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2021南京和平论坛:当橄榄枝与和平鸽不仅只是和平的象征

2021-10-25 16:51: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钟升 杨颜慈)2021南京和平论坛主论坛于10月25日在国际和平城市江苏南京拉开帷幕。当和平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橄榄枝与和平鸽已不仅只是和平的象征。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全球公益项目负责人、公益传播平台代表等围绕“和合共生:与自然和平相处”的主题,探讨和平的新意。

  什么是和平?有人说平安无事是和平,有人说没有战争是和平。202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报告《与自然和平相处》,指出人类应当改变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平相处,以确保可持续的未来。

来自秘鲁的中国网西文专家彭瑞分享了她眼中的“青年责任”。 泱波 摄

  今年南京和平论坛以“和合共生:与自然和平相处”为主题,和平的范围扩展至人类社会之外。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南京大学和平学研究所所长刘成解释道,消除战争、贫困、各种不平等等内容只是消极的和平。

  刘成认为,当下,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匮乏、自然生态被破坏等问题正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因此,应当大力倡导自然生态的保护、生态文明和合共生等积极和平的内容。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和平不仅仅意味着没有战争,更要通过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根源上消除战争和冲突的威胁。“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和平不只局限在人类社会之中,也存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橄榄枝与和平鸽也不再只是和平的象征,而是和平的一部分。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驻华代表马泰奥·马尔基西奥通过视频带来线上发言。在他看来,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让人触目惊心,并且每一天都会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帮助那些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农村贫困人口刻不容缓。尽管适应气候的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融资是一种挑战,但是国际上对解决气候破坏性影响和增加绿色投资的承诺正在不断的增加,各国也正在积极行动。

2021南京和平论坛主论坛于10月25日在国际和平城市江苏南京拉开帷幕。 泱波 摄

  马泰奥·马尔基西奥充分肯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间,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实现飞跃式增长,并且成功地将其经济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让8亿人实现脱贫。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中国正在生态环境改善、节能减排等方面作出积极承诺。

  当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在为可持续发展积极行动之际,青年群体也广泛地参与到这场全球行动中来。

  会上,来自秘鲁的中国网西文专家彭瑞分享了她眼中的“青年责任”。她以国际青年的视角关注自然家园,并号召青年行动起来,为可持续的发展做出行动与改变。

  “年轻人一直都是变革的催化剂。”彭瑞希望更多年轻一代参与并推广可持续性的生活,例如尽可能地使用回收物品、选择包装少且更耐用的产品、“慎重”更换日用品……她说,“这是一个很小但是很简单的行动,可以成为伟大的结果。”

  当每个人的力量聚沙成塔,生态环境的嬗变在各地奇妙发生。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驻华代表马泰奥·马尔基西奥通过视频带来线上发言。 泱波 摄

  在本次论坛的举办地南京,正通过近年来积极地生态建设,诠释了山水城林间,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和平意义。

  “南京是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站,也是江苏省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南京市副市长邢正军在会上分享了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了保护修复“母亲河”,南京市委市政府坚持铁腕“止血”,下决心整治突出环境问题,花大力气腾退生产型岸线,持续修复长江生态,在“还江于民”“与江共生”的实践中守护长江“母亲河”,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基本建成了江南江北、全长60公里的滨江风光带,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生态修复后,焕然一新的博爱之都也成为全球第169个“国际和平城市”。2020年,南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订合作备忘录,在2020年至2022年,每年持续共同举办南京和平论坛。(完)

  • 相关阅读
  • 刘国中:科学精准 抓实抓细 坚决把疫情传播势头控制住

    刘国中在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精准 抓实抓细 坚决把疫情传播势头控制住赵一德出席  省委书记刘国中24日主持召开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认...

    时间:10-26
  • 疫情管控升级 山西从严防控交通场站、景区、酒店等场所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管控升级 山西从严防控交通场站、景区、酒店等场所  中新网太原10月26日电 (记者 范丽芳)25日晚间,山西省疫情防控办发布消息,自10月26日8时起,对所有经环省公路通道进入山西的司乘人员进...

    时间:10-26
  • 云南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

      (抗击新冠肺炎)云南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  中新网昆明10月26日电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6日通报称,10月25日0—24时,云南省无新增确诊病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例。  ...

    时间:10-26
  • 纪检监察机关前9月处分41.4万人 含省部级干部22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1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人员按职级划分图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占比图  本报讯 2021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

    时间:10-26
  • 人民日报:彰显中国经济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

      彰显中国经济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人民时评)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经济延续稳定恢复的良好态势,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也在为其他国家提供广阔的市场机会。  前不...

    时间:10-2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两周年:密码,让百姓生活更安全

      密码,让百姓生活更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两周年工作情况综述   密码技术是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通过加密保护和安全认证两大核心功能,可以完整实现防假冒、防泄密、...

    时间:10-26
  • 全国各地落实“双减”成效如何?看看数据怎么说

      回归教育本质,让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双减”前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情况的变化  “双减”后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与初中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具体情况怎样?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

    时间:10-26
  • 长江珍稀旗舰物种何时转危为安?

      长江珍稀旗舰物种何时转危为安?  本报记者王贤、韩振、董雪、张博令   随着长江大保护特别是长江十年禁渔的实施,长江部分珍稀旗舰物种大幅衰退的趋势初步遏制。但保护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白鲟、白鱀豚、鲥...

    时间:10-26
  • 长江增殖放流,关键要“精准放流”

      长江增殖放流,关键要“精准放流”  本报记者易艳刚、韩振、王贤、董雪、回晓男   增殖放流一直是长江恢复渔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长江沿线多地调研发现,由于缺乏基础...

    时间:10-26
  • 北京2035年建成步行自行车友好城市

      北京2035年建成步行自行车友好城市  本报记者 孙宏阳  在北京最美的季节里骑车出行,真惬意!今年,随着优化提升工程完工,二环辅路慢行系统通行效率提升了25%;自行车专用路截至9月底累计通勤超400万人次;...

    时间:10-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