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小切口”服务“大文章” 山西特色立法解决发展难题

2021-12-03 15:27: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太原12月3日电 (记者 杨杰英 高小奇)134项立法任务,其中制定法规52件、修改57件、废止25件。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地方立法成绩单。4年来,山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进“小切口、有特色”立法探索实践,让地方立法更切实际、更接地气。

  立法“小切口”服务发展“大文章”。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指出,在地方立法实践中,可以搞一些“大块头”,也要搞一些“小快灵”,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履职4年来,平均每年新制定法规16件,通过“切小题目、切准特色、切细内容、切实措施”,注重解决突出问题,立法工作呈现数量多、节奏快、效果好的特点。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山西省外来投资促进条例》立法调研。 高文慧 摄

  切小题目坚持“一事一法”

  “小法办大事”。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对涉及范围比较大的事项,选题时注重抓住关键节点,实施重点突破。改革领域立法,注重针对某一具体的改革事项,民生和社会治理领域立法其特点更鲜明,被称为“四禁”的即禁止秸秆焚烧、禁止野外用火、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亦如此。

  干旱少雨的山西,共有66个防火重点县,29个一级火险区,全年有6个月属于防火期,防灭火形势严峻。为此,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野外用火管控措施的法律分析,反复权衡法律责任的种类、幅度,出台关于禁止野外用火的决定。法规从立项到出台,时间不到1个月,筑起了森林草原的“防火墙”。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强化公共卫生安全法治保障显得尤为紧迫,随地吐痰直接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当年5月15日,《山西省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规定》出台。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李福明介绍说,该规定是全国省级层面、首部专门聚焦治理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地方性法规,也是山西从“小切口”入手,探索社会治理和民生领域立法的一次成功实践。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山西省外来投资促进条例》立法调研。 高文慧 摄

  切准特色解决自身问题

  切准特色,主要是结合实际,解决自身问题。法规起草前,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都要深入调研、吃透情况,编制立法大纲,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山西人对醋情有独钟,善酿醋、爱吃醋,醋文化源远流长。但如何让“醋葫芦”变成“宝葫芦”,保护好山西老陈醋这块“活化石”,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量身定制”《山西老陈醋保护条例》,从山西老陈醋的生产经营、传统工艺和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传承、技术创新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作了规定。山西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李渊表示,《条例》的出台,让山西陈醋的保护切实有法可依。

  作出支持和保障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发挥山西能源资源优势,明确建设煤炭绿色开发利用、非常规天然气、电力外送、现代煤化工示范、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等“五大基地”目标。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条例针对的是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实际,突出解决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防治,制定康养产业促进条例针对山西独特的资源禀赋,明确支持促进特色农产品、中药材与康养项目的融合发展,使法规有了“山西味道”。

  切细内容贵在明确具体

  “法规贵在真正解决问题,要务实管用,找准问题,精准发力。”山西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蔡汾湘说,为了让法规真正起到作用,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把精细化贯彻到立法全过程。

  近年来,各地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舌尖上的浪费”有所改观,但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为此,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出台预防和制止餐饮浪费规定,围绕餐饮服务、消费、监管各环节,明确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主体行为规范,仅对餐饮供给方就作出了16条规定,从宣传提示、教育培训、员工素质提升、菜品设计、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等方面,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范。

  平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为适应新形势下古城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现实和发展要求,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修改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其中为保障消防安全,对可能引发火灾的各类情形都作了规范,包括禁止升放孔明灯、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生产、经营、运输、储存非生活所需的易燃易爆品等。

  切实措施坚持问题导向

  切实措施,主要是坚持问题导向,在务实有效、便于执行上下功夫。

  为破解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等问题,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保障和促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办法,规定省市政府可以组织城市三级医院对县级医疗集团进行托管,明确到乡镇卫生院工作薪酬待遇不低于县级医院。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将补充养老保险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参保人缴费和领取待遇予以补贴。

  再如,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规定,明确政府建立环卫工人、交通协管人员、保安人员等参与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监督管理工作机制,行政执法部门行使处罚权,社会力量发挥作用,有效解决了监管难的问题。

  “做好地方立法工作重要而艰辛。适应全面依法治国新形势新任务,还需要不断解决工作基础薄弱、能力建设跟不上的问题;法规管用好用还需下更大功夫,‘立法真正解决问题’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取得立法工作新进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郭迎光如是说。(完)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和平发展 公平正义 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和平发展 公平正义 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2021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发表视频致辞。  习近平说:“历史告诉我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才是...

    时间:12-03
  • 周强:深化中新司法交流合作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第五届中国-新加坡法律和司法圆桌会议3日以视频方式举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出席会议表示,希望两国最高法院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周强表示,中国国...

    时间:12-03
  • 粤港澳大湾区首批中老国际班列始发

      新华社广州12月3日电(记者田建川)3日下午,两趟满载货物的中老国际班列分别从深圳和广州始发,到达云南昆明后将沿着新开通的中老铁路行驶,抵达老挝万象。这两趟班列共装有107个集装箱,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批开往...

    时间:12-03
  • 写在“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之际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题:跨越山河 联结友谊——写在“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之际  新华社记者  12月3日,“澜沧号”动车组列车从老挝首都万象站缓缓驶出;同日,一列复兴号动车组驶出中国云...

    时间:12-03
  • 中国—太平洋岛国应急物资储备库正式启用

      新华社广州12月3日电(记者陆浩)12月3日,中国—太平洋岛国应急物资储备库在广州市正式启用。  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在启动仪式上的致辞中表示,中国和太平洋岛国是真诚相待、相互尊重的好朋友,共谋发展、互利共赢...

    时间:12-03
  • 微视频|宪法之治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迎来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稳步...

    时间:12-03
  • 解读2021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题:74种新药进医保 谈判成功率再创新高——解读2021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赵久龙  这是一份给亿万人民的年末健康红利——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历经6个月调整后...

    时间:12-03
  • 栗战书在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座谈会上强调 进一步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在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同中央宣传部、司法部3日在京召开“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

    时间:12-03
  • 珠江—西江流域城市携手推进互联互通和产业联动

      中新社广西梧州12月3日电 (记者 黄艳梅 杨志雄)广东省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邓毛颖3日在此间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广州市将携手经济带沿线城市加快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加强产业联动,...

    时间:12-03
  • 习近平向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发表视频致辞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日向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发表视频致辞。  习近平指出,中国—拉共体论坛成立7年来,双方本着加强团结协作、推进南南合作的初心,将论坛打造成双方互利的...

    时间:12-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