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科学家精神:科技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1-10-01 11:05:09

来源:央视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科学家精神:科技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了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一系列独特的精神气质。比如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科学家精神,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们矢志报国、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使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不久前,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93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不已。从当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如今的“神舟”系列飞船,作为我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的李俊贤,在高性能燃料科研道路上奋斗了一辈子,也亲眼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俊贤:那个时候,一般见到面不谈困难,谈什么呢?大家就是说完成没有完成(科研任务)啊。主要的就是想怎么样把这个国家急需的东西搞出来,都希望越搞快越好,为国家争口气。

  为国家争口气,这是当年在国家一穷二白时,李俊贤和他的同事们作为科研工作者的朴素心愿,也是千千万万科学家以实际行动践行的初心使命。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张国祚: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共有2000多位海外的优秀学者回到我们祖国来,建设这个新中国。这当中最典型是谁,是钱学森。他说我回国没有别的理由,就是要使我们积贫积弱的祖国最后能够走向富强,人民不再受欺负,那么这背后的精神力量是什么,就是对党,对祖国的忠诚。所以他才能有胸怀祖国、服务人民那样子的爱国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科学家精神。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 张贺福:科学家精神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的精神谱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黄大年是国际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当得知祖国的召唤,他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义无反顾回国。他带领团队协同攻关,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2017年1月,积劳成疾的黄大年因病逝世,住院期间他还曾打着吊瓶给学生们答疑解难。

  黄大年生前采访:我觉得对我来说很简单,因为简单的根源就是情结问题,就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迈进过程中,需要像很多很多我这样的人回来参与这个建设。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领域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在许多科技领域我国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 张贺福:在当今世界处在大变局的这种条件下,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的竞争。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出新的态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科技创新,围绕着如何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科技的自立自强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弘扬科学家精神要贯彻落实的根本指南。

  如今,向来生活节俭朴素的李俊贤院士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名义,将常年积攒的300万元捐献出来所设立的博士创新基金,正鼓励资助着一批批青年科研工作者们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继续突破前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俊贤:我最关心的是我们的人才,因为新的年代(时代)了,现在是在非常好的基础上,(但)现在的任务,我感觉要比从前更难,要有紧迫感。我希望培养博士,发挥他的充分的作用,能够把我们的整个事业,能往前拉一步。

  (总台央视记者 焦健 常州台 金坛台 洛阳台)

  • 相关阅读
  • 打开藏北高原史前艺术宝库 纳木错科考有啥新发现?

      打开藏北高原史前艺术宝库,纳木错环湖科考有哪些新发现?  青藏高原分布着青海湖、色林错、纳木错等著名的高原湖泊和冰川、河流,它们既是高原生态保护的重点,也是孕育青藏高原古代文明的摇篮。  在中国考...

    时间:10-02
  • 无人机两大明星家族集体亮相中国航展 人气“爆棚”

      无人机两大明星家族集体亮相中国航展  翼龙-2、彩虹-4“比翼双飞”  9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航展在珠海开幕,备受瞩目的翼龙-2无人机精彩完成航展首次无人机飞行表演,这是大型无人机首次在国际航展进行飞行表...

    时间:10-02
  • 高水平参与迪拜世博会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水平参与迪拜世博会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月1日,习近平主席为阿联酋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作视频致辞指出:“阿联酋迪拜世博会是在中东地区举办的首届世博会,各国围绕‘沟通思想,创造未来’这一主题,展...

    时间:10-02
  • 铸就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铸就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和音)  中非始终是共同发展道路上携手同行的好伙伴,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已成为中非命运与共的生动写照  以“新起点、新机遇、新作为”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日前落...

    时间:10-02
  • 走进传统村落永丰村:古韵悠悠 流水潺潺

      古韵悠悠 流水潺潺(走进传统村落①)  开栏的话  我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它们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

    时间:10-02
  • 遵义:光荣的城市 信仰的力量

      光荣的城市 信仰的力量(我与一座城·红色记忆(21))  影像中国  一  幼年,遵义是一座遥远又亲切的城市,亲切是因为那是父亲的故乡。父亲16岁时当知青,坐上解放牌大卡车,在一片雾雨中离开了生他养他的遵义...

    时间:10-02
  • 鲜亮“中国红” 激扬爱国情

      鲜亮“中国红” 激扬爱国情(祖国颂·同升一面旗)  10月1日6时许,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号角吹响,国旗护卫队护旗而出。“向国旗——敬礼!”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群众的注视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时间:10-02
  • 中国馆“华夏之光”正式开馆

      中国馆“华夏之光”正式开馆  本报开罗10月1日电 (记者沈小晓)2020年阿联酋迪拜世博会1日正式开幕,名为“华夏之光”的中国馆当日举行开馆仪式,正式迎接观众。  开馆剪彩仪式在外形宛如灯笼的中国馆“华...

    时间:10-02
  • 分享喜悦 感受温暖 同心同行

      分享喜悦 感受温暖 同心同行  太平丰年九州庆,盛世华章四海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海外华侨华人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令他们感到振奋和自豪,相信在中...

    时间:10-02
  • 中国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中国的未来会越来越好(国际论坛)  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充分展现出大国担当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实现了...

    时间:10-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