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美丽中国到美丽世界,习近平展现的知行合一

2021-10-13 15:46: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观中国)从美丽中国到美丽世界,习近平展现的知行合一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从美丽中国到美丽世界,习近平展现的知行合一

  作者 钟三屏

  在中国的一座美丽城市——云南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正在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2日下午以视频方式出席大会领导人峰会时,以“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他当天主旨讲话的结尾。

  在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的当下,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被视作描绘多彩世界、成就生态之美的重要一笔。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在中国人的认知里,物有千差万别,本是客观规律。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和理念体现了朴素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近年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表述,则被观察家视作一种更具现代性和探索性的表达。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需要理念先行,更需要知行合一。

  在习近平的推动下,生态文明建设已被视作“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创造性地推动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到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一次次改革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从给地方官员“去掉紧箍咒”“不简单以GDP论英雄”,到将“美丽中国”写入中共十九大报告,一步步探索更带来发展观层面的“升级”。

  中共十八大以来,受益于空前的生态保护和执法力度,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妥善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也在逐步恢复。

  前段时间,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引起全球围观,成为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例。跟随大象一路“逛吃”的脚步,中国向世界讲述了一个以绿色为底色的发展故事,世界也看到一个比以往更接近“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而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绘就的这份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也为美丽世界展现了一种可能。正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气候行动高级别倡导者奈杰尔·托平所说,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将在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多边主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有数据显示,过去20年里地球增加的绿化面积,相当于亚马逊热带雨林的覆盖面积。其中,全球植被叶面积净增长的25%来自中国。

  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积极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高标准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设立新目标、作出新承诺。

  2020年9月,习近平在联合国讲坛上明确提出中国将实现“双碳”目标——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今年9月,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重申这个目标,并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此次在“春城”昆明,习近平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进一步向世界展现了“行动派”姿态。

  在各国致力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经济高质量复苏这一特殊时刻,昆明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本身亦是中国践行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的最好写照。

  继去年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就“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提出四点倡议后,此次昆明大会上,习近平再度阐述中国的生态观,呼吁各方“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诚然,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发展蒙上阴影,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更大挑战,但这个时代并不缺少希望。应对恢复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国际社会需要做的,是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正如习近平此次主旨讲话中所说:“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完)(图片来源:新华社、中新社、COP-15官网、视觉中国、东方ic)

  • 相关阅读
  •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 栗战书讲话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10月13日至...

    时间:10-15
  • 市民称叔叔抗美援朝牺牲未获烈士身份 官方:已上报

      沈阳市民称叔叔抗美援朝牺牲未获烈士身份,官方:已上报待审核  近日,辽宁沈阳市的毕春艳女士向澎湃新闻反映,叔叔毕玉泉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黑云吐岭阻击战中牺牲。家中保存的一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

    时间:10-15
  • “羲和”探日!细数我国首颗探日卫星“黑科技”

      “羲和”探日!细数我国首颗探日卫星“黑科技”本报记者张建松   “羲和”探日!10月1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的长征二号丁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正式步入“...

    时间:10-15
  • 主旋律影视剧凭实力“接力出圈”,做对了什么?

      主旋律影视剧凭实力“接力出圈”,做对了什么?  今年,多部质量上乘、口碑爆棚的主旋律影视剧接连上演。年初,《山海情》《觉醒年代》惊艳开锣;前段时间,《扫黑风暴》闪亮登场;当下,又有《功勋》《长津湖...

    时间:10-15
  • “空巢”不“空心”

      “空巢”不“空心”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调查显示,空巢老人人数突破1亿。面对庞大的空巢老人养护需求,如何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应对老龄化战略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人间重晚晴,...

    时间:10-15
  • 同比涨幅“一降一升”,9月价格指数传递哪些信号

      同比涨幅“一降一升”,9月价格指数传递哪些信号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陈爱平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

    时间:10-15
  • 课上减负提效,“双减”如何让教育“返璞归真”?

      课上减负提效,课后“留人留心”  本报记者张建新、栗雅婷  作业少了,辅导班停了,课后活动丰富了……今年9月,“双减”为全国中小学生送上了一份特别的开学礼。“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一个多月,带来了不少新...

    时间:10-15
  • 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超6.3亿

      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超6.3亿  本报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邱海峰)日前,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办的“直播电商新业态 撬动经济新潜能”研讨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的《直播电商成长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网络直...

    时间:10-15
  • 希腊人眼中的中国变了

      希腊人眼中的中国变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侨胞说·祖国在我心中(26))  作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群体,海外华媒人既是记录者,也是见证者。他们在对外展现中国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目...

    时间:10-15
  • 中国旅游:创新锻造韧性

      中国旅游:创新锻造韧性  经历了突发疫情考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旅游活力不减,新业态不断创新,消费提质升级,旅游业的韧性愈加强劲。中秋假期全国有8815.93万人次出游,国庆假期全国旅游人次达5...

    时间:10-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