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安徽黟县打造“没有围墙的摄影天堂”

2021-11-19 16:22: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安徽黟县11月19日电 题:安徽黟县打造“没有围墙的摄影天堂”

  作者 成展鹏 胡平波

  从2006年起航,2015年定位,2021年再出发,中国黄山(黟县)乡村摄影大展已经走过了十六个春秋。以“引进来”“走出去”为原则,第十六届中国黄山(黟县)乡村摄影大展/第二届青年写生艺术季作品展暨大艺博黄山特展20日将在安徽省黟县·黄山中国书画小镇开幕。

  黄山市委常委、黟县县委书记叶建强19日在接受中新网独家专访时表示,16年来,黟县坚持以摄影为桥,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徽州,以此增进黄山市黟县和世界的相互了解,从创造自我、接纳世界摄影的多样性,来吸引更多世界的目光,为黄山黟县与世界构建对话的渠道和长期的合作联系,助力黄山加快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黟县从立足“中国画里乡村”的特点走出了一条有着自己特色并带动全县百姓致富的摄影之路,打造成了“没有围墙的摄影天堂”。

  黟县位于安徽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徽文化的优秀传承地。黟县当前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个、中国传统村落4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81项。其中,西递村、宏村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黟县完整保存有大量明清民居、祠堂、牌坊等古建筑,生态环境绝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8%,人文底蕴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历来是游人和摄影人的天堂,素有“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

黟县塔川日落 樊成柱 摄

  作为文化、自然、生态、旅游“四大优势”叠加的黟县,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中,摄影产业一直对黟县旅游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多年来,黟县摄影大展如“催化剂”一般,带动了本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推动了乡村振兴。摄影大展的举办吸引了大量主流媒体及地方媒体争相报道,黟县绝佳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厚重历史文化,通过众多摄影人的镜头,“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画里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更具影响力,同时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了群众致富增收。

  据了解,黟县摄影产业的深入发展不仅带动了景点景区的发展,更使偏僻的深山村落焕发出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让现代文明走进了大山。因摄影而兴起的各类农家乐、民宿等成为当地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黟县全县近30%的居民不同程度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景区周边群众70%收入来源于旅游业。

  黟县摄影大展率先开启了安徽省内举办摄影节展活动的先河,通过借力摄影,黟县有了自己鲜明的形象特色,在全国范围内也成为探索“摄影+旅游”模式的成功典范之一。“摄影是一门没有国界的文化艺术,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表现力和传播力,为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友谊桥梁,为世界了解黟县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为推动黟县走向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

  叶建强表示,黟县要在摄影产业中脱颖而出,需不断内提品质、外塑形象,做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推进“智慧摄影”建设,开发创新型“摄影+旅游”互联网平台,为摄影人和游人打造一站式的智能服务系统,实现“拍、展、住、行、娱、购”等专业化、个性化体验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摄影产业的核心吸引力。

  摄影留念一直是旅游行为中的高频动作,特别是现在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让拍照片、晒照片成为游人必做的旅游行为之一,由此可见,摄影与旅游联系的紧密度非常高。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机普及和手机摄影功能的质变,摄影爱好者群体越来越壮大,摄影旅游市场越来越庞大,近几年来黟县的摄影人数就增长迅猛。

  据了解,黟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摄影产业发展,成立了发展摄影产业领导小组,整合统筹相关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扶持摄影产业发展。

  围绕黟县未来的摄影经济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叶建强说,黟县一直以高质量建设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为战略目标,按照“全域旅游、全景黟县”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旅游+”业态创新,努力将黟县打造全域度假旅游目的地。(完)

  • 相关阅读
  • 秦刚:中国不是世界上各种问题的原因 而是解决的方案

      秦刚:中国不是世界上各种问题的原因 而是解决的方案  2021年11月18日,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与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进行视频交流并发表演讲。秦刚在演讲中表示:中国不是世界上各种问题的原因,而是解决的方案。 ...

    时间:11-20
  •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如何 未来有何发展方向

      专业服务保障老有所养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人。建设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老有所养,是满足广大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制度化安排,是...

    时间:11-20
  • 全国“校园招聘月”启动 预计发布岗位信息逾70万个

      全国“校园招聘月”启动 逾70万岗位信息发布  本报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李玉兰1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于11月20日启动“2022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为期一个月,预计发布岗位信息逾70万个。  据...

    时间:11-20
  • 万物互联,网络文明须臾不可离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召开——  万物互联,网络文明须臾不可离  从1994年第一条64K的国际专线接入算起,中国互联网已历经27个年头。起步虽晚,发展却快——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技术、移动支付、直播短视频等...

    时间:11-20
  • 推动中美两艘巨轮迎着风浪共同前行

      中美元首视频会晤释放积极信号  推动中美两艘巨轮迎着风浪共同前行(热点对话)  1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在长达3个半小时的会晤中,双方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

    时间:11-20
  • 大瑶山呈现了一场最费膝盖的观鸟赛

      COP15之后,探索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范本  大瑶山呈现了一场最费膝盖的观鸟赛  大瑶山金秀观鸟赛前五日,COP15(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刚刚在昆明落下帷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

    时间:11-20
  • 检察机关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

      检察机关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  十届全国人大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提出...

    时间:11-20
  • 最高检借助智能化手段推进常治长效

      最高检借助智能化手段推进常治长效  检察官执行“三个规定”强制填报系统作用显现  □ 本报记者 张昊  越来越多检察官办理案件时注意到,未及时填报执行“三个规定”的有关情况,在检察业务应用系统中就无...

    时间:11-20
  •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大力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大力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本报北京11月19日讯 记者张晨 赵婕 11月19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法治论坛在京召开。中央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洪祥、最高人民...

    时间:11-20
  •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与会人员热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题: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与会人员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19日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

    时间:11-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