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京、天津、重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12-11 18:30:36

来源:人民日报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北京、天津、重庆等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工作、开创新局的动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北京:“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运行

  北京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周密安排、一体推进。北京市挑选33名干部专家,组成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宣讲团,走进机关、企业、农村、校园、社区和重大党史事件纪念地等,与基层干部群众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座谈宣讲。同时,把学习全会精神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教学的必修课程;运用“轻骑兵”形式深入基层,开展“理论+百姓+文艺”特色宣讲。

  北京市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接诉即办“每月一题”为主抓手,配套制定工作方案。为市民解决16.03万套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为16573名劳动者追发工资2.02亿元,推进558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发展养老助餐点1014个,提供养老家庭照护床位2000张……目前,北京市级层面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已完成570项,占比94.53%,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3家承担接诉即办派单任务的市级部门和国有企业制定的645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已完成581项,占比90.08%。全市各区区级层面制定的1192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已完成1048项,占比87.92%。

  在实事办理过程中,北京市通过总结分析房产证办理“无错优先”、房屋修缮“先应急后追偿”等改革,不断提炼创新举措,出台政策和工作办法,丰富城市治理工具箱。今年9月24日,《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进一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运行。

  天津: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11月12日,天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强调要坚决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着眼深化完善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天津市委制定《关于建立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点访户”制度的实施方案》,市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确定1个基层联系点、1户结对走访户,围绕宣讲党的政策理论、倾听体察社情民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推动重点任务落实等联访任务,经常联系基层、走访群众,带动16个区、249个镇街的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常态化开展“联点访户”,构建市、区、镇街三级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这几天,家住天津市东丽区张贵庄街道的刘春丽老人心情愉悦,她所在小区加装的电梯正式投入使用,“对我们住在高层的老人来说,别提多方便了!”东丽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聚焦老旧小区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老设施建设等领域,努力打通民生堵点,消除民生痛点,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天津市商务局高质量抓好菜篮子工程、建好15分钟便民生活圈。目前,天津市已建成标准化菜市场317个,智慧菜市场17个,吸纳经营商户2.5万个,带动就业3.7万人。在调研中了解到便利店企业用工难和商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实训渠道窄的困境后,天津市迅速搭建对接平台,促成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重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力

  连日来,重庆市各部门、各区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勇毅前行,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异答卷。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各级各部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批政策举措不断落地落实,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增加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中小学课后服务惠及学生298.6万人;加强城镇老旧小区、危房改造,2021年开工831个小区、惠及29.2万户;落实社保、就业等补贴6.01亿元,促进12.5万名困难人员顺利就业;持续加大对重点车辆、重点路段、重点违法行为的严管力度。

  发挥“关键少数”带头作用。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企业、园区、基层和革命老区实地走访调研,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基层和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广大党员干部精准制定措施,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全市机关党员把“三进三服务”作为办实事的有力抓手,共开展活动71次。

  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重庆市多措并举,在农村着力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在城市打造宜居舒适便捷的人居环境,在革命老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巡回指导全覆盖,专项督查重点推,日常督办常态跟;探索建立市级层面制度性成果,推动区县部门形成制度性成果。

  本报记者 王昊男 李家鼎 常碧罗 王欣悦

  • 相关阅读
  • 南京大屠杀84周年:黑白光影中的祭忆

    图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碑。(资料照片)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中新社南京12月12日电 题:南京大屠杀84周年:黑白光影中的祭忆  作者 杨颜慈 朱晓颖 申冉 钟升 徐珊珊  1937年12月13日...

    时间:12-12
  • 新华时评:“稳”字背后有深意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题:“稳”字背后有深意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稳定是发展的基石,行稳是致远的前提。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定调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上,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时间:12-12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0270.3万剂次

      中新网12月12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12月1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0270.3万剂次。资料图:小朋友接种新冠疫苗。 中新社记者 高展 摄...

    时间:12-12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吉林省松辽流域治理仍存短板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高敬、张建)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12日公布对吉林省的督察通报。督察指出,吉林省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力度较大,取得较大成效,但与中央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一些领域和...

    时间:12-12
  • 学习关键词丨保持优良作风 马不离鞍缰不松手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

    时间:12-12
  • 辽宁沈阳集结“最强大脑”打造青年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标杆平台

      中新网沈阳12月12日电 (李晛)为深入实施沈阳市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新沈阳”行动方案,加速人才、技术、资金、政策等优质创新要素在沈集聚、融合、发展。“2021—2022转型升级新动能·青年人才高价值专利...

    时间:12-12
  • 中外影视合作成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热点

      中新社福州12月12日电 (郑江洛 林春茵)中外影视合作,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成为正于福州举行的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一大热点。  在11日举行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福州)丝路产业联盟圆桌会议上,中国电影...

    时间:12-12
  • 2021中非创新合作大会武汉开幕

      中新社武汉12月12日电 (记者 梁婷)由中国科技部与湖北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中非创新合作大会12日在武汉开幕。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院士专家,以及肯尼亚、南非、塞内加尔、加蓬、贝宁、坦桑尼亚、马里等20多个...

    时间:12-12
  • 最高法回应“潼关肉夹馍”等地理标志维权问题

      中新网12月12日电 据最高法官方微信消息,近日,“潼关肉夹馍”等地理标志维权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负责人就地理标志司法保护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明确了几种人民法院依法不予支持的情...

    时间:12-12
  • 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之一  光明日报评论员  “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

    时间:12-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