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原院长李学明:“书写”话统战

2021-10-20 20:36: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四川统战人说统战事)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原院长李学明:“书写”话统战

  中新网成都10月20日电 (尧欣雨)“我这一生有幸接触统一战线,这一辈子,有一句话一直影响我至今:不动笔墨不读书。”近日,曾任四川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的李学明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道。在李学明从事统战工作的数十年间,一支笔、一张纸不离开手,连聊天也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他笑称自己是“两栖动物”,是公务员,亦是学者。

  李学明1943年3月出生于四川渠县,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曾任四川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2000年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李学明的“统战之路”是由四川省委原书记杨超开启的,杨超也是他心目中极为重要的“领路人”。1981年,李学明开始给杨超当秘书。当时,杨超分管统战工作,李学明则负责联系统战工作。在给杨超当秘书的3年多时间里,李学明学习了如何写书、做笔记,一共写了3本书,记了14本笔记。

图为1982年,李学明在办公。受访者供图

  1985年7月,李学明调至四川省委统战部,并于1990年担任省委统战部副部长,1996年担任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李学明一直没有丢掉自己每日记录的习惯。如今,李学明的书房里共存放着200余本笔记,其中既包括这些年来的工作经历,也有他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所思所感。

  作为一名学者型领导干部,李学明在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四川省邓小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作为一名统战干部,他在工作中也将实践和理论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我将关于统一战线的人和事都记录在了我于2012年出版的《我与统一战线老一代》书中。书中的老一辈统战人物大多数都是80岁以上,甚至还有98岁的。我当时有幸接触到了那些人,将重要资料及时抢救了过来。”李学明指着自己书桌上摆着的一排整整齐齐的书说。

  李学明和统战的渊源几乎贯穿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在他看来,统战工作就是团结人、凝聚人。“当时我们有句话叫做‘手里有人,心里不慌’。”统战部有个职责,就是帮助民主党派更新换代。共产党已经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民主党派的省委领导人还是当年的老一代。四川省委统战部在1992年提出建设“十百千工程”。

如今,李学明仍坚持记笔记。安源 摄

  李学明当时负责联系民主党派工作,他亲身经历了“十百千工程”的全程实施。“四川省委统战部当时联系的民主党派省委会有48个主委、副主委,156个常委、890个委员。我们按照一比二的比例来培养新人,培养了96个主委、副主委,200多个常委,1000多个委员等后备人选,这就是‘十百千工程’,这项工作当时还受到了中央统战部的肯定。”李学明回忆道。

  1999年4月,56岁的李学明调任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从四川省委统战部到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对我来说是一个机遇。我想当学者,这个地方可以写书、讲课、搞科研。”当时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存在不少问题,李学明就任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一方面推动将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师、干部列入公务员管理;另一方面,抓课题、抓调研,提升学院教学水平。

  在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多年,李学明直言自己对社院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的社会主义学院有新班子,如今的党组书记、副院长王斌元是宗教专家。也有新队伍,现在社院的年轻人,个个都朝气蓬勃。现在社院每年的课题也多了,新班子、新队伍,现在带来了新机遇,我对我们社会主义学院今后的办学充满了信心。”

  最近电视里常常滚动播放红色专题节目,李学明几乎一集不落。“我有幸能够亲身经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建党100周年。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新时代强起来,这三个时代我也都经历了。”精神矍铄的李学明说,“如今正值绝佳历史时期,年轻一代朝气勃勃,走在新时代统一战线的路上,你们是少年,我们也是老少年。”(完)

  • 相关阅读
  • 二十九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关中平原城市群签订合作协议  二十九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本报讯(记者 党率航)10月18日,2021欧亚经济论坛工商领袖会议暨经贸合作洽谈会上,包括我市在内的14座城市(区)签订了《关...

    时间:10-21
  • 2022国考:6天77.8万人报名 热门岗位竞争比超2000∶1

      本报北京10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国考进入第六天,截至20日16时,根据中公教育提供的统计数字,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共有77.8万人提交报名申请,同比去年增长超20万...

    时间:10-21
  • 陕西持续推进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

      陕西持续推进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   固一方水土 保黄河安澜(大江大河·关注黄河保护②)  核心阅读  增强水土保持能力,是改善黄河中游地区生态面貌的关键。近年来,陕西通过实施淤地坝工程等措施,持...

    时间:10-21
  • 太阳还有哪些未解之谜?科学家们计划怎样探索太阳?

      逐日未来时  恒星如何演化?星系怎样形成?宇宙有没有边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逐步拓展,这些名词正日渐为大众所熟知。而“羲和号”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的成功发射却让人们认识到,...

    时间:10-21
  • 中国高举起人权的旗帜

      中国高举起人权的旗帜  ——纪念《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30周年   1991年11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首个人权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

    时间:10-21
  • 西海固:蓄足动能再出发——来自宁夏脱贫乡村的调研

      沿福银高速一路南行,地势越来越高,绿意越来越浓!  一座座新建的青砖黛瓦的房舍掩映在绿荫中,透出勃勃生机。远眺车窗外,辣椒、西芹、甘蓝、黄花菜等多彩植物,构成一幅幅绚烂画卷,绕山腰缠绕、缠绕;屋顶...

    时间:10-21
  • 减碳先达峰 助力碳中和

      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讲话指出,中国将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2021年是《巴黎协定》全面实施之年,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

    时间:10-21
  • 访协和医院妇产科老中青三代医生——医者仁心 百年传承

      楼道里,不时传出新生儿啼哭。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轻声哄着孩子入睡。在遍是粉色宣传画的走廊里,医生护士们说话也轻声细语。  这里是协和医院妇产科的产科中心,无数婴孩在这里诞生,然后逐渐长大成人、走向社...

    时间:10-21
  • 中国儿童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将建设100个儿童友好城市

      中国儿童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到2025年,建设100个儿童友好城市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儿童人口大国,儿童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人民群众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等方面的美好生...

    时间:10-21
  • 中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达3000万人 约90%人员来自农村

      中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已达3000万人,约90%人员来自农村地区——   做好家政兴农大文章  母婴护理、养老照护、高级管家、家庭厨师、收纳、保洁……如今,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用上家政服务。数据显示,在中国,用...

    时间:10-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