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以赔促防、以救促管 解读中国法院国家赔偿审判和司法救助

2021-10-18 22:29: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以赔促防、以救促管 解读中国法院国家赔偿审判和司法救助

  中新社记者 张素

  国家赔偿,是对公权力运行的司法审查监督权和损害赔偿救济权的有效结合;司法救助,不仅帮助困难民众实现生存保障,而且可以反向审视司法权运行和社会治理存在的不足。

  “国家赔偿审判和司法救助工作应秉持‘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理念,克服被动应付的做法,做到以赔促防、以救促管,发挥倒逼和反向审视的功能。”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在近日举行的全国法院国家赔偿审判暨司法救助工作座谈会上说。

  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法院依法审结司法赔偿案件7958件。

  陶凯元分析称,国家赔偿审判精细化稳步推进,全国法院依法妥善化解了张文中案、任艳红案、张超案、张玉环案等一批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重大刑事冤错赔偿案件,有效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张文中案,被称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人民法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政策、依法纠正涉产权和企业家冤错案件的第一案”。

  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原审被告人张文中诈骗、单位行贿、挪用资金再审一案进行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改判张文中无罪,同时改判原审同案被告人张伟春、原审同案被告单位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无罪,原判已执行的罚金及追缴的财产,依法予以返还。

  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张文中案宣判后,为了维护民营企业家及其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使其受到损害的权益尽快得到修复和弥补,河北法院制订了执行回转和国家赔偿深度结合的工作方案,为其开通“绿色通道”。法院主动联络张文中及相关企业,诚恳道歉,核对涉案财产数额,倾听意见、多次沟通。经法院协调各方,及时将涉案财产6000万余元(人民币,下同)及利息一次性返还,修复受损权益并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

  国家赔偿重在“以赔促防”。据知,吉林、浙江、山东等地高级人民法院以撰写国家赔偿案件分析报告、编写疑难问题解答和典型案例汇编等方式,总结审判经验,强化规则指引。多地法院立足国家赔偿延伸服务,在帮助刑事冤错案件受害人融入社会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例如采取定期回访、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方式探索建立金钱补偿之外的帮扶措施。

  在肯定这些实践的同时,陶凯元强调要“对标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进一步完善国家赔偿审判”。比如,在法律精神所允许的范围内,更多地在国家赔偿案件审理中注入审判者中立、诉争双方平等、第三方有序参与、程序公开透明等诉讼化要素。

  如果说国家赔偿是以“无救济无权利”为宗旨,司法救助则是以“生存保障”为目的,两者都是化解矛盾、救济受害弱者的国家责任,共同铸就公民权利的保护屏障。

  据统计,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法院发放救助金11.4亿元。

  与此同时,各地法院为推动实现“救助案件司法化、救助制度法治化”的国家司法救助改革目标进行探索。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文规范该省司法救助案件办理流程,并与其他部门联合出台实施意见以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称,2020年全省法院决定救助2974件4589.43万元,当地三级法院先后出台了39个规范性文件推进救助案件的司法化办理,在扩大救助范围、保证救助效果等方面确保救助政策落地落实。

  陶凯元在谈及司法救助工作时说,要充分考虑救助资金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统一司法救助标准,鼓励有条件的法院探索建立司法救助金量化标准。她还提出加强对司法救助工作的监督,避免救助经费的随意使用和简单地追求“花钱买平安”等情况。

  需指出的是,国家赔偿审判和司法救助工作仍然存在困难和障碍,有些还涉及体制机制问题。

  “在新发展阶段,构建国家赔偿、国家补偿和司法救助相互配合补充的国家责任体系,既是满足人民群众人权保障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陶凯元说,要充分发挥国家责任的应有功能,实现“国家有正义,司法有温度”的目标。(完)

  • 相关阅读
  • 燃起奥林匹克运动激情和梦想

      燃起奥林匹克运动激情和梦想(走向冬奥)  10月18日,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采集成功。图为扮演最高女祭司的演员点燃火种。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摄  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  2021年10月18日,希腊...

    时间:10-19
  • 陕西省新增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

      中新网10月19日电 据陕西省卫健委网站消息,10月18日7时-10月18日24时,陕西新增报告1例本土确诊病例。  10月18日0-24时,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10月18日24时,累计报...

    时间:10-19
  • 品读陕北风情 透视融合发展

      ——“主流媒体聚焦榆阳”掠影麻黄梁省级黄土地质公园非遗小剧场:榆阳区文化馆以建设大美榆阳、文化老街为契机,着力打造非遗小剧场,在新时代传承创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永久魅力和...

    时间:10-19
  • 东西问·中美对话|约翰·桑顿:中美关系如何“破冰”重建互信?

      近年来,中美双边关系历经波折。未来中美如何打破僵局,推动双边关系向好发展?中新社特邀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与布鲁金斯学会名誉主席约翰·桑顿展开对话。  约翰·桑顿是美国著名投资家,曾任高盛集团...

    时间:10-19
  • 习近平要求: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10月17日,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全国考古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努力...

    时间:10-19
  • 习近平同默克尔视频会晤为何提到这句古语?

      天天学习|习近平同默克尔视频会晤为何提到这句古语?  天天学习10月13日,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回顾近年中德、中欧关系发展并就相关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习主席积极评价...

    时间:10-19
  • 习近平要求: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10月17日,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全国考古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努力...

    时间:10-19
  • 教育研究者:优化超纲考试是“双减”落地关键所在

      一家之言  优化超纲考试 是“双减”落地生效的关键所在  改革中高考制度、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是“双减”政策有效落地的两大基石。相对而言,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章可循,实操层面容易一些,中高考制度...

    时间:10-19
  • “双碳”目标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饭...

    时间:10-19
  • 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成浙江“网红打卡地”

      科学家精神培育基地成浙江“网红打卡地”   在这里,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  “让我在科学世界走下去的,始终是前方那份未知的神秘。”杭州师范大学药学院教师陈侠斌近日与十余位来自新材料、生命科学、海洋科...

    时间:10-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