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两高司法解释明确:保健品坑老犯罪将从重惩处!

2021-12-31 17:03:08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2月31日联合对外发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和典型案例。2013年至2021年,全国法院共审结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事案件3.8万余件,判决人数5.2万余人。此外,还依法审理大量涉危害食品安全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经营罪等刑事案件。

  严密食品安全刑事法网,依法从严惩处

  新出台的《解释》体现从严惩处的政策导向,如通过规定在农药、兽药、饲料中添加禁用药物等危害食品安全上游犯罪的惩处,加大刑法对食品安全的全链条保护力度;通过规定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回收食品等行为的惩处,实现刑法对食品安全的全方位保护,为打击相关犯罪提供了更加明确的适用法律依据。通过修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标准等,加大从严惩处力度。

  此外,对司法实践中需要迫切解决的突出问题,如畜禽屠宰相关环节注水注药案件的定性和处罚标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和“明知”的认定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规范法律适用。在坚持依法严惩的同时,强调精准打击,如对畜禽屠宰相关环节注水注药行为的惩处,充分考虑不同种类药物的差异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适用不同罪名打击此类犯罪,既满足打击此类犯罪的现实需要,也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对“一老一小”群体食品安全特殊保护

  为加大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群体实施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惩治力度,《解释》规定了多个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群体食品安全特殊保护的条款,如第三条和第七条分别将“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在中小学校园、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及周边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销售的”作为加重处罚情节,体现了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群体食品安全的特殊保护。

  “针对司法实践中‘一老一小’食品安全保护的薄弱环节,《解释》从多方面对保护该群体食品安全作出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安翱介绍,针对特殊食品作出规定。婴幼儿的主辅食品往往是婴幼儿主要营养物质来源,甚至是唯一营养物质来源。为此,《解释》明确规定,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营养成分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应按照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定罪处罚;同时还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婴幼儿主辅食品,将作为相关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加重处罚情节。

  《解释》针对特殊机构场所作出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往往成为“五毛食品”泛滥的重灾区。这些食品往往添加过量食品添加剂,甚至含有严重超出标准限量的致病性微生物等危害健康的物质。同时,学校、幼儿园和养老院的食品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对此,《解释》明确规定,在中小学校园、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及周边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有毒、有害食品的,作为相关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加重处罚情节。

  近年来,一些不良商家抓住老年人有保健需求的心理,通过“免费体检”、“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夸大疗效”等花样繁多的手段,虚构保健食品具有包治百病的神奇疗效,欺骗老年人高价购买,牟取暴利。对此,《解释》明确规定,实施此类犯罪,符合诈骗罪规定的,依照诈骗罪定罪处罚。如果销售的食品不合格,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犯罪定罪处罚。这些规定,有利于斩断伸向老年人的罪恶之手,有效保护老年人的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倪弋)

  • 相关阅读
  • 奋斗,惟有不懈奋斗!

      奋斗,惟有不懈奋斗!  每一个黎明都盼望太阳的光彩,每一株小草都欢呼雨水的灌溉,每一年的钟声都是生命的回响,每一次的祝福都是心灵的洞开。  你好,2022!  一年前,当我们跨进2021门槛的时候,心里无...

    时间:01-01
  • 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竞争活力、创新活力——访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工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竞争活力、创新活力——访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工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

    时间:01-01
  • 陕西新增174例本土确诊病例 详情公布

      中新网1月1日电 据陕西省卫健委官网消息,12月31日0-24时,陕西省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74例(均在西安市)、治愈出院1例。自12月9日以来,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75例(西安市1451例、咸阳市12例、延安市11例、...

    时间:01-01
  • 国家航天局发布“天问一号”传回图像 “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超1400米

      中新网北京1月1日电 (马帅莎 杨璐)中国国家航天局1日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从遥远火星传回的一组精美图像,向全国人民报告“天问一号”平安,致以节日问候。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天问一号环绕器...

    时间:01-01
  • 人民日报社论: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进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进(社论)  百年奋斗,书写恢宏史诗;伟大征程,召唤新的进发。走过激荡人心的2021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22年,中国号巨轮奋楫扬帆、劈波斩浪,亿万人民激情澎湃、豪情满怀。  2021年...

    时间:01-01
  • 新年献词:勇敢向未来,你不会独行

      中新网北京1月1日电 题:新年献词:勇敢向未来,你不会独行  2022年的第一个清晨,我们向你送来新年的问候。  或许你正享受新年的第一个假期,拂去一身的征尘与疲惫。或许你已奔波上路,为改善小家的生活又一...

    时间:01-01
  • 2021年,我们为什么频频“破防”

      思想者观察   2021年,我们为什么频频“破防”  对中国文明浮沉升降的追忆感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溯源挖掘与现代转化,成为近年来从学界研究到公众传播的热潮。“破防”这个年度热词,反映出新的时代条件下...

    时间:01-01
  • 中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

      中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锐财经)  2021年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3%和52.7%,比上月分别上升0.2和0.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

    时间:01-01
  • 各地陆续出台收费指导价 校外培训机构迎全新挑战

      各地陆续出台收费指导价 校外培训机构迎来全新挑战  本报记者 许 洁  2021年初开始酝酿的“双减”风暴,终在7月份落地,并席卷整个校外教培行业,引发剧震。  教育部2021年12月21日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线...

    时间:01-01
  • 外交部:美国和有关国家不应怂恿立陶宛错上加错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马卓言、董雪)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3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立陶宛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中方有权作出正当合理反应,美国和有关国家应敦促立陶宛尽快承认并纠正错误,而不是怂恿...

    时间:01-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