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大国重器里的产业工人:从造“航天牌”冰箱到装配“中国第一太空红娘锁”

2021-10-25 11:26: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0月25日电 题:大国重器里的产业工人:从造“航天牌”冰箱到装配“中国第一太空红娘锁”

  记者  郑莹莹

  1970年出生的王曙群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的组长,30多年来,他先后参与“神舟”“天宫”“天舟”“嫦娥”等系列型号航天设备的研制生产,扎根航天生产一线,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大国工匠,在“小零件”里见证中国航天这些年的腾飞。

  1989年,王曙群毕业那年,中国航天尚处低谷时期。当年他进厂的时候,或许没想到他团队装调的对接机构,有一天能助力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还让中国空间站有了“太空搭积木”的关键“红娘锁”。

图为王曙群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供图

  淡季里的“航天牌冰箱”

  王曙群还记得,他刚参加工作时,上海航天的任务并不重,大概三年生产两发运载火箭供发射,“那段时间还比较艰苦,单位还在生产航天牌冰箱,老上海人可能都知道航天牌冰箱,这在当时市场上还是非常紧俏的。”

  随着产业的发展、调整,上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上马以后,王曙群这些一线工人迎来了机遇。

  2011年,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载着由王曙群团队装调的对接机构,在太空成功对接组装,使中国成为继美、俄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交会对接,是两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对接机构像是“红娘锁”,将两个航天器组装起来。而王曙群们做的就是,装备调试对接机构。

  从2011年首次亮相至今,中国航天的交会对接技术已经走过整整10年。10年间,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三号”,从“天宫系列”“天舟系列”到“天和核心舱”,中国成功实施15次精准可靠对接任务,经历了从无人到有人、自动到手控、几天到6.5小时、轴向到径向的对接创新突破。

图为“70后”王曙群(右)与他的“90后”徒弟赵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供图

  航天产业里的“中国速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在1995年启动了对接机构的研制立项。在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一群航天人用数千次的试验、数以万计的数据积累,埋头苦干了16年,终于在2011年取得成功。

  在王曙群看来,“16年磨一剑”的背后,既有航天人辛苦的付出,也说明航天人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型号任务的快速发展,“我们刚进单位时,师傅教会一门手艺,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但现在学会一门手艺,可能还是跟不上型号任务需求。现在的航天产品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的知识结构在快速地折旧,技能也在快速地归零。”

  王曙群说,最近几年中国航天处于一个高密集发射任务的状态,如果看里程碑事件,从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到杨利伟首次进入太空,再到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中国空间站建设,里程碑事件所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对航天人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可能不会再给我们16年去做一件事情,而只给我们3年或5年做一件事情,所以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党委副书记许建明也表示,该厂几年前是两三千人的队伍,一年发射14发火箭,现在有1400人左右,一年发射量已达28发,任务越来越重,人员却在精简,这一方面是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因航天人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小零件里的“精密航天”

  1989年,王曙群来到厂里上班,被分配从事工装磨具装配和维修的工作。工作后不久的一天,师父单培林让王曙群加工一个复杂零件。作为技校优秀的毕业生,他觉得这并不是难事。接到任务后,他开始划线,单培林在一边观察,看到王曙群划完线就叫停了他。一句话也没说,单师傅用工具重新划了一次线。乍眼一看,两次划线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定睛看看,王曙群发现这是两条不同的线,它们之间有毫厘之差。单师傅告诉他,当误差累积后,可能会导致加工零件有1毫米的差距。从此以后,王曙群明白了一个道理:航天容不得半点马虎。

  等到王曙群自己成了师傅,他如是交棒。“90后”赵杰是对接机构总装组的总装工,也是王曙群的徒弟。赵杰还记得10多年前刚进厂的时候,师傅对自己的严格教育,“你的产品装配是高精密装配,如果工作台面都凌乱不堪,怎么体现出你装配的细节?”

  另外,他们装配的产品比较小,有时可能有小零件掉入,“我们现场找不到之后,可能也就该走流程走流程,该处理就处理,可是师傅会要求我们一定要现场反复找,就是花半天甚至一天时间也得找出来。一是怕零部件掉到别的产品中,影响其他产品质量,二来也是为了让我们养成好的工作习惯,因为但凡掉点东西就不当回事,很难在后续工作中全身心投入。”赵杰说。(完)

  • 相关阅读
  • 高规格纪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习近平为何提到这句唐诗?

      (近观中国)高规格纪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习近平为何提到这句唐诗?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梁晓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

    时间:10-25
  • 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要点速览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25日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有哪些主要内容,一起来看↓...

    时间:10-25
  • 为推进中华体育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奥林匹克频道及其数字平台开播上线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希望奥林匹克频道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和文化传播,讲述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加强国际体育交流合作,推动我国与世...

    时间:10-25
  • 空天科学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揭牌成立

      中新网重庆10月25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25日从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获悉,空天科学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将为重庆进一步实现空天技术领域创新...

    时间:10-25
  • 多部门加强防控措施 阻断疫情跨省传播

      多部门加强防控措施 阻断疫情跨省传播  央视网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10月24日通报,10月23日0时—24时,各地报告本土新增确诊病例26例。分别为:内蒙古7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例、锡林郭勒盟2例、阿拉善盟2例;甘...

    时间:10-25
  • 浙江民盟履职故事:促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省域内流通互认

      中新网杭州10月25日电(郭其钰 陆立科)每换一家医院看病,就要重做一次检查,各家医院CT、B超、血项等检查结果互不相认……这是三年前,民盟浙江省委会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聚焦这一社会热点和民生需求,民盟...

    时间:10-25
  • 为尽快让煤炭市场回归理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实地开展煤炭价格成本专项调查

      为尽快让煤炭市场回归理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实地开展煤炭价格成本专项调查  央视网消息:为进一步加强煤炭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尽快让过高煤炭价格降到合理水平,让煤炭市场回归理性,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

    时间:10-25
  • 缅怀英烈 部队官兵多种形式纪念抗美援朝71周年

      缅怀英烈 部队官兵多种形式纪念抗美援朝71周年  央视网消息:今天(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71周年纪念日。近日,部队官兵展开多种形式的活动缅怀英烈,感悟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抗美援朝71周年...

    时间:10-25
  • 时政微纪录丨五十年,这一刻激动人心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25日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50年前的今天,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

    时间:10-25
  • 基层矛调何以“春风化雨”?浙江台州汇新乡贤“和合”之力

      中新网台州10月25日电(郭其钰)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方面。在“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新乡贤因自身地缘人缘亲缘优势,成为助力基层治理...

    时间:10-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