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 | 何传启:太空文明大周期将开启?

2021-11-01 11:59: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何传启:太空文明大周期将开启?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电 题:太空文明大周期将开启?

  ——专访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人类自诞生以来,迄今已先后历经原始文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知识文明,未来将迈向何种新的文明?这一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并引发诸多研究和讨论。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现代化论坛联合主席何传启研究员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表示,人类文明将进入新文明孕育期,一个新的太空文明大周期将开启,其起点有可能是宇航文明。

资料图: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11时许,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人类文明的4种类型和4个时代

  何传启表示,目前学者普遍认为,人类诞生于约250万年前,文明诞生于约公元前3500年,现代化起步于约18世纪,但关于文明和现代化都没有统一定义。

  他说,文明既是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公元前3500年以来人类发展成就的总和;现代化既是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范式转变,也是一个世界现象,是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人类发展的世界前沿水平的行为和过程。

  人类文明的结构大致包括内部、外部和历史结构。一般而言,内部结构与文明内涵相关,包括物质文明、非物质文明以及跨物质文明——以物质为载体的非物质文明;外部结构与文明外延相关,既涉及人类发展的所有领域和方面,也涉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历史结构与文明类型相关,文明类型有许多种。

  根据核心要素(生产力和劳动力结构)的发展水平和周期性,可将发展至今的人类文明分成原始文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知识文明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人类文明的历史阶段可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4个阶段,其社会阶段可分为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4个阶段。

  何传启指出,人类文明的主要阶段,可用重大文明事件为基础进行划分。人类历史上已先后发生4次意义深远的革命,即工具制造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及知识革命(包括信息和生态革命),这4次革命导致人类发展进程的4次转移:第1次是从动物世界向人类社会的转移,第2次是从工具时代向农业时代的转移,第3次是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移,第4次是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移。“由此可见,从人类诞生到21世纪末,人类文明和世界历史的前沿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4个时代,这种划分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和社会阶段的4阶段划分基本一致”。

资料图: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2050年至2100年或将实现宇宙旅行和移民

  何传启称,人类诞生以来,从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每个时代都经历起步、发展、成熟和过渡4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人类文明进程的原始文化周期、农业文明周期、工业文明周期和知识文明周期4个发展周期。“如果把人类文明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从人类诞生到21世纪末,人类文明进程的前沿过程包括4个发展周期和16个发展阶段”。

  工具时代是从人类诞生到文明诞生前之间的历史时期,大致为250万年前至公元前3500年。起步阶段是旧石器早期,是“能人”和直立人生活的年代;发展阶段是旧石器中期,智人生活的年代;成熟阶段是旧石器晚期,现代人出现;过渡阶段是新石器时期,发生原始农业革命,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过渡。

  农业时代是从文明诞生到工业革命前之间的历史时期,大致为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1760年左右。起步阶段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500年,古代文明时期,城市和国家出现;发展阶段约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古典文明时期,科学和宗教诞生;成熟阶段约公元500年至1500年,东方文明繁荣阶段,欧洲中世纪文明;过渡阶段约1500年至1760年,现代文明启蒙时期,欧洲发生科学革命。

  工业时代是从工业革命到知识革命前之间的历史时期,大致为1760年至1970年。起步阶段约1760年至1870年,机械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约1870年至1914年,电气化和民主化;成熟阶段约1914年至1945年,家庭机械化和电器化,工业文明进入家庭;过渡阶段约1945年至1970年,自动化和社会福利化。

  知识时代是从知识革命到21世纪末的历史时期,大致为1970年至2100年左右。起步阶段约1970年至1992年,信息革命和高技术;发展阶段约1992年至2020年,网络化和智能化;成熟阶段约2020年至2050年,人体再生和仿生;过渡阶段约2050年至2100年,宇宙旅行和移民。

  何传启也提醒,由于未来具有不确定性,目前对知识时代成熟、过渡阶段的时间和特点只是一种预测,还需进一步研究。

    资料图:北京时间10月17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货物舱舱门,并顺利进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对货船内的物品进行核对整理。17日中午,三名航天员开始吃午餐。(视频截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类发展新的太空文明大周期将开启

  何传启认为,人类文明发展有周期,发展周期在加速,工具时代的时间跨度约250万年,农业时代约5200多年,工业时代约200多年,知识时代预计约100年。同时,人类文明中心也出现周期性转移,此前转移方向大致是从非洲、亚洲、西欧到北美。

  这位在世界上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学者表示,从人类诞生到21世纪末,人类文明进程共计4个发展周期和16个发展阶段,其中,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是第二次现代化。22世纪还会有新变化。

  他指出,如果说不同国家的文明周期是“小周期”,人类文明4个时代的文明周期是“中周期”,那么,可能还存在一个“大周期”——人类文明4个时代组成一个大周期,即地球文明大周期。

  其中,工具时代是文明孕育期,农业时代是起步期,工业时代是发展期,知识时代是成熟期。此后,人类文明将进入过渡期即新文明孕育期,一个新的“大周期”将开启。

  “在21世纪,一个地球文明大周期即将走向成熟,一个太空文明大周期可能正在孕育,起点有可能是宇航文明。”何传启说。(完)

  受访者简介:

  何传启,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世界现代化论坛联合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何传启是世界上首次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学者,出版《第二次现代化》学术专着。他1985年以来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40多部,其中包括英文著作6部。

   自2001年至今,何传启领导的团队连续完成和推出《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中国现代化报告2021》系列年度报告20部,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建立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日常巡查制度

      教育部建立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日常巡查制度   对于违规极严重的直接亮红牌  本报北京11月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严格监控各地线上...

    时间:11-02
  • “时与势在我们一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增进中国经济发展新优势述评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题:“时与势在我们一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增进中国经济发展新优势述评  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韩洁、叶前、徐扬  走在历史十字路口的世界,在求解“中国之谜”——中国...

    时间:11-02
  •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年度调水超90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年度调水超90亿立方米  本报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陈晨从水利部获悉,截至11月1日零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20—2021年度调水任务结束,共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调水超90亿立方米...

    时间:11-02
  • 反间谍法颁布实施七周年

      反间谍法颁布实施七周年   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破获一大批非传统领域重点案件  □ 本报记者 赵婕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颁布实施7周年。反间谍法是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7年...

    时间:11-02
  • 建立跨部门涉外执法司法工作机制

      建立跨部门涉外执法司法工作机制   全国政协召开“提高涉外执法司法质效”双周协商座谈会与会人员建议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10月29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55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围绕“提高涉外执法...

    时间:11-02
  • 解决好新能源汽车补能问题

      解决好新能源汽车补能问题(人民时评)  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稳定恢复态势,新产业不断兴起、日益壮大。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受到瞩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兴起,也需要相应的基...

    时间:11-02
  • 打造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打造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人民时评)  特色决定生命力。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对于激发职业学校发展动力、增强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吸引力至关重要  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确保学生...

    时间:11-02
  • 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原则上停止外景照明 北京市出台进一步强化节能实施方案

      北京市出台进一步强化节能实施方案   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原则上停止外景照明  11月1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进一步强化节能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了本市进一步强化节能工作的十条措施...

    时间:11-02
  • 商务部部署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商务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保障今冬明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切实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通知强调,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紧紧围绕保...

    时间:11-02
  • 北京: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提倡短距离上下楼时不乘电梯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记者郭宇靖)记者1日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由北京市发改委、市委宣传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北京市进一步强化节能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方案提出,党政机关和国有企...

    时间:11-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