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深受鼓舞 勇敢追梦——“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引热议

2022-01-02 23:02:3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香港/澳门1月2日电 2022年第一天,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三号乘组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超过500名青年学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又富有意义的“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京港澳三地人士纷纷表示,深受国家载人航天精神鼓舞,要更加勇敢追梦,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的发展中。

  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朱进说:“航天和天文科普是培养青少年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航天的不断进展,特别是太空授课、天地对话活动的开展,带动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仰望星空,关注更加广阔的宇宙。”

  “这是新年第一天祖国给香港的一份大礼,我们倍感振奋。”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杨伟国说,希望香港青年学生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不断创新、勇敢追梦,成为国家航天事业道路上的熠熠星光。

  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黄洁贞表示,活动对助力中国航天人才梯队建设,推动国家科技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体现国家对青年学生的重视与鼓励。

  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可可说,通过一系列活动,通过澳门与内地科技的深度融合,可以使得澳门的青少年更加认识到有广阔的科技天空可以施展他们的才能。

  航天员所展现出来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更是深深打动三地学界人士。

  “参与航天工程、研发先进的运载火箭技术是我自幼的梦想,从神舟五号至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步步的成功一直鼓舞激励我不断向前。”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博士生闻浩诚说,自己即将毕业,之后会选择继续在高校从事航天动力研发的相关工作。

  “非常激动和各位航天专家、航天员一起度过元旦。”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刘子博说,“航天专家讲述的科研攻关经验,让我受益良多。”

  活动上,三位航天员还鼓励全国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来自“天宫”的新年寄语,让他们更加坚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

  即将从事航天工作的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所博士生李浩然说:“现在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接力棒即将要交到我们新时代大学生的手里,我们要学习航天员那份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自强不息,勇攀高峰!”

  “国家的航天事业虽起步较晚,但步步向前,如今已经发展到世界前沿水准,我感到欣慰又备受鼓舞。”香港大学计算机系四年级学生鄢同学说,他在科研上也有小小的野心和愿景,希望未来从事计算机与医疗影像对接方向的研究,“期盼有一天我的科研成果也能成为祖国的骄傲。”

  “祝福三位航天员圆满完成空间站任务,然后安全地回到地球。”澳门大学大三学生孙嘉蔚说,希望澳门青年共同努力,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能为国家航天工程出一份力。

  澳门科技大学大一学生钱淳正说,通过这次活动感受到祖国对港澳学子深深的关怀,也见证了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希望港澳学子与内地同学携手进步,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香港大学校长张翔表示,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及技术难度最高的计划之一,神舟十三号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天宫”驻留6个月,开启了中国探索太空的新一章。国家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中国航天水平已站在国际前沿,汇聚了全国顶尖人才,港大也一直致力突破,为国家贡献。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表示,学习航天精神,对京港澳三地的青年学子非常有意义,激励同学们要刻苦学习,练就本领,更重要的是要胸怀祖国。他寄语澳门学子,一定要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记者黄茜恬、李寒芳、张瑞杰、王茜、刘欢)

  • 相关阅读
  • 涪陵页岩气田新增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

      新看点  科技日报讯 (记者雍黎 通讯员雷丽)近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获悉,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白马区块页岩气探明储量新增报告已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

    时间:01-04
  • 沙漠、戈壁、荒漠为何备受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青睐”

      本报记者 颉满斌  通过建设风电光伏大型基地项目,将把我国西北荒漠地区改造成绿洲和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充分利用国土资源,提升国土治理、环保发电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

    时间:01-04
  • 中国空间站:无缘登月中转站,却是技术试验场

      实习记者 孙明源  空间站可以充当许多探月技术的试验场。进行科研实验本身就是空间站的基本使命之一,在载人登月计划需要开展技术试验时,空间站自然“义不容辞”。  2021年底,在中宣部举办的中外记者见面会...

    时间:01-04
  • 冰壶机器人:运动员训练的“好帮手”

      本报记者 何 亮  自动夹取、释放冰壶、准确击中目标。一记标准的“双飞”让冰壶场上的被动局面瞬间扭转。但是,这并非出自哪位高水平冰壶运动员之手,而是由冰壶机器人将其实现。  这款能够利用人工智能、图...

    时间:01-04
  • 年轻人回应天宫对话:我们将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

      年轻人回应天宫对话:我们将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   ——“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北京会场侧记  本报记者 张盖伦  2022年第一天,神舟十三号乘组三名航天员在中国自己的太空家园迎来新年第一缕曙光——这...

    时间:01-04
  • 正式施行 新修订科学技术进步法彰显时代新意

      正式施行 新修订科学技术进步法彰显时代新意   ——专家解析时隔14年修法背后的意义和亮点(上)  本报记者 刘 垠  2022年1月1日,修订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正式施行。在我国加快实现高水...

    时间:01-04
  • 科技工作者热议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

      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续写新时代的征程荣光   ——科技工作者热议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  本报记者  “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纸短情长、催人奋进。我们愿用致广大的理想胸怀和尽精微的做事态度,不断刷...

    时间:01-04
  • 首台国内最大容量 海上风电塔筒变压器投运成功

      科技日报讯 (记者俞慧友 通讯员首安倩 马松伟)海上风电核心技术及应用获新进展。2021年12月31日,记者从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衡变)获悉,其自主研制的首台国内最大容量10兆瓦海上风电塔筒变压器,...

    时间:01-04
  • 助力“双碳” 用低品位余热“温暖”城市

      京津高村清数科技园数据中心余热利用供能项目预计每年可节省标煤633.3吨,减排二氧化碳1659吨、二氧化硫5.4吨、二氧化氮4.6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2022年,京津高...

    时间:01-04
  • EAST装置实现1056秒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2021年12月30日晚,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EAST控制大厅里,正在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再次创造新的世界...

    时间:0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