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四面青山侧耳听 志愿军老兵亲述长津湖畔“冰雕连”

2021-10-01 15:35: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0月1日电 题:四面青山侧耳听 志愿军老兵亲述长津湖畔“冰雕连”

  作者 郭其钰

  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这是电影《长津湖》中的画面,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可歌可泣的真实场景。

志愿军战士吴茂和。 金正琦 摄

  71年,天翻地覆慨而慷。举国同庆之际,记者寻访曾经亲历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老兵,听他们亲述那场壮烈的正义之战,以跨越时空的铭记,为了更好前行。

  “十个脚趾头在长津湖都冻没了”

  “有的战士脚冻肿了,干脆脱了鞋,在零下40度的雪地里跑。有的战士又冷又饿,只能抓把雪往肚子里咽。我自己的十个脚趾头就是在那场战役中冻没的。”回忆起长津湖战役,出生于1919年的王德云仍记忆犹新。

  王德云是浙江省长湖监狱离休干部,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名三等甲级伤残军人。

  当年,朝鲜战场的条件异常艰苦,从20度的江南来到零下40度的朝鲜,对于穿着单衣紧急入朝的南方战士来说,寒冷比敌人的子弹更可怕。

  一天傍晚,志愿军对美军发起了冲锋,因为天气太过寒冷,很多战士身体被冻僵,腿部无法弯曲,冲锋起来非常僵硬。美军机枪声响起,他们成排成排倒下,但后面的战士却不断地向前、向前......

  “那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经常是一起吃了这一顿,下一顿又换了另外一批人,很多战士一上战场就再也没有回来。”

志愿军战士阎福斌。 王晓晨 摄

  王德云说,虽然他在长津湖战场上成了伤残,但是和永远长眠在朝鲜的战友相比,能幸存至今,看到今日之中国,已非常幸运。

  “无名英雄,四字重千钧啊”

  长津湖地区有一座公路桥,是志愿军人员、物资运输的生命线,也是美军重点轰炸目标。浙江省金华监狱离休干部吴茂和所在部队的任务就是誓死保卫公路桥。

  今年已101岁的吴茂和印象最深的是1950年12月4日的一场战斗。天刚拂晓,监视哨报告,5架敌机正向公路桥袭来。时任志愿军第20军高炮营副排长的吴茂和迅速指挥战友进入炮位,组织防空火力。

  很快敌机就俯冲下来,炸弹像雨点般落下,机枪扫射把地上打得哗哗响。“炮位上的观测员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依然坚守在观测位上,很久后他跟我说:‘排长,我看不见了,快找人替我。’随后,一下子倒在我的肩上。”回忆起当时情景,吴茂和难掩激动。

  就在此时他才发现观测员腹背早已被鲜血染红,已经停止了呼吸。“我顾不上悲伤,接过他手中的测远机,指引炮手跟踪射击,一直打到敌机拖着黑烟向东南方向逃窜。”

  战斗胜利后,吴茂和把3名牺牲的战友掩埋在附近的山坡上。“抬头望去,一片一片的坟头,有名字的很少,很多都是无名烈士,他们都长眠在了朝鲜。”说起这些,吴茂和湿了眼眶:“无名英雄,四字重千钧啊!”

  “冻硬的土豆是战场上的珍贵食物”

  朝鲜战场上,除了冲锋一线战士们的浴血奋战,后勤保障工作同样危险重重。

  1950年10月至12月期间,浙江省南湖监狱离休干部阎福斌担任志愿军第20军文化教员,在长津湖战役中负责运送伤员和后勤保障工作。

  “那时朝鲜正值寒冬,地面结上了厚厚的冰,流出的鼻涕都会瞬间结成冰溜子,行走十分困难,甚至坐在地上会打滑。”这样的环境下,阎福斌为战友们运送食物补给时,只能匍匐前行。

  因为物资贫乏,土豆成了战场上的珍贵食物。但极端的低温使土豆被冻得很僵硬,宛如一块块坚硬的石头。“为了让战士们吃上暖和的食物,一位叫王法礼的班长将土豆一个一个放在自己的胸口焐热。”这样的战友情,一辈子刻在了阎福斌脑海里。

  长津湖战役中,一个名叫宋阿毛的烈士写下这样的遗书:“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他们的坚守换来了今天的一切。正如电影《长津湖》中的一句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完)

  • 相关阅读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精益求精锤炼“大国工匠”

      6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向我国焊接领域的领军人物艾爱国颁授了无比珍贵的“七一勋章”。这位大国工匠50多年来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极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至今依然奋战在焊接工艺...

    时间:10-02
  • 为新时代铸造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日前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

    时间:10-02
  • 东西问|沈大力:“翻译即背叛”?中国文学作品如何突破东西传播樊篱?

      中新社巴黎10月2日电 题:“翻译即背叛”?中国文学作品如何突破东西传播樊篱?  ——专访法兰西文学骑士、旅法翻译家沈大力教授  中新社记者 李洋  中国文学作品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既有来自古代的文学...

    时间:10-02
  • 时政vlog丨揭秘:向人民英雄敬献的花篮是怎么做的?

      9月30日上午,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出席仪式。现场的9个花篮、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侧两组花坛上的18个花环,以及少年儿童和各界代表手...

    时间:10-02
  • 新中国成立72周年 | 背靠祖国我们热烈相拥

      央视网消息:言语之外,拥抱是最热烈的表达。  科技的发展让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相拥;顽强拼搏的奥运精神让运动健儿在赛场上相互鼓励、热烈相拥;科研精神的传承让袁爷爷和十四亿中国人与水稻相拥;人与自然的...

    时间:10-02
  • 东西问 | 赵昊:世界最早金属货币在土耳其,为何最古老铸币厂却在中国?

      中新社郑州10月2日电 题:世界最早金属货币在土耳其,为何最古老铸币厂却在中国?——专访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赵昊  中新社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郑州大学考古团队日前在国际考古刊物《Antiquity》发表论文...

    时间:10-02
  • 听总书记讲党史故事丨“进京赶考”第一站

      编者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访红色圣地,缅怀革命英烈,讲述红色故事。让我们重温总书记讲述的党史故事,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2019年9月12日,习近平视察...

    时间:10-02
  • 前进吧,中国!

      从积贫积弱到国富民强,一个国家需要走多久?三维动画大片《前进吧!中国》或许能给你答案。愿我们和我们的祖国一起,继续勇往直前!...

    时间:10-02
  • 阿根廷批准对3岁至11岁儿童接种中国国药新冠疫苗

      当地时间10月1日,阿根廷卫生部部长比索蒂宣布,阿根廷国家食品药品及医疗技术管理局已正式批准对国内3岁至11岁儿童接种中国国药新冠疫苗。  比索蒂指出,国药疫苗是目前最安全的新冠疫苗之一。因此,让阿根廷...

    时间:10-02
  • 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华夏之光”灯光展演惊艳亮相

      迪拜世博会开幕首日,中国馆“华夏之光”灯光展演惊艳亮相。150架无人机组合成多种图案,配合360°的中国馆外墙体,于天地间展开画卷,为游客呈现了一场大型科技、艺术灯光盛宴。  7分钟的灯光展演分为“生命之...

    时间:10-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