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罗华:讲好中国故事,要避免一味迎合、简单生硬

2021-11-19 17:17: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11月19日上午,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开幕。当天下午,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的网上内容建设论坛举行。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助力网络文明”主题,与会嘉宾从中国叙事的“破”与“立”、中国故事的“根”与“魂”、中国发展的“时”与“势”三方面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人民网总编辑罗华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人民网总编辑 罗华:尊敬的潘部长、牛主任、刘社长,各位领导、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网信办传播局和中国新闻社邀请我参加此次分论坛,我围绕主题——中国故事的“根”与“魂”,围绕对外传播,和大家一起重温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和党的有关文件的要求,讲一讲人民网的几个实践案例。

  罗华:一、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主要内容: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罗华:二十四节气海报,是人民日报的海外社交媒体运维团队、人民网做的,这是中国古代指导生产生活的时令体系和民俗系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际气象界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人民日报海外社交媒体运维团队从2020年立秋到2021年大暑,历时一整年,策划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海报,共有24期,每期4张,共96张。

人民网总编辑罗华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罗华:2019年起,人民网俄罗斯代表处联合俄媒策划和拍摄《俄罗斯明星学做中餐》美食系列节目,每年拍摄一季,目前已拍摄三季共36集。从前三季来看,节目旨在以中国美食为载体,让更多的俄罗斯民众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同时,通过嘉宾自身的影响力,扩大节目受众覆盖面,提升节目传播效果。据统计,《俄罗斯明星学做中餐》前两季已先后在俄10余家地方电视台播放,总覆盖收看人群超过600万。从前三季来看,美食节目的民众接受度高、俄媒落地意愿强、节目播放频次高,且在节目中加入对中国文化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正面评价,取得了较好的外宣效果。该系列视频被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和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纷纷转载。

  罗华:《人民网每日3分钟成语》是人民网韩国公司为了向同属“汉字文化圈”的韩国推广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成语,自2019年初制作播出的以传统成语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双语教学节目。截至目前,共制作播出近100期。每期节目充分考虑韩国观众学习中文的切实需求及汉语水平,精选HSK(汉语水平考试)高频成语、三国故事成语等,通过主持人讲解和原创动画,以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形式帮助韩国学习者理解成语的含义。该节目以中韩文两种语言播出,在优兔、NAVER(韩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博客、推特、脸谱等多家国外社交平台推送,每期节目平均播放量过万,受到了众多韩国网友的喜爱,形成了固定的观众群。另外,NAVER中国频道、CHINAPLUS等韩国媒体为节目开辟了专栏,定期、持续地上传节目,扩大了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罗华:人民网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对传统文化精神层面的一些阐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罗华:二、讲好当代中国和中国人的故事

  总书记说,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罗华:这是我国在伊朗首都的德黑兰举办的“中国电影周”,播放了七部中国电影,有一位伊朗的视频博主发表了一段言论,他说在此次伊朗上演的中国电影,还是以古装片为主,自己只能看懂一点,他不理解明明中国有很多优秀的现代影视作品,各种风格都有,能看到今天真实的样子,和他亲眼看到的中国一样繁荣和先进,但一到国际上展示,就全是古装剧或者一些写实的悲情主义影片,这是国外博主对中国传播的需求。

  罗华:人民网英文频道在2020年做了一个系列,叫《战“疫”英雄谱》,是编译成外文的,选取医生、护士、军人、民警、快递员、建筑工、环卫工、教师、记者、志愿者十个行业的典型人物。介绍他们的抗疫故事,向国外读者展现中国人民在疫情面前团结互助,坚毅勇敢的民族精神,彰显中国积极抗疫的大国形象。

  罗华:我们还拍摄了《终结贫困:中国脱贫攻坚融媒体报道》英文的系列报道,也是我们多语种的全媒体团队历时半年计划推出的,推出15条短视频,深度图文稿件100多篇,我们团队走进了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湖南十八洞村,还去了海南琼中的陵门村,采访他们的挂职书记,记录了山东菏泽脱贫户李单单的早点摊,还拍摄了淘宝第一村村民,任庆生的逆袭人生等等这些点点滴滴普通百姓的故事。我们通过记录脱贫攻坚这一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示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也展现千百万群众渴望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罗华:去年2020年,我们还拍摄了《海外看中国》的第三季《2020年,外国青年见证中国社会的勃勃生机》,这是通过几个疫情期间滞留在中国的一些留学生,有的是在中国找工作的一些外国人,他们在疫情期间停下了脚步,但是他们拍摄了中国在抗疫的一些工作,率先从疫情中复苏的中国进行了采访,走访了城市,走访了许多地方,探索文化,寻找机会,这也是我们拍摄通过他们的故事,讲述生机勃勃、控制住疫情的一个中国。

  罗华:第三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传播效能。总书记说,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罗华:避免两个误区,有一种是要一味迎合,迎合西方的视角,展示中国落后故事才能在国际社会上受追捧,而展现中国现代发展的故事,在国际上无人问津。另外一种误区是,有时候会出现简单生硬,传播不讲方式方法。

  罗华: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下午,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群体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时效性。

  罗华:今年我们人民网组建10余名记者和外专组成的全媒体报道团队,去新疆开展大型采访报道,团队将镜头和笔触跟随新疆普通民众,走进维吾尔族群众家庭,走进棉田、市场,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新疆,拍了五集专题纪录片,拍了六组城市图文报道,七篇多彩新疆的特稿,八篇以新疆首字母为题的外宣海报,还有由外国专家撰写的手记,还有十组Vlog,十多个外文语种,对这组产品进行区域化、国别化改编的编译,把新疆故事用不同地区、民族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分众化表达。

  罗华:新疆的故事也是发展的故事,新疆的人和事是真实鲜活复杂的,这种立体性和复杂性,也正是新疆故事的戏剧性和张力所在,这五集专题纪录片,始终保持冷静、克制、平实的视觉风格,跟随最普通的维吾尔族民众保持原生态的视角,具有“颗粒感”的画面语言,这些具象的、无法预演的维吾尔族群众真实生活的场景画面,真正关心新疆问题的观众从中应该能得出人民生活幸福、宗教信仰自由的印象和结论。

  罗华:今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人民网承办了他们的一个汉字缘2021年国际故事大会,由外国留学生,还有一些在华的外国人以汉字、人为主题,谈他们的认识,谈他们的感受。活动今年5月启动,得到来自海内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中文爱好者的响应。

  在西宁举办的决赛,有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阿根廷、印度等国家的10名选手,用流利的中文谈与汉字的缘分,结合自己本国文化谈对人的认识,分享了在中国的生活故事,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感悟和共鸣。

  我们这次给参赛选手安排了看西宁的考察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和交流互动,帮助他们了解西宁,了解青海,近年在经济社会方面的发展。参赛选手表示,以前他们对中国西北还有一些老旧印象,这次实地走访,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识,他们表示要把自己在这次中国之行所见所闻,介绍给他们在国内的亲友和朋友。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根据论坛文字直播整理)

  • 相关阅读
  • 秦刚:中国不是世界上各种问题的原因 而是解决的方案

      秦刚:中国不是世界上各种问题的原因 而是解决的方案  2021年11月18日,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与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进行视频交流并发表演讲。秦刚在演讲中表示:中国不是世界上各种问题的原因,而是解决的方案。 ...

    时间:11-20
  •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如何 未来有何发展方向

      专业服务保障老有所养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人。建设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老有所养,是满足广大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制度化安排,是...

    时间:11-20
  • 全国“校园招聘月”启动 预计发布岗位信息逾70万个

      全国“校园招聘月”启动 逾70万岗位信息发布  本报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李玉兰1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于11月20日启动“2022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为期一个月,预计发布岗位信息逾70万个。  据...

    时间:11-20
  • 万物互联,网络文明须臾不可离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召开——  万物互联,网络文明须臾不可离  从1994年第一条64K的国际专线接入算起,中国互联网已历经27个年头。起步虽晚,发展却快——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技术、移动支付、直播短视频等...

    时间:11-20
  • 推动中美两艘巨轮迎着风浪共同前行

      中美元首视频会晤释放积极信号  推动中美两艘巨轮迎着风浪共同前行(热点对话)  1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在长达3个半小时的会晤中,双方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

    时间:11-20
  • 大瑶山呈现了一场最费膝盖的观鸟赛

      COP15之后,探索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范本  大瑶山呈现了一场最费膝盖的观鸟赛  大瑶山金秀观鸟赛前五日,COP15(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刚刚在昆明落下帷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

    时间:11-20
  • 检察机关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

      检察机关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  十届全国人大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提出...

    时间:11-20
  • 最高检借助智能化手段推进常治长效

      最高检借助智能化手段推进常治长效  检察官执行“三个规定”强制填报系统作用显现  □ 本报记者 张昊  越来越多检察官办理案件时注意到,未及时填报执行“三个规定”的有关情况,在检察业务应用系统中就无...

    时间:11-20
  •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大力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大力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本报北京11月19日讯 记者张晨 赵婕 11月19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法治论坛在京召开。中央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洪祥、最高人民...

    时间:11-20
  •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与会人员热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题: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与会人员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19日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

    时间:11-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