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2021南京和平论坛圆满闭幕:发布《南京和平共识》

2021-10-26 22:02: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申冉)10月26日,历时3天的2021南京和平论坛闭幕。闭幕式上,与会者共同发布了《2021南京和平共识》,向全世界发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邀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在闭幕式上表示,“南京这一座美丽的城市又刷新了我的认知,此次和平论坛的组织者成绩有目共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很荣幸和你们一起共事。”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在闭幕式致辞。 和平论坛组委会供图

  他说,“在今年的和平论坛上,大家深度交流了很多关于建设和平生态文明的理念和例子以及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和平不仅应该被理解为没有暴力和冲突,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应该被理解为存在的社会正义和平等。积极的和平必须要包括环境保护,不仅是为了人类,而且还是为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命就是维持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也是目前中国在做的事情。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未来共享、互惠以及稳定的全球和平。期待2022年南京和平论坛更上一层楼!”

南京大学和平学教席负责人刘成与青年代表伊莎贝尔共同宣读了《2021南京和平共识》。 和平论坛组委会供图

  南京大学和平学教席负责人刘成与青年代表伊莎贝尔共同宣读了《2021南京和平共识》。

  据了解,此次《南京和平共识》共有十点,内容包括倡导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面影响、反对不平等和歧视、力争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有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教育人民致力于促进和平等。同时呼吁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秉承开放和宽容的理念,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以及践行多边主义,共同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在致闭幕辞中表示,“论坛圆满达成预定目标,论坛成果必将对全球生态保护和促进和品的思想与行动,产生积极影响。”

  秦昌威建议将本次论坛的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认真落实《南京共识》,“从我做起,不断创新,为和平设计、为和平努力,将保护自然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落到实处,加入到推动和平造福全人类的崇高事业。”

来自海内外的学者、嘉宾和青年代表就“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泱波 摄

  南京市政协副主席李奇表示,南京是一座有着深厚和平文化底蕴的和平之城,当下正积极开展国际和平城市建设,在和平组织建构、和平学术研究、和平教育推广、和平活动开展、和平价值传播等方面开展工作,力求建设以史为鉴、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开放包容、有韧性可持续的国际和平城市。

  本次和平论坛举办期间,恰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我们共同期盼一个更美丽的中国与世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希望和平之声由此次论坛传出,与全世界民众产生共鸣并展开行动。”(完)

  • 相关阅读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5133.9万剂次

      中新网10月2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截至2021年10月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5133.9万剂次。...

    时间:10-27
  • 白皮书:中国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高敬)国务院新闻办27日发表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发生历史性变化,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白皮书指出,中国在经济社会...

    时间:10-27
  • 白皮书: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高敬)国务院新闻办27日发表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介绍,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白皮书指出,碳市场为处理好经济...

    时间:10-27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高敬)国务院新闻办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白皮书说,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克服自...

    时间:10-27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文如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中国应对...

    时间:10-27
  • 中方表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成果共享共用 助力可持续发展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此间表示,未来要继续携手中外合作伙伴,推动绿色发展成果共享共用,促进基础设施、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的绿色低碳合作,助力共建国家和地区疫后...

    时间:10-27
  • 初驻联合国:是“讲坛”“废话公司” 也是秘密联络渠道

      初驻联合国:东河畔的开局棋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黄卫 鲍安琪  1971年11月15日,星期一。这天上午,施燕华和20多位同事提前了一个多小时来到联合国“占位子”。  长而矮的联合国会议厅大楼面朝纽约东河,与...

    时间:10-27
  • 云南已出台和完成140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事项

      中新网昆明10月27日电 (记者 韩帅南)记者27日从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云南省已累计出台和完成140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事项,基本构建了该省生态文明领域的...

    时间:10-27
  • 中国代表在联大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中方主张

      中新社联合国10月26日电 第76届联合国大会26日举行气候变化问题高级别主题辩论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在会上阐述中方主张。  张军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气候变化事关...

    时间:10-27
  • 秦刚:希望经贸合作还要成为中美关系的润滑剂和稳定器

      中新社华盛顿10月27日电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26日在华盛顿表示,经贸合作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中美关系当前正经历新一轮磨合调整,希望经贸合作还要成为中美关系的润滑剂和稳定器。  美国中国总商会芝...

    时间:10-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