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科技部:以上海为龙头强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2021-09-29 11:36: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29日电 “以上海为龙头强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打造未来产业新引擎。”科技部副部长李萌29日如是表示。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29日,国新办就加快推进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在我国进入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关键期,科技部在发挥上海科创中心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方面有哪些主要考虑?

  对此,李萌表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离不开一批创新高地的支撑和引领,上海是国家科技创新高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又是上海科技创新的高端。“十三五”期间,上海作为国家的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它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前不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了一个数据,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跻身全球第12名,上海在全球科技集群百强中名列第8名,这表明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了支撑和引领作用,这其中就有在上海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贡献。

  李萌称,在“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对标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要求,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进一步支持上海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特别是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增强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的策源功能,形成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一级。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安排和部署:

  一是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上海原始创新能力。战略科技力量首先应该是增强战略能力和基础能力,平台就是这样两个能力的重要体现。将支持上海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建设相关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的重大科研布局。目前,国家在上海建立了4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先进制造这些前沿领域。科技部正在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将把上海建设的这些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入重组进程,进一步增强体系化能力。还要支持在上海的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加快布局一批基础性科学研究中心,推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企业创新能力系统提升,全面提升“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增强创新策源能力要求。

  二是推动上海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和攻坚。战略科技力量首先要承担起国家和社会的战略任务,否则它就不叫战略科技力量。将联合相关部门支持上海发挥基础能力强和科研队伍强(人才强)这样的优势,承担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这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研发任务,探索央地协同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加强产学研结合和科教协同,构建企业牵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创新联合体。还要创新科技项目的管理服务方式,包括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包干制这些项目研发新组织方式,不断丰富重大科研项目组织模式。

  三是以上海为龙头强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打造未来产业新引擎。在打造长三角产业发展新引擎中,上海市发挥着引领作用、带动作用。将支持上海牵头,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把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做强做实做大,在集成电路、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海工装备、精准医疗等方面,培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中心,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高地”,共同设立长三角联合攻关基金,编制联合攻关实施方案,联合转化科技成果,加快补齐上海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锻造未来产业发展长板。充分发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示范区载体作用。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以“科创+金融+产业”为抓手,支持G60科创走廊科技型产业发展,助推上海加快迈向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

  四是支持上海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在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上海在这方面有优势。科技部正在布局上海组织实施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聚集全球顶尖科学家和团队,开展脑科学联合研究。支持上海办好浦江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国际化论坛,形成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品牌,还要支持上海闵行面向国际的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形成联接国际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枢纽。这项工作已经启动了多年,最近几年进展也比较快,特别是支持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建设。2020年6月国际技术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以来,已经吸引了1400多万项专利技术,4000多家科技型企业、547家服务机构注册,意向投资达到169亿元。总之,上海的科技创新要着眼全球、对标全球,努力建设全球创新需求的发布地、全球创新成果的集结地和全球技术要素市场的重要节点。

  五是支持上海凝聚高端人才。战略科技力量关键是人才要强。昨天中央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们正在认真学习领会,研究贯彻落实,在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将始终坚持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加快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支持上海实行更加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培育政策和更具吸引力的海外人才政策,包括充分激发在上海的各类创新主体,发挥它们在吸引高端人才中的主体作用。支持在吸引外国人来沪工作制度方面,赋予上海更大的自主权,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所急需的外国科技人才,包括申办工作许可,进一步放宽年龄、学历等方面的条件限制,还要支持上海率先开展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试验,强化辐射带动作用。

  • 相关阅读
  • 国家发改委:向东北地区倾斜资源 全力保障当地能源运行平稳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周锐)中国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人29日在答记者问时透露,国家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协调力度,向东北地区倾斜资源,全力保障东北能源运行平稳。  该负责人强调,东北地区...

    时间:09-29
  • 传承红色基因 两部门发布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张素 李纯)在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前夕,退役军人事务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一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引导全社会增强红色资源保护意识,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

    时间:09-29
  • 新一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数字图书上线传播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记者史竞男)为更好满足广大干部群众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图书的阅读需求,近期“新时代 新经典——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数字图书专栏”新增上线一批...

    时间:09-29
  •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使馆举行国庆72周年线上招待会

      中新网努尔苏丹9月29日电 塔什干消息:当地时间28日,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线上招待会。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姜岩在致辞中回顾了72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时间:09-29
  • 官方:正加紧制定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相关政策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官方:正加紧制定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相关政策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 (马帅莎)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29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目前正在加紧制定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相...

    时间:09-29
  • 厦门对同安区密接、次密接人员执行21天集中医学观察

      (抗击新冠肺炎)厦门对同安区密接、次密接人员执行21天集中医学观察  中新网厦门9月29日电 (记者 杨伏山)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庭亮29日称,经专家综合研判,对于同安区的密接、次密接人员,执行21天集中医学观察...

    时间:09-29
  • 王毅:美英澳核潜艇合作给本地区带来五重危害

      2021年9月2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分别同马来西亚、文莱外长通电话。三国外长就美国与英国、澳大利亚结成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并计划开展核潜艇合作交换看法,对此表示严重关切。王毅表示,AUKUS此举有可能给...

    时间:09-29
  • 甘肃盘国土资源“家底” 以成果为基数守耕地保护“红线”

      中新网兰州9月29日电 (闫姣)为了守住耕地“红线”,甘肃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钟义29日表示,甘肃将结合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以“三调”成果为基数和底图,按照应保...

    时间:09-29
  • 专家学者:中国人权状况取得巨大进步 民众亲身感受最大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邢利宇)中国的人权状况几十年来取得巨大进步。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第四届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李云龙29日在北京表示,中国人权发展过程我是亲身经历的,这几十年...

    时间:09-29
  • 官方:福建疫情已基本控制,黑龙江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期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官方:福建疫情已基本控制,黑龙江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期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 (马帅莎)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29日在北京表示,福建省疫情目前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黑龙...

    时间:09-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