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循迹宁波“院士基因”:孕育121位院士 传承科学之光

2021-12-27 13:27: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宁波12月27日电(记者 李典)巍峨四明山下,“一门双院士”的传奇在晓云深处上演。同四年前的胞弟马余刚一样,从这里走出去的马余强成功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消息传来,寂寥的小山村一下子沸腾起来。

  马余强等科学家的入选,让“院士之乡”的浙江宁波院士数量增至121人,位居中国同类城市之首。童第周、贝时璋、谈家桢、郑哲敏……这座滨海城市究竟有何种基因,孕育出一批批科学家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

谈家桢生命科学教育馆内部场景 徐晓东供图

  藏身于余姚四明山脚的晓云村,是马余强、马余刚的诞生和成长地。溪水缓缓流过,时间仿佛在冬日的村庄放慢了脚步。马余刚昔日同窗徐志先曾回忆,淳朴坚韧、勤奋好学的品格是兄弟二人取得如此成绩的关键因子。

  的确,内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在谈家桢生命科学教育馆策展人、总设计师徐晓东看来,这些品格形成的背后,则是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地域特征,将坚韧不屈、开放包容的海洋精神刻在了城市基因之中。

  2020年,谈家桢生命科学教育馆在宁波慈城启动建设,担任总设计师的徐晓东自此与这位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有了“神交”。

  “我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是,谈老一次出国时,看到国外的实验设备比国内先进得多,他掏出了自己身上所有的外汇,买下这台旧的实验设备带回了国。”徐晓东回忆道。

  这样一位执牛耳者几十年的研究生涯里写满了不易,但他追求真理和热爱国家的韧劲,让徐晓东直言“陷入谈老的精神世界中久久不能自拔”。

  回望历史长河,这股韧劲无不体现在中国“克隆”技术鼻祖童第周、中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贝时璋、石油地质学家翁文波、中国爆炸力学开拓者郑哲敏等一代代甬籍科学家身上。

  再看外因,其一,当地重视教育的风气谓之关键。“对那时的农村孩子还说,走出山村的唯一途径就是考上大学。”马余刚就读的余姚市第八中学的班主任程建明受访时曾如是说。

郑哲敏寄语青年学子 王礼立供图

  当地重视教育的印迹处处可循。位于余姚泗门镇的科举文化博物馆内,700多件文物、文献实物展示出科举制度浸入浙东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仅在余姚一地,有据可查的进士就达六百位之多。

  其二,甬籍科学家之间颇兴“传帮带”之风气。从各个领域的拓荒者到新一代科学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为为人师者无声的传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宁波大学成立之初,两院院士郑哲敏专程从北京赶回宁波,为这一学校的力学建设提供了诸多支持。师从郑哲敏的甬籍科学家王礼立告诉记者,“宁波大学的力学以传承中国科技大学的爆炸/冲击动力学为特色,而中国科技大学的爆炸力学专业正是由钱学森和郑哲敏开创建立和发展的。”

  “郑先生学问好,做人光明磊落。只要遇到任何学科上的问题,我们都会向他请教,他从来都是知无不答。”郑哲敏还曾来到宁波大学作“做人 做事 做学问”的专题讲座,用亲身经历勉励学子。受恩师影响,今年87岁的王礼立至今仍在爆炸力学领域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郑哲敏(右)和王礼立 王礼立供图

  一代代科学家的传承之中,政府层面的支持也不容忽视。负责探望慰问甬籍院士的工作20余年,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施英对此深有体会,“我们对甬籍院士实行了‘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每年寄送宁波当地的报纸,主动汇报家乡发展情况,并知悉院士的各类需求。”

  1999年,施英一行人去北京探访了郑哲敏,这位75岁的老人仍挂念着家乡的点点滴滴。同年,郑哲敏和其他32位甬籍院士回到了宁波,在月湖种下了一片银杏林。

  2021年的宁波月湖院士林,由院士们亲手栽种的银杏树已颗颗挺拔。冬日和暖的阳光穿过银杏枝桠,缓缓地洒向了在树下闲聊的三两游人。(完)

  • 相关阅读
  • 碳纳米管“变身”超微型晶体管 宽度仅为人类头发丝的1/25000

      碳纳米管“变身”超微型晶体管   宽度仅为人类头发丝的1/25000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刘霞)来自中国、日本、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历...

    时间:12-28
  • 蓝皮书显示:中国已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国

      蓝皮书显示:   中国已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国  科技日报讯 (记者操秀英)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以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12月26日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

    时间:12-28
  • 用科技手段“浇灌”盐碱地上新希望

      用科技手段“浇灌”盐碱地上新希望  科技人员开展了不同类型盐碱地治理利用以及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批适用技术,如耐盐碱植物种植改土技术、微生物土壤调理制剂控盐技术、生态...

    时间:12-28
  • “新疆的劳动状况,由新疆各族劳动者说了算”

      “新疆的劳动状况,由新疆各族劳动者说了算”  12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第六十五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政府代表、有关专家学者和部分群众用事实真相证明,所谓新...

    时间:12-28
  • 1.5亿吨!三峡枢纽年通过量再创新高

      1.5亿吨!三峡枢纽年通过量再创新高  本报武汉12月27日电 (记者范昊天)记者从交通运输部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获悉,2021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058万吨,同比增长9.29%,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三峡船闸通过量14644...

    时间:12-28
  • 总书记到过的这个小乡村,卫星发现了新变化……

      新华社合肥12月27日电 有全景落地窗的悬崖餐厅、堪比星级酒店的标准化民宿、能源循环利用的智能路灯、络绎不绝的各地游客……这些场景,不是来自某个一线城市,而是出现在大别山腹地的大湾村。  大湾村,地处安...

    时间:12-28
  • 评论:稳住农业基本盘,夯实“三农”压舱石

      今日社评   稳住农业基本盘,夯实“三农”压舱石  本报特约评论员  “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要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加强耕地用途管制,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要强...

    时间:12-28
  • 看守所巡回检察工作明年起将在全国推开

      最高检发布《人民检察院巡回检察工作规定》,保障被监管人合法权益   看守所巡回检察工作明年起将在全国推开  12月27日,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检察院巡回检察工作规定》,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监狱...

    时间:12-28
  • 公安部再推9项交管新措施:驾车未放检验、保险标志不再扣分

      公安部再推9项交管新措施;《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明年4月起实施   驾车未放检验、保险标志不再扣分  新京报讯 (记者展圣洁)12月27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制修订的《机动车登记...

    时间:12-28
  • 国家乡村振兴局:响鼓重锤抓紧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侯雪静)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27日表示,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部门和脱贫地区的首要任务,持续响鼓重锤地抓紧抓好。  刘焕鑫是在27日举行的全...

    时间:12-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