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答记者问

2022-01-04 10:53:17

来源:中国网信网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规定》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问:请您简要介绍《规定》出台的背景?

  答:出台《规定》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深入推进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需要。党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提出制定完善对算法推荐、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的规范管理办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和《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先后出台并作出相关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及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算法推荐规定,明确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要求,也是落实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需要。二是积极促进算法推荐服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需要。算法应用日益普及深化,在给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注入新动能的同时,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算法不合理应用导致的问题也深刻影响着正常的传播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给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公平公正和网民合法权益带来挑战,迫切需要对算法推荐服务建章立制、加强规范,着力提升防范化解算法推荐安全风险的能力,促进算法相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问:《规定》中所称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是指什么?

  答:《规定》中所称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是指利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算法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

  三、问:《规定》明确了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哪些信息服务规范?

  答:《规定》要求,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坚持主流价值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传播违法信息,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传播不良信息;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配备与算法推荐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撑;定期审核、评估、验证算法机制机理、模型、数据和应用结果等;建立健全用于识别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特征库,发现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加强用户模型和用户标签管理,完善记入用户模型的兴趣点规则和用户标签管理规则;加强算法推荐服务版面页面生态管理,建立完善人工干预和用户自主选择机制,在重点环节积极呈现符合主流价值导向的信息;规范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不得生成合成虚假新闻信息或者传播非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单位发布的新闻信息;不得利用算法实施影响网络舆论、规避监督管理以及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问: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用户权益保护问题,《规定》是如何规定的?

  答:《规定》明确了对于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用户权益保护要求。一是算法知情权,要求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并公示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和主要运行机制等。二是算法选择权,要求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用户选择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相关服务。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选择或者删除用于算法推荐服务的针对其个人特征的用户标签的功能。三是针对向未成年人、老年人、劳动者、消费者等主体提供服务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作出具体规范。如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应当便利老年人安全使用算法推荐服务,应当建立完善平台订单分配、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相关算法,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

  五、问:《规定》对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应当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规范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和传播平台服务,不得生成合成虚假新闻信息,不得传播非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单位发布的新闻信息。

  六、问:《规定》明确了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哪些备案义务?

  答:《规定》明确,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填报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服务形式、应用领域、算法类型等备案信息,履行备案手续。同时,明确了备案编号标注、备案信息变更、备案注销等相关事宜。

  七、问:《规定》对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履行安全评估和配合监督检查义务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规定》明确,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留存网络日志,配合网信部门和电信、公安、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开展安全评估和监督检查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数据等支持和协助。

  • 相关阅读
  • 陕西现有储备防护物资平均可运转超过50天

      中新网西安1月4日电 (杨英琦)记者4日从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该省42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按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储备了满负荷运转30天以上的防护物资,现有储备防护物资平均可运转超过50天。...

    时间:01-04
  • 浙江多地进口水果核酸检测阳性

      (抗击新冠肺炎)浙江多地进口水果核酸检测阳性  中新网杭州1月4日电(记者 范宇斌)连日来,浙江杭州、绍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多地进口水果新冠病毒核酸检出阳性,多地发布通告有关时间段和地点购买过这些水...

    时间:01-04
  • 11部门联合发文部署实施退役军人逐月领取退役金工作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退役军人事务部网站4日消息,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

    时间:01-04
  • 陕西:高校疫情聚集性暴发风险初步排除

      中新网西安1月4日电 (杨英琦)记者4日从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该省高校疫情聚集性暴发的风险得到初步排除,城中村社会面多发的局面也得到初步控制,陕西疫情防控已进入攻坚拔寨推进社会面清零的...

    时间:01-04
  • 关于冬奥会,总书记反复提及这四个词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对冬奥会的筹办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强力部署。中国日报网为您梳理总书记关于冬奥会的论述,一同领悟其中理念。 ...

    时间:01-04
  • 贯通中华文脉 照亮复兴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激活中华文化的历史性贡献述评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题:贯通中华文脉 照亮复兴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激活中华文化的历史性贡献述评  新华社记者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时间:01-04
  • 生态环境部:到2025年,全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消息,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

    时间:01-04
  •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之哈萨克斯坦篇

    中哈两国1992年1月3日正式建交今天发展为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30年风雨兼程 30年春华秋实2013年 习近平主席在哈访问期间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今天 中哈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加深中哈关系成为国际关系中睦邻友...

    时间:01-04
  • 7部门:推进土壤污染防治 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网站消息,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时间:01-04
  • 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之一:房宁:实事求是思想何以成为“两个结合”的范例?

      中新社北京1月4日电 题:实事求是思想何以成为“两个结合”的范例?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房宁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

    时间:0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