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位共产党员的梦想与清贫

2021-12-10 12:20:35

来源:学习时报

  一位共产党员的梦想与清贫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和《清贫》手稿

  一百年前,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劫难之中,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此后,众多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用汗水、青春甚至生命诠释了这一伟大精神,留下了无数动人篇章,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陈列的方志敏烈士的两篇手稿,便是其中的光辉代表。

  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1934年11月,中央重组北上抗日先遣队,成立红十军团,方志敏被任命为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1935年1月,方志敏率部在江西德兴县作战时被捕,此后直至1935年8月英勇就义,他在狱中强忍病痛,用短短数月的时间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16篇文稿,总计十多万字,并托狱友胡逸民等人设法将文稿传递给党组织。据专家考证,这些手稿共分四次向狱外传递,其中两次取得了成功,两批手稿均被辗转交给了著名民主人士章乃器的夫人胡子婴。此后由于章乃器突然被捕,胡子婴为了安全起见,便将手稿托章乃器的弟弟、中共党员章秋阳交给宋庆龄。后来,宋庆龄将手稿转交给时任中共上海办事处副主任的冯雪峰,冯雪峰又遵潘汉年的嘱咐将手稿交由谢澹如保存于上海。1953年,中央办公厅将《可爱的中国》和《清贫》手稿拨交给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永久收藏。目前,这两篇手稿陈列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方志敏入狱后,一些前来“劝降”的国民党高官污蔑他只顾工农利益,却不爱国家、不爱民族。为了驳斥这种谬论,方志敏写下了不朽名篇《可爱的中国》。在这篇文章中,方志敏深情赞美了中国的万里沃野、壮美山川,他以朴实的语句言道:我们的祖国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而在这样一个可爱的国家,却处处上演着虎豹横行、生灵涂炭的惨剧,方志敏深感痛心,他在文章中痛斥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痛陈了中国人民在列强铁蹄下忍辱求生的悲惨境遇。方志敏在文中表达了他致力于为民族求解放的决心和勇气,他大声疾呼:“半殖民地的中国,处处都是吃亏受苦,有口无处诉。但是,朋友,我却因每一次受到的刺激,就更加坚定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我是常常这样想着,假使能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于我这一条蚁命!”他号召全国民众起来斗争,打碎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汉奸卖国贼,彻底改造中国的面貌。他坚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民族定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到那时,中国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在这篇一万余字的手稿里,方志敏阐述了为国家谋独立、为人民求解放的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是导致中国动荡不安、国弊民穷的罪魁祸首,在这样的残酷压迫之下,工农大众所受的苦难最为深重。因此,工农阶级的利益与民族的利益并不冲突,为工农阶级谋解放就是为民族谋解放。手稿的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坚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可谓字字千钧,读之令人动容,令人感慨,令人深思。

  不同于《可爱的中国》的长篇叙述,《清贫》是一篇千字短文。方志敏在这篇文章中描写了被捕那日的经历:两个国民党士兵发现他之后,猜到他是一个“大官”,急切地希望从他身上发一笔意外之财,可是搜遍全身除了一只表和一支笔之外,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找到,在威逼无果后,两名士兵商定将卖表和笔的钱平分才算了事。国民党士兵见惯了达官显贵们穷奢极欲的生活,难以相信共产党的高级干部竟如此清贫。对此,方志敏淡然地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对于国民党的高官而言或许难以置信,而“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却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明白的道理。在文章的末尾,方志敏得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结论:“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这篇平和而简短的手稿,辛辣地揭露并讽刺了国民党内部贪腐成风的丑态,展现了共产党人廉洁自好、一心为公的高尚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方志敏烈士毕生坚守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一生清贫,死而无悔。他所留下的手稿,字迹从容潇洒,语句朴实平和,感情真挚浓烈,至今依然教育并激励着我们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

  • 相关阅读
  • 2022年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 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

      中新网12月10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

    时间:12-10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新网12月10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

    时间:12-10
  • 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

      中新网12月10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

    时间:12-10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原标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

    时间:12-10
  • 教育部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余俊杰)记者10日从教育部获悉,为帮助用人单位培养和招聘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教育部今年首次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据介绍...

    时间:12-10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1年...

    时间:12-10
  • 专家:兰西城市群错位分工协同产业 转化区域特色资源

      中新网兰州12月10日电 (张婧)“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兰西城市群产业分工协同体系,特别是构建兰州、西宁工业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柯建议,兰州、西宁两市要在巩固和提升各...

    时间:12-10
  • 2021年第二期地方立法培训班举行 提升地方立法队伍素质能力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翟翔)2021年第二期地方立法培训班于6日至10日举行,旨在加强对地方立法的指导和支持,提升地方立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来自全国12个省区及所辖的171个市州,天津、重庆2个直...

    时间:12-10
  • “川渝通办”已累计办件超589万件 影响扩展至西南五省份

      中新网重庆12月10日电 (张旭)记者从10日举行的“川渝通办”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1年11月底,两批共210项“川渝通办”事项累计办件量超过589万件,为川渝两地企业和民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更加高效务...

    时间:12-10
  • 王毅视频会见尼加拉瓜政府代表团

      新华社杭州12月10日电 12月1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浙江安吉视频会见正在中国访问的尼加拉瓜政府代表团。  王毅说,你们是两国关系的“破冰者”,也是中尼合作的“先行者”。你们带着重要使命不远万里而来,...

    时间:1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