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2021年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开幕 广纳海内外英才

2021-09-24 21:17: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宁9月24日电(记者 黄艳梅)2021年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24日开幕。广西南宁市坚持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出发,进一步整合各类优质资源资源,精心打造17场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广泛“招募”海内外英才。

  南宁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是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举办地和“一带一路”建设有机衔接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城市名片。

  中共南宁市委副书记杨维超当天在仪式上向海内外优秀人才发出诚挚邀请。他称,近年来,南宁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努力为各类人才来邕创新创业提供更优的环境、更好的服务,逐步形成了“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和人气兴旺的集聚效应。未来,南宁的开放发展机遇持续扩大,南宁处于国内大循环和中国—东盟国际双循环交汇点的区位优势更为凸显。

图为2021年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开幕启动式现场。 黄艳梅 摄

  据广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南宁市常住人口达874万,比2010年增加了208万人,增长31.22%,位居广西首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从2010年的174.54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301.97万人,增幅达73%,远超人口增幅。

  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自2009年开始举办。在2014年至2020年人才交流活动月期间,南宁市连续举办两届在外广西籍杰出人才回乡交流活动,七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与项目对接会和三届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邀请了25名在外广西籍杰出人才和408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南宁市对接项目,成功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牵头负责的项目落地南宁高新区,实现院士在邕持股创办企业零的突破,促成一大批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在南宁市落地转化。

  为搭建南宁与海内外人才交流合作高端平台,今年南宁市继续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举办人才活动月,前后共促成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和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在内的一批重大人才项目签约,签约数达9个。

  开幕启动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对活动发来视频祝辞,充分肯定了南宁市的发展前景和人才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希望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

  广西桂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是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科研成果和研发力量为基础的技术服务平台型创新企业,由南宁市政府引进。“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南宁在高端装备制造、智慧物流、智慧城市、物联网、自动化生产等产业的布局和发展,促进南宁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创新基地、智能制造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电子信息行业高端人才汇集和培养基地建设,并计划将相关技术成果辐射应用到东盟国家。”广西桂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CEO林建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天,57名人才代表、67名相关行业领域企业代表和57名部门代表参加第八届南宁市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与项目“云上”对接会,共提出人才培养与资政建议13项,达成合作意向23项,其中产业化项目落地意向21项、科研合作意向2项。

  近年来,南宁市通过实施“邕江计划”,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对入选团队给予50万元至1000万元资助。今年,经过评选,南宁共给予2020年度24个人才团队项目2600万元资助。其中: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乐永康人才团队获得500万元项目资助;广西思钺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张立新人才团队、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李卫国人才团队共同获得300万元项目资助;广西中廪智工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胡俊承人才团队获得300万元项目资助;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邓松云人才团队等9个团队分别获得100万元项目资助。(完)

  • 相关阅读
  • 贵州与湄公河国家代表齐聚 聚焦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贵阳9月25日电 (记者 张伟)由贵州省外事办公室、贵州省教育厅主办的贵州与湄公河国家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25日在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举行。  研讨会旨在推动贵州省与湄公河国家交流合作,与...

    时间:09-25
  • 前8月中国累计发生森林火灾525起 伤亡27人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25日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简称“国家林草局”)获悉,今年1至8月,中国累计发生森林火灾525起,人员伤亡27人。  24日,国家林草局召开全国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暨安全生产...

    时间:09-25
  • 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突破500微秒大关 打破世界纪录

      (中关村论坛)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突破500微秒大关 打破世界纪录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陈杭 徐婧)在25日举行的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上,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于海峰发布了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

    时间:09-25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正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国工程院院士、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专家卢春房25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但对比世界交通强国,中国交通运输业在装备、质量、安全、服务、效率、竞争力方面...

    时间:09-25
  • 贵州面向湄公河及世界各国发布“针艾黔行”品牌

      中新社贵阳9月25日电 (记者 张伟)由贵州省外事办公室、贵州省教育厅主办的贵州与湄公河国家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25日在2021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举行。研讨会旨在推动贵州省与湄公河国家交流合作,与各方...

    时间:09-25
  • 共同应对时代挑战 习近平强调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

      时习之  共同应对时代挑战 习近平强调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  2021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于9月24日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方式在开幕式上致辞。针对新形势、新挑战,...

    时间:09-25
  • 大美新疆,亚克西!

    △2020年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  2020年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

    时间:09-25
  • 借“数”之力 习近平谋划打通信息“大动脉”

      联播+ | 借“数”之力 习近平谋划打通信息“大动脉”  “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从“数...

    时间:09-25
  • 第四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在贵阳授牌

      中新网贵阳9月25日电 (记者 杨茜)第四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在2021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论坛上授牌。  第四批20个“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中聚焦高铁、通讯、智能制造、航空航海、农...

    时间:09-25
  • 最新自然指数:北京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居全球科研城市之首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9月25日上线一期增刊发布的最新自然指数显示,在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领域,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之首,上海、南京也进入前十,名列第六、第七。《自然...

    时间:09-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