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 | 张婧婧:瓷器何以在欧洲史上掀起“中国热”?

2021-12-05 18:27: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张婧婧:瓷器何以在欧洲史上掀起“中国热”?

  中新社江西景德镇12月5日电 题:张婧婧:瓷器何以在欧洲史上掀起“中国热”?

  中新社记者 李韵涵

  瓷器,英文名“china”,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产品之一。1000多年前,中国瓷器经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流向世界。此后瓷器深受欧洲市场喜爱,被称为“白色黄金”。瓷器究竟有何魅力在欧洲掀起“中国热”?又如何成为与世界对话的桥梁与纽带?从事现代陶瓷艺术创作和研究20余年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婧婧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陶瓷文化作出解读。

2018年5月,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御窑瓷器展”。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录如下:

  中新社记者:在中国古代瓷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陶瓷艺术如何实现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今天,陶瓷文化能否继续成为世界对话的桥梁与纽带?

  张婧婧: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陶与瓷都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说文解字》中“瓷”的含义为:“瓦,陶器。次,下一阶段。瓷者,陶器之下一阶段”。瓷的出现是在制陶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陶与瓷,一脉相承。瓷,是陶的转型升级。

  中外制瓷技艺的双向交流由来已久。历史上,中国的青花料从西亚的苏麻离青演变而来,珐琅彩瓷的烧制结合了西洋画法。在国外,德国的梅森瓷器不断吸收中国制瓷技艺,从图案、设色、形状等方面找寻创作灵感;荷兰的代尔夫特“蓝瓷”,在学习景德镇青花技艺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变革……东西方的制瓷技艺在不同程度上融合,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瓷文化。

2021年1月,“白色金子·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大展”在江西省博物馆新馆举行。图为德国梅森瓷器作品。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陶瓷作为文化符号,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它的艺术风格、设计样式都反映了文化本身的内涵。国际间的陶瓷交流是一种直观的跨文化交流,即使国别不同、语言不通,但陶瓷作品会说话、陶瓷文化会交流。陶瓷交流可以跨越国别鸿沟和地域界限,实现“各美其美”,最终成就“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2013年10月,荷兰代尔夫特在江西景德镇举办“蓝色的革命——四百年,两个城市的情缘”展览,展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外销瓷相关的历史材料以及代尔夫特与景德镇两地出土的瓷器标本等珍贵文物。中新社记者 范文娟 摄

  中新社记者:瓷器在欧洲曾有“白色黄金”之称,瓷器的英文也被命名为“china”,瓷器何以在欧洲掀起“中国热”?

  张婧婧:早在欧洲掌握制瓷工艺前的1000多年,中国就已烧制出精美瓷器,品种、图式纹样、釉色等都闻名于世。当时,中国对欧洲人来说是一个神秘国度,上流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金银器和陶器。当中国瓷器第一次大量来到欧洲,其独特的艺术形态、表现形式、精美程度,以及有别于金银器的不同风格,令欧洲人深受震撼;瓷器上的绘画有不同风格样貌,可根据要求定制,更契合贵族需求。由此,瓷器成为欧洲王公贵族和上流社会追捧的奢侈品。

  从遥远中国把优质的瓷器运到欧洲,可获取几十、上百倍的巨额利润。先后有英国、荷兰、法国、丹麦等八个国家组建了专门从事东方贸易的东印度公司。

  在欧洲,稀有程度和瓷器绘画所体现的家族荣耀,都使瓷器变得非常珍贵,加之欧洲一直无法掌握制作技巧,所以瓷器价格高昂,有“白色黄金”之称。中国文化与审美,通过瓷器传播至全世界,在欧洲掀起了“中国热”。

2021年9月,法国卢浮宫《远道而来》展览上展示一件中国清朝乾隆时期瓷器。中新社记者 李洋 摄

  中新社记者:当代东西方陶瓷艺术文化有何异同?应如何求同存异呢?

  张婧婧:共同点上,首先当代东西方陶瓷艺术文化,都是基于各自国家、地域、美学思想等因素发展起来。其次,都体现了艺术家独特、自由的艺术情感,是创作者对生活的感触、人文的关怀以及对社会的关注。最后,东西方陶瓷艺术文化都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在跨界与融合中保持多样性。

  不同点上,一是历史方面:当代陶瓷艺术的概念从美国、日本等地兴起;但中国的东方陶瓷艺术文化由来已久,发展从未停歇。二是不同民族、文化造就的审美观念和方式不同:西方陶瓷艺术的表达更奔放、抽象,更注重延伸与拓展,对“残缺美”等更趋于认同;而东方陶瓷艺术相对更内敛,受文人文化、茶文化以及悠久的陶瓷历史影响,在创作上更注重陶瓷技法,在艺术表现上更凸出“雅”。但二者之间一直没有绝对的界限,就像东西文化交流从未间断一样,陶瓷文化也始终在发展中互相学习与融入。

  毫无疑问,保留自身文化视角和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审美规律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融相生的探索,是国际陶瓷艺术文化交流的使命。瑞士日内瓦的国际陶艺学会(IAC)和美国陶瓷艺术教育学会(NCECA),都是通过世界陶瓷艺术交流,鼓励文化融洽的国际组织,为会员提供广泛的陶瓷艺术专业联系和交流机会,通过多元的陶艺活动促进当代陶瓷艺术发展。

2017年5月,美国洛杉矶举办一年一度的陶瓷艺术展。中新社记者 张朔 摄

  中新社记者:“匠从八方来”曾是景德镇制瓷业高峰时期的写照,现如今更有数以万计的“洋景漂”在景德镇生活、学习、创业,景德镇缘何吸引国外艺术家纷纷聚集于此?

  张婧婧:之所以聚集,大概是始于名气,终于魅力。景德镇作为积淀深厚的世界瓷都,积淀了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在这里,圆器、琢器、薄胎、大件器物等中国传统的陶瓷成型技法,无不传承有序;青花、粉彩、新彩、古彩、玲珑等各种装饰工艺,保留得极为完整,具备广泛的发展空间。

  此外,完善的产业链为陶瓷创作提供保障。景德镇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人人都可能是陶瓷业界的顶尖高手;这里可以找到从泥到成瓷任意一道工序的专业人员,炼泥、拉坯、修坯、彩绘、制釉、烧制等都不是问题,带着创意就可以在此创作作品、创立品牌、创造价值。

  今天,“来自八方”的不仅是匠人,更是艺术家,是思维,是视野,是市场,是汇聚四海、容纳百川的胸怀。

张婧婧为留学生教授清花课程。中新社发 张婧婧 供图

  中新社记者:中国如何通过陶瓷对内树立文化自信、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张婧婧:讲好中国故事,要做好保护、传承、发扬;要把握古今、中外、前后的关系。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陶瓷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景德镇的重大使命。景德镇既拥有丰富的陶瓷物质遗存,还拥有大量的手工制瓷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制瓷工艺水平“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座文化名城是中国特殊而宝贵的财富,对优秀陶瓷历史文化资源“活态”保护和传承,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基点。

  如今,景德镇构筑“大陶瓷”发展格局,无论是日用、艺术、创意、建筑、文创,还是高科技陶瓷,门类齐全、工艺丰富,发展迅速。景德镇陶瓷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成为弘扬丝路精神的重要载体。景德镇的开放和包容,还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陶瓷爱好者,陶瓷再次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载体。

景德镇陶瓷大学与法国利摩日国立美术学院联合项目。中新社发 张婧婧 供图

  陶瓷无疑是中国对内增强文化自信,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好名片。全世界各大博物馆里,无不陈列着中国瓷器。但这些毕竟是历史,更应该着眼今天和明天。今天与明天,是我们这代人在续写的历史。陶瓷作品,应站在传统的“肩膀”上,传承好传统材料、工艺、技法,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全球眼光,符合当代审美。发展好陶瓷产业,培养好陶瓷人才,创作好陶瓷作品,脚踏实地讲好每一个人的陶瓷故事和中国故事。(完)

  受访者简介:

  张婧婧,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院长,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教授、博导,从事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与国际交流20余年。多次赴美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韩国、日本、泰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学术交流与考察,作品参加众多国内外陶瓷艺术展览,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内外机构收藏。

  • 相关阅读
  • 患者术前反复发烧 医生“抽丝剥茧”发现极罕见病例

      中新网西安12月6日(党田野 刘伟)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血管外科杨林副教授团队成功救治一例复杂腹主动脉瘤合并布氏杆菌感染患者。据悉,布氏杆菌病合并腹主动脉瘤在世界范围极为罕见,该病例的成功救治,给救治疑...

    时间:12-06
  • 2021粤港澳大湾区年度致敬影片榜单发布

      中新网广州12月6日电 (记者 程景伟)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电影之夜5日晚在广州市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当晚,2021粤港澳大湾区年度致敬影片榜单发布,《中国医生》《拆弹专家2》等6部粤港澳大湾区出品的精品力作收...

    时间:12-06
  • 农业农村部:鼓励将村庄环境卫生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

      中新网12月6日电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李伟国6日表示,鼓励将村庄环境卫生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对破坏人居环境行为加强批评教育和约束管理,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国...

    时间:12-06
  • 官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中新网12月6日电 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6日介绍,2018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时间:12-06
  • 王文天大使:中方将继续帮助柬埔寨修路架桥

      中新网柬埔寨波萝勉12月6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6日在波萝勉省指出,今后,中方将继续帮助柬埔寨修路架桥,助力柬埔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由中国路桥承建的中国援...

    时间:12-06
  • 新疆喀什在戈壁荒滩建绿色牧场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新疆喀什12月6日电 (记者 朱景朝)6日上午,跟在投料车后,玉苏甫艾力·色买提在牧场的开放式牛圈旁,清理饲料入槽,喂牛。玉苏甫艾力是新疆华凌叶城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饲喂工人,在这个牧场里从事牛产业...

    时间:12-06
  • 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务让城市更宜居

      中新网北京12月6日电 (徐婧 杜燕)废旧厂房经由改造成为市民休闲综合体;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由全校师生和职工共同打造;自助就诊,周末也可挂上门诊号……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下称“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务在便...

    时间:12-06
  • 中国智库发布报告《十问美国民主》 揭露美国民主虚伪面具

      中新网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 郭超凯)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承办的《十问美国民主》研究报告发布暨研讨会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包括美国在内30多个...

    时间:12-06
  • 40个案件展示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接受投票

      中新网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 张素)“被告人赖小民受贿、贪污、重婚案”“仇子明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辣笔小球”案)”“郎某某、何某某诽谤案(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包括这些在内,40个广受社会关注...

    时间:12-06
  • 世卫前总干事陈冯富珍:后疫情时代需打造新型国际关系

      中新网广州12月6日电 (记者 蔡敏婕)2021从都国际论坛正在广州举行。在6日举行的名为“公共卫生健康与全球合作,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分组讨论中,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通过视频连线表示,新冠疫情...

    时间:12-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