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甘肃山区避险搬迁移民:数百公里“倾巢”,只为过得更好

2021-08-31 11:28: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8月31日电 (记者 魏建军 杨艳敏)随着甘肃甘南州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移民陆续安家兰州新区,这四批200户957人远离故土,从“湿润”走到“干燥”,数百公里“倾巢”,只为过得更好。

  兰州新区作为甘肃省灾后重建易地搬迁和生态移民安置的主要承接地,规划了3700多套农村安置住房和5万多套城市安置住房。2021年,已陆续有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县、陇南市文县、甘南州舟曲县等前几批受灾群众迁入安置,今年计划共搬迁上万人。

图为舟曲县搬迁移民刘石海在新家展示自己新买的电动车。 杨艳敏 摄

  远离故土:担忧与希望同在

  移民们的“心安之所”,位于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内,该公园是国内第一个把农业公园融进城市建设的大型农城融合项目,当地官方也致力将现代农业公园打造成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促进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刚来,肯定心里有点担忧。”舟曲县果耶镇庄磨村村民刘石海一家6口人在兰州新区安了家。他坦言,新环境虽然相对陌生,但左邻右舍,都是熟悉的人。先稳定下来,毕竟适应需要一个阶段,“未来,我计划搞点小生意。”

  在刘石海看来,“总体而言,这边要比我们老家好一点。”他认为,新区交通发达,老家都在山上,一下大雨就垮塌,出门很不方便,安全也有隐患。这边虽然相较老家气候干燥些,绿植没那么密集,但新区平坦、宽阔,交通、医疗、教育等各方面都有优势。

  同村的王无秋,来到新家后,起初也感觉“不踏实”,虽然兰州新区在住房、就业、生活等各方面,都作了保障,但不识字的她仍然觉得“还是老家好”,以前只在电视中看到过兰州新区,“匆匆忙忙搬迁过来,这里啥也不熟悉。”

  “每个人,对老家都很怀念,但那里滑坡了,房子住不了了。”老家一下暴雨,王无秋晚上就不敢睡觉,一想到这里,王无秋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新家的期待:她丈夫能就近找份工作,不用远赴千里之外打工,还能照顾上老人孩子。

图为周边村民在西岔园区秦东农投公司采摘食用菌。(资料图) 晏博 摄

  承接移民:官方“兜底”解后顾之忧

  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共摸排出可用于安置的经适房8894套,在建商品房7785套,现代农业公园规划建设住房3700多套,可保障受灾民众有效安置。同时,兰州新区还按照分批次、划片区、分年度规划5万多套城市安置住房。按此推算,新区未来几年可承接约30万移民。

  此次搬迁也并非“一搬了之”,重头是在安置。官方为移民搬迁户“因户制宜”制定了详细的安置方式、搬迁补助政策、房屋户型和选择、搬迁土地政策等,并承诺落实好就医上学、文化娱乐、绿化美化等公共服务,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业就、生活好。

  西岔园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罗航表示,该移民点目前已有3家餐饮店、3家生活超市、2家建材销售店共8家经营单位入驻,基本满足了搬迁移民生活需求。同时,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指导力度,确保搬迁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罗航说,针对安置区通信信号差的问题,园区协调铁塔公司,在安置区域规划新设通信信号塔5座,协调移动、电信两家运营商入驻开展光纤入户等业务。在安置点开通713路、715路公交路线,根据搬迁移民所需,调整增加公交站点,方便居民日常出行。

  为确保搬迁移民能够“搬得出、稳得住、有业就、生活好”,西岔园区专人逐户详细排摸搬迁民众入住后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逐一销号管理,确保问题妥善解决;园区相关部门积极协调解决搬迁民众就业、随迁子女就学、医保社保转接等问题。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123名学生就学问题,官方将小学生、初中生拟安排到新区第二小学和新区第二初级中学就读。高中阶段学生经与舟曲县教育局对接,建议在原校就读。学前教育阶段共10人,先由舟曲县教育局临时过渡安排,待安置区内幼儿园建成后统一安排入园。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资料图) 魏建军 摄

  心安居所:接受新生活挑战

  “这不是换一个地方睡觉,而是接受新生活挑战。”对很多移民来说,这无奈之举却也是对人的生存权利的最有力保障。正如甘肃官方文件指出,避险搬迁是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最有效方式。

  在做好避险搬迁民众就业、就学、医疗、养老、疫情防控等后续管理服务工作。兰州新区着重聚焦“后搬迁”时代搬迁移民的“衣、食、住、行、学、医、业”七大方面,让搬迁民众搬新家、走新路、过新生活。

  兰州新区利用现代农业公园规划建设的灾后重建农村安置住房,划出独立片区先建成200套,用于这180户避险搬迁移民安置,并搭建就业平台,促使移民“就近有钱赚”。同时,根据劳动力状况和就业需求做一对一匹配,确保每家劳动力有稳定收入。

  8月上旬,兰州新区多部门联合举办首场“舟曲避险搬迁群众劳动力就业岗位专场”推介会,共有231名移民与多家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并现场签订意向书。

  目前,兰州新区农投集团、西岔园区秦东农投公司等单位,已经吸纳了近百名移民就近务工。兰州新区农业产业移民技能提升培训班,邀请省内外农业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开展果蔬、花卉、水培叶菜等日常管护培训,移民们将在“家门口”开启绿色新生活。(完)

  • 相关阅读
  • 2021年南铁暑运落下帷幕 累计发送旅客3162万人次

      中新网南昌8月31日电(李翔 李明伟 刘力鑫)记者31日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为期62天的2021年铁路暑运落下帷幕,期间南铁共发送旅客3162万人次,其中江西、福建两省分别发送旅客1619万人次和1543万人次...

    时间:08-31
  •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冀国强到中新社天津分社调研

      中新网天津8月31日电 (记者 张道正)31日,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冀国强一行来到中新社天津分社走访调研,看望慰问天津分社全体员工。  冀国强参观了天津分社辨编中心、党建室、办公室、融媒部、影视...

    时间:08-31
  • 航天科工将携系列先进武器装备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航展

      中新网北京8月31日电 (郭超凯 马帅莎)记者31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天科工)获悉,该公司将携系列先进武器装备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航展。  本届航展,中国航天科工将立足“七大体系、室内室...

    时间:08-31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开学季的“加减乘除”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开学季的“加减乘除”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题:开学季的“加减乘除”  新华社记者刘菁、胡浩、戴威、周畅  ...

    时间:08-31
  • 中国科协:进一步拓展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广度深度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31日公布其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开展高水平对外民间科技人文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宽对外民间交流合作渠道,进一步扩大中国科...

    时间:08-31
  • 最高检发文部署“扫黑除恶”:“打早打小”从严惩处

      中国最高检发文部署“扫黑除恶”:“打早打小”从严惩处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31日公布的一份文件,系对检察机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所作部署,其中包括建立健全打早打小的从...

    时间:08-31
  • 住建部: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 拆除比例不超20%

      中国住建部: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 拆除比例不超20%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明确规定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但同时明确,这一过程中须防止大拆大建。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

    时间:08-31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记者王优玲)记者31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于近日公布。通知要求坚持划定底线,防止城市更新变形走样,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坚持应留尽留...

    时间:08-31
  • “华北明珠”的治污考量:不让一滴污水排入白洋淀

      中新社雄安8月31日电 题:“华北明珠”的治污考量:不让一滴污水排入白洋淀  中新社记者 崔涛  白洋淀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有“华北明珠”的美誉。近年来,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取得...

    时间:08-31
  • 高精尖展品荟萃一堂 第十三届中国航展看点前瞻

      高精尖展品荟萃一堂 飞行表演地面演示精彩纷呈——第十三届中国航展看点前瞻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题:高精尖展品荟萃一堂 飞行表演地面演示精彩纷呈——第十三届中国航展看点前瞻  新华社记者胡喆、王浩明...

    时间:08-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