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个人信息保护法落地满月,我们的信息还在“裸奔”吗

2021-12-03 06:41:2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本报记者王井怀、刘惟真

  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落地满一个月,我们的个人信息还在“裸奔”吗?

  记者调研发现,买房信息泄露、App过度收集信息、视频平台索要会员照片等现象仍然出现在我们身边。多位专家认为,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工作不断完善,但是隐私泄露难以在短时间内“急刹车”,进一步保护个人信息仍任重道远。

  个人信息仍在“裸奔”

  11月中旬以来,记者连续接到3个不同装修公司的电话,对方喊出记者的姓氏,询问是否需要装修。通话中,对方均报出记者前段时间购买的新房所在小区位置,其中一家甚至明确知晓户型。

  “你怎么知道我的信息的?”记者问。

  “公司只负责让我联系客户,其他的不清楚。”对方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已满一个月,但记者调研发现,类似的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仍然时有发生。

  国家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管理中心数据显示,11月1日以来,有44款App被发现隐私不合规,其中不乏多点、亚马逊购物等安装量超过千万次的热门App。

  “隐私不合规是指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时未做匿名化处理,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在征得用户同意前就开始收集个人信息等行为。”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人们深恶痛绝的大数据“杀熟”也未销声匿迹。日前,记者尝试在同一时间、同一平台店铺,用不同手机下单同样的三杯奶茶发现,未下过单的手机上费用比数次下单的手机低6元。

  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11月以来涉及个人信息泄露的投诉五花八门:手机号遭泄露被乱发快递,某平台授信后半小时内接到4个境外贷款诈骗电话、从未注册过的App发送额度短信、商家偷偷用个人信息刷单、视频平台索取会员的个人照片等等。

  “有恃无恐”为哪般?

  为保护公民隐私,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明确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作为保护个人信息的专门立法,落地月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更是被寄予厚望。为何线上线下仍有不少平台机构有恃无恐?

  ——违法惯性不可能一朝改变。参与多项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规起草的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认为,一些违法企业已经尝到了靠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建立业务线甚至直接售卖个人信息的甜头,在数据驱动的发展逻辑下,企业不会主动“自我革命”。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互联网信息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心主任陈旭辉说,一些App的用户隐私协议仍然“流于形式”,长长几页的用户隐私协议内看似详细,但由于字体小、专业术语多,让不少用户难以准确理解,造成“默认”同意,为个人信息泄露埋下了隐患。

  ——执法过程中仍有模糊地带。记者调研发现,从用户角度看,不少用户难以判定必要信息、敏感信息,给App肆无忌惮地超限收集用户隐私留有可乘之机。从企业角度看,陈旭辉表示,一些合作企业存在数据互联互通需要,但其数据共享通常在业务闭环中进行,这些数据是否经过合规脱敏处理,公众往往感知不到,也容易给监管部门的监督执行带来困难。

  ——法律法规仍需细化。左晓栋认为,尽管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的立法工作上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相比,在数据的归集、加工、流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细化法规,特别是在公共机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等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这样才能让法律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发挥更大效果。

  需从多角度协同发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掷地有声,不仅凸显了我国严管侵犯个人隐私行为的坚定决心,也是对保护个人信息的郑重声明。多位专家表示,一些违法行为难以在短时间内“急刹车”,进一步保护个人信息仍任重道远,需从多角度协同发力。

  首先,应引导行业企业形成个人信息保护的氛围。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孙轩等专家表示,一些发达国家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上态度明确、执法力度较大,使得整个社会形成主动保护个人隐私的产业行业自觉,这种个人信息保护文化气氛值得我国监管单位和企业学习。

  同时,从规范应用市场等关键环节入手,推动企业进行合规改造。陈旭辉建议,相关部门可推动App在用户隐私协议前建立明确清单,像文章“摘要”一样明确点出采集哪些用户信息及其用途,之后正文中再对详情与退出机制作详细解释,便于用户快速阅读和理解。“监管部门可抓住手机‘应用市场’这个关键点,强化其法律责任,推动从上架App的源头上做好把控工作。”

  此外,进一步加强法律科普,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多位专家呼吁,执法是最好的普法,可以在近期通报一批典型案例,在提高群众法律意识的同时,对盗取个人信息的违法分子形成威慑。(参与采写:邓晗)

  • 相关阅读
  • 湖南立法设立“育儿假”“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

      新华社长沙12月3日电(记者刘良恒、帅才)3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三孩”政策写入地方法规,同时设立“育儿假...

    时间:12-03
  • 中国司法部门用“非羁码”监管 近两万犯罪嫌疑人无一人脱管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张素)47名应届生通过中介人员骗领官方发布的毕业生补贴,检方对认罪态度好的涉案大学生建议适用取保候审措施。警方运用“非羁码”对取保候审人员“码”上进行实时监管。  中国最高人...

    时间:12-03
  • 秦刚: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不是我赢你输

      中新社华盛顿12月3日电 (记者 陈孟统)中国驻美大使秦刚2日在华盛顿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不是我赢你输,不应把中美经贸问题政治化。  秦刚当天应邀出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21年度晚宴并发表致...

    时间:12-03
  •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中方将与国际社会一道推进反恐合作、完善防扩散体系

      新华社联合国12月2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日表示,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坚决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推进国际反恐合作,完善国际防扩...

    时间:12-03
  • 主持公道 捍卫正义——中非友好关系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

      中非携手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必将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推动国际力量对比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必将不断壮大国际社会主持公道、捍卫正义的力量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

    时间:12-03
  • 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落成启用 李政道致贺信

      中新网上海12月3日电 (记者 许婧)2021年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95岁华诞。3日,位于张江科学城的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正式落成启用,并迎来新一任所长——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张杰。  李政道研究...

    时间:12-03
  • “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稳步推进

      11月25日5时27分,满载100个标准箱的机械配件、服装鞋帽等货品的X8103次中欧班列缓缓从吉林长春市兴隆山站开出,前往俄罗斯叶卡捷琳堡。这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今年以来开行的第571列中欧班列。  今年...

    时间:12-03
  • 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明确”精辟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间:12-03
  • “小切口”服务“大文章” 山西特色立法解决发展难题

      中新网太原12月3日电 (记者 杨杰英 高小奇)134项立法任务,其中制定法规52件、修改57件、废止25件。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地方立法成绩单。4年来,山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进“小切口、有特色”立法...

    时间:12-03
  • 习近平即将同老挝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举行视频会晤并共同见证中老铁路通车

      1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举行视频会晤,并以视频连线形式共同见证中老铁路通车。  监制丨申勇  记者丨王鹏飞 赵化  摄像丨李铮 石丞 范一鸣...

    时间:12-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