重视,给当地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的话更让西藏干部群众暖心:“林芝地区的事,就是我们省的事”“要派最优秀的干部来,好中选优”“不要把当官作为目标,要把做事、做好事作为方向”。

  十八大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西藏的支援力度。20多年过去,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登上雪域高原。拉萨市的“北京路”,山南市的“湖南路”,日喀则市的“山东路”……西藏汇集了全国的挂念。

  今年7月,习近平在西藏考察期间,见到晒成古铜色的援藏干部们,十分动情地说:“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

  林芝市巴吉村,一个坐落在尼洋河畔的普通村庄,习近平曾两次来到这里。

  解放前,巴吉村的3家农奴主剥削、压迫着100多户农奴,一不高兴就辱骂、吊打、刀砍……村支书大龙的父亲被农奴主打瞎一只眼睛,女村民江雅拉孟的父亲被农奴主剁掉一只手掌。

  改革开放后,巴吉村逐渐富裕起来。1998年,巴吉新村全面建成。同年,习近平来到这里调研。在巴吉村,习近平和村民促膝谈心,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藏语,有的说汉语,村主任在一边忙不迭地翻译。当了解到巴吉村1997年人均收入逾2000元时,习近平十分高兴地说:“希望你们继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村民没想到的是,2011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再次来到巴吉村。跟13年前一样,习近平走进村民家中,参观村民的粮仓、厨房,亲手点燃沼气灶,了解农村沼气使用情况;在主人的藏式客厅里,喝着酥油茶,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亲切交谈……10多年的变迁,习近平看在眼里,他嘱咐村里的党员干部:“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增加收入,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

  百姓日子过得怎么样,是习近平不变的牵挂。

  1998年,从西藏回到福建后,习近平持续关注援藏工作。一次,工作人员拟定几个项目请他批准,他见到有些华而不实,就说:“你们要拿出几个能改善和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项目来,其他的不要讲太多。你首先告诉我,如何改善老百姓的卫生条件、住宿条件,如何把放牧区和居住区分开来,让老百姓有个很好的生活环境。”

  今年7月,习近平再次来到雪域高原。在林芝嘎拉村,达瓦坚参告诉总书记,这些年他们家靠着跑运输、桃花节分红、种植养殖等,去年全家收入超过30万元。习近平听了十分高兴,他指出,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

  2019年底,西藏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62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今的西藏,县乡村全部通公路,主电网覆盖所有县城和主要乡镇,建制村通光纤率达到99%,边境小康村全部建成……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生动讲述西藏的改变:“许多农牧民群众生活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从油灯到电灯、从土路到柏油路的进步。”

  从一穷二白到摆脱贫困,再到走向富裕,离不开神奇的“天路”。

  西藏地质条件复杂,高寒缺氧,被形容是“只有藏地雄鹰才能飞过的地方”。解放前,西藏没有一条能走汽车的路,更谈不上铁路。新中国成立后,川藏公路修通;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习近平十分关心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第二条进藏“天路”——川藏铁路,他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等场合多次进行部署,多次对推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川藏铁路沿线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修建难度之大世所罕见。今年7月22日,习近平来到川藏铁路的重要枢纽站——林芝火车站。他鼓励铁路建设人员:“‘两路’精神要继续弘扬,敢打敢拼,一段一段拿下来。要做就做好。”

  火车上,习近平召集相关同志,继续深入研究铁路规划问题。他语重心长地说:“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

  作为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拉林铁路今年6月25日建成开通。23年前,从拉萨贡嘎机场到林芝八一镇,习近平乘车走了整整一天。“当时的路况非常险,还好没有遇到滑坡,窄的地方横着两根木头,我们下来搬。福建派去援藏的,到墨脱那都是骑着马进去的。”习近平回忆说。

  今年到西藏考察,习近平乘坐复兴号,从林芝到拉萨用时缩减为3个多小时。

  从整整一天到3个小时,这背后是西藏70年的沧桑巨变。

  文/鹤鸣、钟祺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时报等

  • 相关阅读
  • 国家卫健委: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延期举行

      近日,国家卫健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通知,为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医师资格考试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确保考生、考务人员安全和考试安全,原定于2021年8月20日至22日在全国举行的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

    时间:08-22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中新网8月22日电 中央气象台8月22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预计,8月22日08时至23日08时,四川盆地东部、重庆中北部、陕西南部、山西东南部、河南大部、湖北北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山东西南部及黑...

    时间:08-22
  • 长江源湖泊面积明显增长

      长江源湖泊面积明显增长  夏日的长江源区,草甸碧绿如毯;蓝天白云映衬下,湖面平静如镜。地处青藏高原的长江源区,无论是冰川融水汇聚,还是地下水渗出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分外惹眼。  作为“中华水塔”...

    时间:08-22
  • 让健身像去便利店一样方便

      让健身像去便利店一样方便  【文旅快评】   说起健身,不少人都很有共同语言。一位好友提到,自己最近正频繁在各个新型健身房之间“踩点”。和传统健身房不同,这样的新型健身房里,一个手环就能“包打天下...

    时间:08-22
  • 中医药可以“很有趣”

      中医药可以“很有趣”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

    时间:08-22
  • “京华号”盾构机成功穿越首个一级风险源

      “京华号”盾构机成功穿越首个一级风险源  本报讯(记者 孙云柯)昨天,在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东六环改造工程西线隧道内,“京华号”盾构机顺利穿越一级风险源“欢乐...

    时间:08-22
  • 雪域高原不再遥远

      雪域高原不再遥远    本报记者 贺建明  1979年,24岁的王月维进藏工作,从山西太原出发,颠簸了21天才抵达拉萨。如今,王月维退休定居成都,从拉萨乘飞机到成都只需两小时。“雪域高原不再遥远了!”王月维...

    时间:08-22
  • 新冠疫苗第三针何时接种

      新冠疫苗第三针何时接种    佘惠敏  本周,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有两个好消息:一是国内新冠疫苗接种剂次突破19亿,二是每日新增本土病例又回归到个位数。前者意味着,中国人依靠疫苗建立的群体免疫长城正在稳步...

    时间:08-22
  • 重点人群怎样实现就业优先

      重点人群怎样实现就业优先    本报记者 敖 蓉  就业是最大民生,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六成。下半年就业精准发力的着眼点在哪些环节?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两个重点群体...

    时间:08-22
  • 河南还会成为暴雨中心吗

      新一轮强降雨来袭——   河南还会成为暴雨中心吗    本报记者 郭静原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8月21日至24日,我国自西向东将有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其中,以四川盆地和河南的降雨最强,局地雨量可达250毫...

    时间:08-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