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义务教育告别“公参民” 需加大财政投入“接盘”

2021-09-05 08:41:55

来源:经济日报

  义务教育告别“公参民”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民办、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学校,应办为公办学校;不再审批新的“公参民”学校,公办学校也不得以举办者变更、集团办学、品牌输出等变相举办民办义务教育。

  “这是对《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落实。”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义务教育具有很强的公益属性。但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存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体量、比重过大,义务教育严重不均衡,部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过度逐利违规招生违规办学,甚至公办学校借民办名义收费的“假民办”等问题。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

  治理“公参民”有必要

  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些开发商为了卖楼而在楼盘所在小区建公办名校分校,“学校没盖,名声在外”“名校冠名,一挂就灵”……这种办学模式对教育生态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一些地方借机炒作名校概念,拔高家长心理预期,实际教育体验却大打折扣。

  为此,今年5月份新修订发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民办学校提出了“不得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办学”的禁止规定。“公办学校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举办民办学校,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也产生了较多问题。一方面,稀释了公办学校本身的品牌资源,加剧教育焦虑;另一方面,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利用公办学校的优质品牌,采用民办学校的收费机制,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都不公平,扰乱了教学秩序。”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说。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参民’办学模式,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业内专家介绍,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和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要改革办学体制,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当时,我国教育总体上还比较落后,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偏低、办学条件差。利用公办资源举办民办学校,按民办收费,成为快速拓宽教育资源的重要措施。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后,有关部门即发文要求全面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并对现有改制学校进行清理规范;200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于当年内基本完成改制学校的清理规范任务。但在10多年后的今天,各地仍有“国有民办”“公办民助”等“公参民”学校。

  熊丙奇认为,相比10多年前,我国当前规范清理“公参民”办学模式,已有了不一样的办学环境。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国教育资源尤其是义务教育资源,已经不像10多年前那么紧缺。一些地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校体量过大,也引起了家长对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不满。因此,治理“公参民”已成为必须要做出的选择。

  不能存在模糊地带

  此次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通知中,对“公参民”学校具有以下四种情形的,均要求转为公办学校。一是公办学校单独举办或者公办学校与其他公有主体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二是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经协商一致且条件成熟的;三是既有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公参民”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转为公办学校,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学位、继续办学;四是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不符合“六独立”要求(即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且难以整改到位的,可视情况转为公办学校或终止办学。

  此外,通知还要求新建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义务教育学校,应当建为公办学校。既有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公参民”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转为公办学校,也可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学位、继续办学。

  由此可见,除了少数符合“六独立”要求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可以在与公办学校相剥离的前提下继续举办民办学校外,其他“公参民”学校都将转为公办学校或终止办学。

  “对于‘公参民’来讲,如果学校本身就是由公办校举办的,也就是所谓的‘校中校’,没有社会力量参与,很自然就能转成公办。对于由国有资源举办的民办学校,因为没有社会力量参与,解决起来也一样。国家要增强对学校的保障,把教师纳入到公办编制体系中。”熊丙奇说。

  对于公办参与举办,同时有社会力量进入的学校,如果之前办学实行了“六独立”,按规定可以转为民办。如果是小区配套的学校,由于要履行配套资质,如果要改为民办,需要政府购买学位。“简单来讲,就是公办的归公办,民办的归民办,不能存在模糊地带。”熊丙奇表示。

  加大财政投入“接盘”

  “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首先要改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强化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统筹。”业内专家认为,合理控制民办义务教育规模,在一些地方存在已有民办学校要转公或者退出的问题。不论转公还是退出,都需要加大财政投入来“接盘”,否则就会影响到义务教育资源保障。

  熊丙奇认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还采取以县级财政为主的方式,这导致对义务教育的保障力度受县级财政的影响,财政实力薄弱的地区保障力度就不够。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保障力度,有必要调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由省级财政统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这也是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省域内地区教育差距的需要。

  另外,要把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生均拨款体系。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进一步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能进行关联交易,也不得被社会组织或个人通过兼并收购、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这明确限定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公益属性。另外,从去年起,我国各地的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都实行“公民同招”“电脑摇号随机录取”。在这种政策环境下,应给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一样的生均拨款。

  记者 李 丹

  • 相关阅读
  • 栋梁之才是怎样炼成的?

      9月1日,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讲授“开班第一课”。  △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

    时间:09-06
  • 广东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广州报告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广东省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5日0-24时,广东全省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广州报告,通过密接排查发现。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7例,广州报告4例,分别来自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摩...

    时间:09-06
  • “五位一体”谱华章

      “五位一体”谱华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36))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71.为什么说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2014年10月1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群英...

    时间:09-06
  • 弘扬抗洪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弘扬抗洪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十五  本报评论员  1998年汛期,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北方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

    时间:09-06
  • 铸抗洪精神 护江河安澜

      本报记者 王 浩 李晓晴  广大干部群众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坚决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发扬不怕累苦、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精神斗志,坚守在防汛抗洪救灾第一线,涌现了许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展现了中国人民众...

    时间:09-06
  • “从严从紧”,高校如期迎来开学季

      校园  “从严从紧”,高校如期迎来开学季  随着9月的到来,全国不少高校陆续开学。在“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下,大学的校门如期向大学生们打开。  9月1日,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门前突然间就恢...

    时间:09-06
  • “双减”之下 教育还要迎接哪些挑战

      聚焦  “双减”之下 教育还要迎接哪些挑战  9月1日,北京家长方圆兴奋地发了一条朋友圈:“新学期,新气象!‘双减’后的北京小学生可以8:10到校,比之前推后了约半个小时。不要小看这半个小时,它让家长和...

    时间:09-06
  • 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

      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  本报兰州9月5日电(记者王冰雅、宋喜群 通讯员薛冬晨)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问题,关系着民生改善,关系着乡村振兴。如何保持脱贫人口就业规模总体稳定、促进农村低收入群体就业水平稳...

    时间:09-06
  • “双减”后,如何拥抱素质教育

      “双减”后,如何拥抱素质教育江西宜春市袁州区寨下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花田写生。新华社发重庆市青龙路小学的板球教练向学生讲解击球动作要领。新华社发湖北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在学习陶艺。新华...

    时间:09-06
  • “奋斗者”号通过综合绩效评价后首次进行深渊科考

      “奋斗者”号通过综合绩效评价后首次进行深渊科考  创新成就“中国深度”  在太平洋西北部,有一条2550公里长的弧形海沟——马里亚纳海沟。那里平均宽70公里,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的一段在海沟的西...

    时间:09-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