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2021南京和平论坛:这场和平盛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何选择中国南京?

2021-10-26 22:11: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钟升)最近,南京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研究员罗克非常忙碌,翻译海外的和平学著作、研究和平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走进校园向中小学生们讲述和平学。有感于此,他决定将自己在2021南京和平论坛上的演讲定名为:和平很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南京大学和平学研究所所长刘成在南京和平论坛上做主旨演讲。 泱波 摄

  2021南京和平论坛10月24日至26日在江苏南京举行。2017年,经国际和平城市协会批准,南京成为全球第169个“国际和平城市”。2020年,南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订合作备忘录,在2020年至2022年,每年持续共同举办南京和平论坛。南京和平论坛聚焦青年、聚焦行动、聚焦解决方案,以创新实践诠释并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和平价值。

  南京,这座曾饱经战火蹂躏的城市,决定不等和平来敲门,而是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在全世界范围内呼吁和平、传播和平。

刘成与罗克在南京的中小学中推广和平学教育。 受访者供图

  中国人民自古崇尚“和为贵”,但和平学在中国的起步却并不算早。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南京大学和平学研究所所长刘成在南京大学开设了国内第一门和平学课程,成为中国和平学发展的源头。

  十多年来,刘成组织翻译了国内最早的和平学书籍、出版了首批和平学的教材、组织了第一批和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率先在南京的中小学开设了和平学的课程。此外,还协助山东潍坊、湖南芷江成功申报国际和平城市。以南京为源头,和平学在中国正慢慢散播开来。

  刘成表示:“我们希望能通过南京的和平学发展,带动全国甚至影响全世界。把中国传统的和平文化与南京热爱和平的举动结合起来,形成中国模式向世界推广,更好地树立中国对外的形象,让世界愿意倾听中国的和平之声。”

10月24日至26日,以“和合共生:与自然和平相处”为主题的南京和平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 泱波 摄

  主编国际和平城市丛书、举办中国C9高校大学生和平学暑期班、与德国费希塔大学联合主办非洲和平学项目会议、出席国际和平城市协会理事会、参加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和平学课堂……和平很忙,刘成也很忙。忙碌中,中国的和平之声在世界上越传越广。

  刘成回忆,一次,在一个和平学会议上做完主旨演讲后,一位美国教授专门找到他表示:听到刘成在中国推广和平学教育、开展和平活动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后,打破了他从西方媒体上接收到的对中国的错误印象,令他相信中国是一个真正爱好和平的国家。

  也有海外人士被中国的和平学吸引而来,比如来自德国的罗克。罗克自述在2004年时曾作为交换生来到南京,之后虽然前往多国求学,最终还是选择留在南京工作学习。在南京期间,罗克参观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过相关的和平集会与悼念活动、参与了将《拉贝日记》歌剧翻译成德文。这一切,都让他对中国人向往和平的心情感同身受。

  罗克更加关注和平学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播。他说:“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任何地方的年轻人都能便捷地连结在一起,让他们可以更容易地接触到和平学的理念。大家应当求同存异,互相携手推动和平的思想在全世界扩散。”

来自全球的青年一代在和平论坛上以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泱波 摄

  平时,罗克也会和刘成及其他同仁一道走进南京的中小学,和孩子们互动,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和平的种子。“我小时候在德国、美国都上过学,但没有接受过像南京这样有价值、有意思的和平学教育。孩子们对和平的看法也令人感触良多,他们认为吃饱饭是和平、互相帮助是和平。这正是一种更加积极、广泛的和平理念。我对中国年轻一代的和平思想充满了信心。”

  本次和平论坛举办期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在联合国宪章中,寄托着各国人民渴求和平的梦想。50年来,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本次和平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了中国选择了南京,令中国的和平之声由此传出,在全世界经久回荡。(完)

  • 相关阅读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高敬)国务院新闻办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白皮书说,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克服自...

    时间:10-27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文如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中国应对...

    时间:10-27
  • 中方表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成果共享共用 助力可持续发展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此间表示,未来要继续携手中外合作伙伴,推动绿色发展成果共享共用,促进基础设施、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的绿色低碳合作,助力共建国家和地区疫后...

    时间:10-27
  • 初驻联合国:是“讲坛”“废话公司” 也是秘密联络渠道

      初驻联合国:东河畔的开局棋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黄卫 鲍安琪  1971年11月15日,星期一。这天上午,施燕华和20多位同事提前了一个多小时来到联合国“占位子”。  长而矮的联合国会议厅大楼面朝纽约东河,与...

    时间:10-27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就气变问题阐述中方主张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6日电 第76届联合国大会26日举行气候变化问题高级别主题辩论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会上阐述中方主张。  张军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气候变化事关人类前...

    时间:10-27
  • 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将采取哪些举措?人社部回应

      中新网10月27日电 人社部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李新旺27日指出,针对突出的欠薪隐患,将以房地产开发建设工程、校外培训机构及其他欠薪易发多发行业企业为重点,对欠薪问题实施集中专项治理。  人社部27日举行新闻...

    时间:10-27
  •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2F卫星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7日14时1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F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2次飞...

    时间:10-27
  • 东西问 | 图登克珠:从视角到心态,西藏需要怎样的现代化?

      (东西问)图登克珠:从视角到心态,西藏需要怎样的现代化?  中新社拉萨10月27日电 题:从视角到心态,西藏需要怎样的现代化?  ——专访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术委员会副会长图登克珠  中新社记者 冉文娟  ...

    时间:10-27
  • 全球连线丨重磅微视频:一如既往,习近平心系冬奥

      回首中国的冬奥之路,从申办到筹办,从索契到洛桑,从崇礼到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对冬奥的各项工作一直非常关心,一路引领。在对冬奥筹办工作的考察过程中,他多次强调,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国家的一件大事,...

    时间:10-27
  • 【央视快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强调:“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

    时间:10-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