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反家暴:保护女性,也要为“耙耳朵”撑腰

2021-12-03 06:45:1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本报记者 吴光于

  25年前,当四川省成都市47岁的李林(化名)带着满心憧憬走进第二次婚姻时,他一定没有料到,有一天自己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李林的妻子比他小10多岁,二人婚后最初的十多年日子过得还算平静。几年前,李林将他唯一的房产赠与妻子后,家庭氛围发生了变化:妻子的态度每况愈下,最开始是对年迈的李林漠不关心,后来言语辱骂成为家常便饭,再到后来,妻子开始拳脚相加……年过七旬的李林不仅体会不到家的温暖,反而常常遍体鳞伤。

  今年8月1日,当妻子再一次大打出手后,李林拨打了报警电话。公安机关对相关证据进行了固定,李林随后向法院申请了人身安全保护令。随后,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禁止李林的妻子对他实施家庭暴力。

  “过去很长时间,人们往往把家庭暴力视为不可外扬的‘家丑’,认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丑不可外扬’‘法不入家门’,面对家庭暴力,大量受害者选择隐忍。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称《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意味着家庭暴力不再是‘私事’‘家务事’,反家暴成为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共同的责任。”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员额检察官刘娅说。

  “从近年来我们法院审理、调解的家事纠纷案件可以看出,当今社会不是只有妇女才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男士也会成为受害者。”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杨咏梅说。“在四川,人们把性格温和、疼爱妻子的丈夫称为‘耙耳朵’。绝大多数情况下,甘当‘耙耳朵’体现出男性的宽容大度,利于维护家庭和谐。但也不乏个别女性把‘耙耳朵’视为软弱可欺,施加精神、言语甚至身体暴力。”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反家暴十大典型案例中,就有一例男性受害者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案例:申请人王某1995年退休后回到上海生活,妻子万某不但霸占了王某的退休金,还逼迫王某继续外出打工。2015年,年过80的王某已失去了劳动能力,万某不但不照顾,反而经常对他拳打脚踢,并常常辱骂,年迈的王某长期忍饥挨饿、受冻受寒。最终,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裁定禁止女方万某对申请人王某实施家庭暴力。

  虽然法律为反家暴提供了尚方宝剑,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正确认识家暴,还有许多认识上的障碍需要突破。

  今年3月,一位被家暴的丈夫向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引发网友热议,该事件一度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榜,评论中不乏对受害者的贬损和调侃。

  “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男性是家庭暴力中天然的施暴者。社会上也充斥着男性受女性欺负是‘没出息’,寻求帮助更加‘丢人’的偏见。”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有粮说,“就家庭暴力来说,只有受害者和施暴者,无论男女,任何人遭遇家暴寻求法律帮助都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谈及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人们往往只联想到女性。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注意到,2019年,湖南省在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办法时,“男性该不该纳入被保护主体”成为焦点话题之一。该实施办法草案一审稿曾提出,各级妇联应当“为受害妇女提供服务和支持,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这随后引发了“女同志找妇联,男同胞该找谁”的讨论。在二审稿中,该处改为了“为受害人提供服务和支持”,并最终获得审议通过。

  如今,随着《反家庭暴力法》实施,越来越多男性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男性也会遭受家庭暴力”已经不再是新鲜事。

  应当注意的是,虽然家暴受害者不乏男性,但从司法案件的数据来看,女性遭受家暴的概率依然远远高于男性。以成都市为例,自《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以来,截至2020年底,成都法院共收到262份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其中撤回申请60件,因证据不足等原因驳回申请70件,裁定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132件。今年以来,成都法院已经裁定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41件。

  在这些案件中,超过90%的申请人为女性,大部分涉及殴打、限制人身自由并伴辱骂、威胁、骚扰等身体精神双重侵害行为。

  “反家暴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各部门形成合力。”成都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臧永说。今年以来,成都法院联合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妇联建立了一站式反家暴的工作机制,建立反家暴大数据库,数据信息共享,并加强对家暴案件的跟踪回访。

  针对家庭暴力鉴别难、工作人员认识有差异的问题,三家单位还共同还制作了《家庭暴力案件危险性评估表》,作为评定家庭暴力及其严重程度的参考依据。11月10日,成都的一站式市民服务平台“天府市民云”App开通了家暴受理端口,受害人可以在线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11月23日,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法院法官再次拨通了李林的电话询问近况。他表示,自从法院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妻子已不再殴打自己,如今二人相安无事,继续生活在一起。

  • 相关阅读
  • 湖南立法设立“育儿假”“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

      新华社长沙12月3日电(记者刘良恒、帅才)3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三孩”政策写入地方法规,同时设立“育儿假...

    时间:12-03
  • 中国司法部门用“非羁码”监管 近两万犯罪嫌疑人无一人脱管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张素)47名应届生通过中介人员骗领官方发布的毕业生补贴,检方对认罪态度好的涉案大学生建议适用取保候审措施。警方运用“非羁码”对取保候审人员“码”上进行实时监管。  中国最高人...

    时间:12-03
  • 秦刚: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不是我赢你输

      中新社华盛顿12月3日电 (记者 陈孟统)中国驻美大使秦刚2日在华盛顿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不是我赢你输,不应把中美经贸问题政治化。  秦刚当天应邀出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21年度晚宴并发表致...

    时间:12-03
  •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中方将与国际社会一道推进反恐合作、完善防扩散体系

      新华社联合国12月2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日表示,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坚决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推进国际反恐合作,完善国际防扩...

    时间:12-03
  • 主持公道 捍卫正义——中非友好关系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

      中非携手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必将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推动国际力量对比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必将不断壮大国际社会主持公道、捍卫正义的力量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

    时间:12-03
  • 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落成启用 李政道致贺信

      中新网上海12月3日电 (记者 许婧)2021年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95岁华诞。3日,位于张江科学城的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正式落成启用,并迎来新一任所长——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张杰。  李政道研究...

    时间:12-03
  • “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稳步推进

      11月25日5时27分,满载100个标准箱的机械配件、服装鞋帽等货品的X8103次中欧班列缓缓从吉林长春市兴隆山站开出,前往俄罗斯叶卡捷琳堡。这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今年以来开行的第571列中欧班列。  今年...

    时间:12-03
  • 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明确”精辟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间:12-03
  • “小切口”服务“大文章” 山西特色立法解决发展难题

      中新网太原12月3日电 (记者 杨杰英 高小奇)134项立法任务,其中制定法规52件、修改57件、废止25件。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地方立法成绩单。4年来,山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进“小切口、有特色”立法...

    时间:12-03
  • 习近平即将同老挝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举行视频会晤并共同见证中老铁路通车

      1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举行视频会晤,并以视频连线形式共同见证中老铁路通车。  监制丨申勇  记者丨王鹏飞 赵化  摄像丨李铮 石丞 范一鸣...

    时间:12-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