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第一观察丨读懂习主席在联合国讲坛强调“共同”与“不同”的辩证法

2021-10-27 19:33:56

来源:新华社

  10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约20分钟的讲话,“共同”一词出现了24次。

  “共同”,不仅是讲话的高频词,更是讲话的“纲”和“魂”——

  这五个“共同”,为联合国各会员国在新形势下共促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共建美好世界指明了方向。

  回顾习主席近年来在联合国讲坛的一系列讲话,“共同”一词贯穿始终——

  10多天前,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倡导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上个月,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在2015年的第七十届、2020年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主席都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何在联合国场合反复强调“共同”?

  环顾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面对起伏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日益凸显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面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人类迫切需要共同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人们都记得,从2015年的纽约联合国总部,到2017年的日内瓦万国宫,习主席在联合国舞台上系统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解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积极响应。近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转化为各国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共同行动。

2015年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然而,在变乱交织的世界形势中,个别大国仍然奉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旧信奉唯我独尊、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以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心态在国际规则面前讲求“例外”……凡此种种,都对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有百害而无一益。

  作为由193个会员国组成的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是国际体系的核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在“和而不同”中通过充分协商寻求“共同”,团结应对各种挑战,是联合国建立的初衷,也是联合国存在的重要意义。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193个会员国,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和分歧。如何才能在“不同”中求得“共同”的力量?

2021年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在这次讲话中,习主席着重就“全人类共同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进一步阐释,为各国超越矛盾和纷争、寻求“共同”明晰原则和路径,给人以深刻启示——

  何为“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天下大同”,是中国人的追求和理想;“和而不同”,是中国人的智慧与胸怀。习主席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着“不同”与“大同”的辩证统一,在这个动荡变革的世界,为人类共同应对挑战提供了思想指引。

  习主席在讲话中再次强调“真正的多边主义”。国际上的事应由大家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由大家共同制定、共同遵守——这是真正的多边主义的要义,也是在“不同”中坚持和成就“共同”、在“共同”中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关键所在。

  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以“共同”超越分歧、以“共同”凝聚力量,传递着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进步的一边的大国担当,展现出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自觉。

  监制:赵承

  策划:张旭东

  主笔:温馨、杨依军

  统筹:刘华、施永南、王绚

  视觉 | 编辑:杨文荣、唐兴、王秋韵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 相关阅读
  • 四地共绘发展新图景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之三  本报记者 赵有良  10月14日,在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的同时,“宜荆荆恩”城市群文旅惠民卡正式上线,持卡人可凭卡享受城市群内N...

    时间:10-28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措施 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决定延长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

    时间:10-28
  • 云南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

      (抗击新冠肺炎)云南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  中新网昆明10月28日电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8日通报称,10月27日0—24时,云南全省无新增确诊病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96例。累...

    时间:10-28
  • 塞尔维亚议长达契奇会见王毅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0月27日电 当地时间10月27日,塞尔维亚国民议会议长达契奇在贝尔格莱德会见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  王毅转达栗战书委员长对达契奇议长的亲切问候,祝贺达契奇当选塞国民议会议长。王毅说,议长...

    时间:10-28
  • 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会见王毅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0月27日电 当地时间10月27日,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在贝尔格莱德会见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  王毅首先转达李克强总理对布尔纳比奇总理的亲切问候。王毅说,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塞关系始...

    时间:10-28
  • 如何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10月25日,第十七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东京两地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开幕,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发表视频致辞。 外交部网站供图  10月26日,为期两天的第十七届“北京-东京论坛”闭幕。论坛结束后,中日...

    时间:10-28
  • 搭乘神舟十三号的四川水稻种子为啥是“偏科生”?

      搭乘神舟十三号的四川水稻种子为啥是“偏科生”?  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作为空间站任务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十三号再次搭乘3名航天员进驻太空。与此同时进入太空的还有一包来自四川省农科院的水稻...

    时间:10-28
  •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国之重器集中亮相

      “十三五”,科技强,国家强!  天和飞天、“奋斗者”号入海、北斗卫星组网、时速600公里磁浮列车成功下线……你是否熟悉这些大国重器?你是否记得那让人心潮澎湃的一幕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

    时间:10-28
  • 筑梦“太空之家”:中国空间站挺进有人长期驻留时代

      中国空间站挺进有人长期驻留时代(筑梦“太空之家”——中国空间站建设记(11))  本报记者 刘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0月28日 第 09 版)  近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中国空间站天和...

    时间:10-28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专家这样说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   意义何在? 如何建设? 专家这样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记者注意到,“自由贸易试验区...

    时间:10-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