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福建长汀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人与青山两不负

2021-12-10 14:27:37

来源:经济日报

  “在那儿,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怆的静寂,永伴着被毁灭了的山灵。”这段描述,是上世纪40年代福建省土壤保肥实验区工作人员调研长汀后写下的笔记。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地处闽西山区,曾是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1985年卫星遥感普查,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1.5%,涉及河田、三洲、策武等7个乡镇,“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当时长汀的真实写照。

  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原党支部书记沈腾香至今都记得年幼时因水土流失形成的“柳村不见柳,河比田更高”景象。她告诉记者,“山上没资源,人均八分田,砍柴卖草换油盐,养一头猪等过年”深深烙在几代南坑村村民的记忆深处。

  1997年,沈腾香开始担任村支书。正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一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攻坚战在长汀打响,给昔日的南坑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沈腾香说,当时村里决定种油奈果,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种,全体党员带头种。意外的是,到第三年,有几户的收入甚至超过了1万元,这在当时不是小数目。看到有经济效益后,家家户户都上山种树了。

  依托环境的改善,南坑村先后引进蔬果、民宿、餐饮等企业,建设水库、步道、公园、污水处理等设施,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休闲观光农业迅速发展起来。

  如今,走进南坑村,一座座新房错落有致,清澈见底的溪水汩汩向前,大棚中的草莓茁壮生长,金黄的银杏树环绕村庄,好一派风景如画的和谐美景。

  “现在一年有10多万游客前来采摘、用餐。”沈腾香说,近几年,看到村里环境好了,有二十几户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村办农家乐或种植草莓。

  在长汀县,还有很多和沈腾香一样的人,为改变“山光水浊”的自然光景,更为改变“田瘦人穷”的生活状态,投身到水土流失治理中。

  在给儿子盖的小洋楼里,河田镇兰秀养鸡场负责人兰秀拿出一本相册,里面装着承包珞公山时的照片。兰秀说:“当时红秃秃的山上,草都没几根。山上地表温度最高超过70℃,那真是鸡蛋都能晒熟的‘火焰山’。”

  2006年,河田镇芦竹村里有养鸡经验的兰秀响应号召,加入水土流失治理大军。花了一年多时间平整场地、种植树苗,兰秀从1200只种鸡起步,办起了河田鸡养殖场。此后的日子在“种树—养鸡—卖鸡苗—种树”中循环往复,兰秀在销售鸡苗过程中,每到一地都要带回不少树苗。多年来,她种下桂花、油茶、毛竹、红豆杉等苗木1万余株,终于让绿色重回珞公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随着环境越来越好,兰秀养鸡场规模日益扩大。如今,兰秀养鸡场年出栏肉鸡10万羽、年均产值1200万元,直接带动100余户养殖户。

  把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兰秀的脚步至今不曾停歇。近几年,兰秀利用生态优势,推行不添加抗生素的“无抗养殖”,迈上了更高端的养殖之路。在茂盛草木间悠然觅食的河田鸡,见证着兰秀和芦竹村村民从贫困向富饶的转变。

  在长汀,同样水土流失严重的还有三洲镇,山光、面蚀、沟蚀等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情况在这里普遍存在。如今,随着治理工作全面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的艰辛已收进记忆的匣子。

  在果满枝头的三洲镇丰盈美丽生态农场,从浙江来长汀创业的沈树朝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2012年长汀全面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在招商引资方面力度很大。怀着对革命老区的一片深情,他来到三洲镇开拓荒山种植果树,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成立了长汀县三洲森生杨梅专业合作社和丰盈美丽生态农场,在三洲、河田等水土流失严重的片区承包了3200多亩山地,种植果树、油茶等。

  “经过近10年努力,果场变成了生态农场,荒山种果树,树下搞生态养殖。”沈树朝说,现在农场有30多个品种,红美人、甘平、一品红等橘子品种因为品质好深受市场欢迎,去年农场销售收入超500万元。

  随着一座座山绿起来,一个个林下产业发展起来,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从2011年底的47.69万亩下降到2020年底的31.52万亩,水土流失率降低到6.7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11个水土流失治理一二类县中最低。

  长汀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深情嘱托,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之以恒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形成了“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长汀经验”,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经济日报记者 刘 瑾 江 蓝)

  • 相关阅读
  • 中加学者“云端”共话疫情下教育国际合作新方向

      中新网昆明12月10日电 (罗婕)云南—加拿大教育合作与交流论坛10日在云南昆明举行,中加两国教育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新方向、新模式。  中国...

    时间:12-10
  • 中国日报系列漫画:十问美国民主 真相触目惊心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十问美国民主》研究报告。报告从美国制度实践、国家治理、社会现状、人权自由、国际影响等十个方面,提出十个有关美国民主的问题。美式民主的真相可谓触目惊心。  一问...

    时间:12-10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

    时间:12-10
  • 2022年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 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

      中新网12月10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

    时间:12-10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新网12月10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

    时间:12-10
  • 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

      中新网12月10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

    时间:12-10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原标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

    时间:12-10
  • 教育部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余俊杰)记者10日从教育部获悉,为帮助用人单位培养和招聘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教育部今年首次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据介绍...

    时间:12-10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1年...

    时间:12-10
  • 专家:兰西城市群错位分工协同产业 转化区域特色资源

      中新网兰州12月10日电 (张婧)“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兰西城市群产业分工协同体系,特别是构建兰州、西宁工业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柯建议,兰州、西宁两市要在巩固和提升各...

    时间:1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