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驻英国大使撰文: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重信守诺,成效显著

2021-10-27 23:17: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27日电 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消息,2021年10月27日,英国主流大报《卫报》网站以《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重信守诺,成效显著》为题,登载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署名文章,介绍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政策立场。全文如下:

图片来源: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

  英国主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即将举行,我听到一些人对中国能否兑现减排承诺表达担心,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真正参会并作出更大贡献,COP26以及全球应对气变的努力很难成功。我认为,如果你对中国有足够的了解,就会知道中国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是认真的,中国会说到做到,上述担心是多余的。

  首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中国全社会的共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就已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一起被列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上确定了它的优先位置。

  第二,中国去年宣布了“双碳”目标,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上个月在第76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习主席重申了这对目标,并宣布中国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在刚刚闭幕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上,习主席进一步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四方面重大政策主张(即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倡导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中国领导下,《昆明宣言》已经通过了,中国还发起成立了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并提供了首批15亿元人民币启动资金。这些均体现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对保护生态、应对气变的定力和决心。

  第三,了解中国政治体制的人都知道,一旦中共中央和最高领导人确定重大事项、提出政策目标,都会列入国家发展总体规划,变成可操作的行动计划,并得到各地方各部门切实贯彻落实。新中国成立72年来,中国的发展奇迹就是这么取得的。实际上,中国已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截至2020年底,碳强度比2005年降低约4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达16%。中国正在构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将在多个主要领域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已启动全球最大碳市场上线交易,正推进全球规模最大的核电建设,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

  第四,中国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正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变能力。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起绿色行动倡议,推进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2020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占中国在 “一带一路”国家总投资比重由2019 年的38%提升至57%。中国将继续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国际社会必须认识到,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仍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变所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及采取的政策举措实属不易。中国自加压力既是为了实现本国可持续发展、造福自己人民,也是为保护生态、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作出重大贡献。作为已经工业化几百年、留下大量历史欠账的发达国家,理应为治理污染、保护人类环境作出更大贡献,而不是一味向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责任。

  中国愿同英方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加强COP15和COP26沟通协调,支持COP26取得积极成果,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持续实施。

  各方要坚持《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原则和要求,把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特别是第六条市场机制的谈判,推动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适应、资金等议题取得积极进展作为重要目标。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和各自能力原则。发达国家理应也必须承担率先大幅减排义务,这是早日实现全球整体净零排放的关键。发达国家还应大幅提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的力度,避免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帮助他们加速绿色低碳转型。要聚焦落实,增强国际互信,特别要落实几年前发达国家作出的到2020年向发展中国家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的承诺。各国都应该言必信、行必果,而不能口惠而实不至,空喊口号。

  中英都是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应该对人类发展进步有更大作为。中英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合作潜力大。我们要和国际社会一道,加强绿色发展、生态保护领域的政策对话、政策协调和务实合作,造福两国人民,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 相关阅读
  •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7起惩处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消息,最高法28日公布7起人民法院依法惩处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包括以“挂空床”的方式虚构医药费用,骗取医疗保障基金;医疗机构以开具“大小处方”的方式虚增药品金额,...

    时间:10-28
  • 国防部:坚决挫败一切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行径

      中新网10月28日电 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28日指出,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挫败一切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行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神圣使命。大势所趋、大义所在;不动...

    时间:10-28
  • 7架大型直升机助力广东秋冬季森林航空消防工作

      中新网广州10月28日电 (记者 王坚)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28日消息,为扎实做好该省今年秋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按照广东省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和省应急管理厅的统一部署,该省今年秋冬季共租用7架大型直升机在全省...

    时间:10-28
  • 民建重庆市委会强化履职能力建设 为服务发展大局献智出力

      中新网重庆10月28日电 题:民建重庆市委会强化履职能力建设 为服务发展大局献智出力  中新网记者 刘相琳  “四公里人行天桥要搭雨棚了,以后下雨天提起行李去坐车也方便了。”这两天,部分重庆南岸区市民发现...

    时间:10-28
  • 科研人员在西双版纳发现一树蛙 刷新蛙类栖息最高纪录

      中新网昆明10月28日电 (董金龙 邓云)记者28日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研究人员在当地一望天树高处发现一只黑蹼树蛙,停留高度达57米,刷新了关于蛙类栖息...

    时间:10-28
  • 新疆官员揭批美以疆制华真实企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徐贵相10月28日在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试图通过打“新疆牌”转移自身国内矛盾。当下的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平等加剧,种族主义与反种族主义斗争激烈,美式价值...

    时间:10-28
  • “践行四力,与时代同行” 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正式启动

      中新网北京10月28日电 以“践行四力,与时代同行”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以下简称“大讲堂”)27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赵伟在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启动仪式上致辞。 ...

    时间:10-28
  • 王毅:防范阿富汗安全问题外溢,支持阿富汗走上良政善治之路

      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10月27日以视频讲话方式出席第二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  王毅表示,今年9月召开的首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是一个创举,正式启动了阿富汗邻国协调合作机制,发表了内...

    时间:10-28
  • 500多名消防员参与西藏林芝森林火灾扑救 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中新网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郭超凯)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28日8时,森林消防队伍和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529人参与西藏林芝森林火灾扑救。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10月27日12时50分许,西藏林芝市察隅...

    时间:10-28
  •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

    时间:10-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