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张家口冰雪经济“沸腾” 崇礼雪场每年迎客300万人次

2022-01-06 13:42: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冬奥会) 张家口冰雪经济“沸腾” 崇礼雪场每年迎客300万人次

  中新社张家口1月6日电 题:张家口冰雪经济“沸腾” 崇礼雪场每年迎客300万人次

  中新社记者 李晓伟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临近,张家口崇礼各大雪场已做好冬奥会住宿餐饮等保障工作。数十公里外的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里,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赶制滑雪板、冰鞋……此间,与冬奥一起升温的,是张家口日渐沸腾的冰雪经济。

资料图: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太舞滑雪小镇,游客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300万人次戏雪催热“冷资源”

  “2003年雪场投入使用,当时一个雪季接待游客不足万人。2015年申冬奥成功那个雪季,万龙滑雪场的游客猛增到20多万人次。”作为张家口崇礼开业较早的雪场,万龙滑雪场董事长罗力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日渐沸腾。

  罗力说,近年万龙滑雪场游客人数仍在快速增长,2020-2021雪季,游客达36.8万人次。

  张家口有着独特的冰雪资源,特别是以崇礼为代表的坝上坝下过渡地带,降雪早、积雪厚、存雪期长达150天,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滑雪场。受益于北京冬奥会,这座山城的“冷资源”,在冬天“火热”起来。

  据张家口市商务局统计,张家口已建成滑雪场9家,雪道177条。其中,崇礼7家大型滑雪场每年冬季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

  “太舞现在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崇礼太舞滑雪小镇常务副总裁李永太告诉中新社记者,随游客一起涌来的,还有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合作商、滑雪从业者以及体育文旅活动。“仅在太舞,就有10家酒店落户。”

资料图: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代表团接待中心。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已累计签约意大利天冰、法国MND等47个项目。”张家口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白建海说,其中10家制造类企业已投产,12家运营类企业已开展业务,3年来累计实现产值4.3亿元(人民币,下同),预计2025年实现产值10亿元。

  “张家口吸引我们的,除了冬奥的名气,还有各项优惠政策。”台资企业张家口京禧体育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郝丽坤说,自2018年落户产业园,产品不但远销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同时开拓了大陆市场。

  作为近年来中国最为瞩目的大型活动之一,北京冬奥会成为众多冰雪从业者眼中的“掘金良机”。张家口也借此机遇,由滑雪和冰雪旅游的单一产业链,向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冰雪文化旅游、冰雪体育运动、冰雪人才教育培训等冰雪全产业链发展。

  目前,张家口已规划建设两大冰雪装备研发制造集聚区,以装备研发、设计、制造、检测为一体的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我看好张家口冰雪产业,未来会把更多的订单放到中国做,希望实现100%本地化生产。”意大利天冰集团在华子公司——天冰冰雪设备(张家口)有限公司总经理保罗表示。作为已服务6届冬奥会的冰雪设备制造商,意大利天冰集团也是此次北京2022年冬奥会唯一指定的冰雪设备制造商。

资料图:河北崇礼民众参与冰雪运动。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崇礼每5人就有1人吃上“冰雪饭”

  张家口曾是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之一,“走出去”打工,是很多当地人的选择。因学历不高,祖辈靠种地为生的崇礼青年任鑫,也曾为“走不出大山”而焦虑。

  随着张家口冰雪热潮兴起,任鑫开始接触滑雪,并成为当地雪场的一名专业教练。现在,拥有8年教龄的任鑫月薪超过1万元,一家5口人都在雪场工作。

  在崇礼,改变命运的不止任鑫一家。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崇礼每5人中就有1人从事冰雪相关工作,直接或间接从事冰雪产业和旅游服务人员达3万多人。

  “以前崇礼人怕雪,一下雪就封路,出门都成了问题。现在白雪成了百姓的‘金饭碗’。”任鑫笑言。(完)

  • 相关阅读
  • 云南构筑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陆海新通道

      中新网昆明1月6日电(缪超 桂彤语)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近日印发《云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提出要将云南打造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和辐射全球的国际综合交通门户枢纽,构筑连接太平洋与印度...

    时间:01-06
  • 福建省宁德市市长张永宁:拓展宁台交流合作

      中新网宁德1月6日电 (记者 吕巧琴 叶茂)福建省宁德市市长张永宁6日在宁德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表示,宁德市将拓展宁台交流合作,在现代农业、乡建乡创、文化、旅游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努力在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

    时间:01-06
  • 中国确定2022年十项重点科技工作 将促国家实验室体系有效运行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透露,2022年中国科技工作重点确定有十个方面,推动国家实验室体系有效运行是其中之一。  6日以视频形式在北京举行的本次会议指出,2022年科技工作要以...

    时间:01-06
  • 肖亚非当选东莞市委书记

      中新网东莞1月6日电(李映民 李纯)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6日举行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6日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

    时间:01-06
  • 17天内3次跨省非法倾倒近300吨危险废物 3人获刑

      中新网福建连城1月6日电 (陈立烽 罗立军)生活垃圾都讲究分类了,危险废物还敢随意倾倒?以为选个偏僻的地方别人就发现不了,有人竟在17天内3次跨省,将近300吨铝灰运至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倾倒。  连城县人民法...

    时间:01-06
  • 2021年中国7个疫苗获批使用 2个疫苗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

      (抗击新冠肺炎)2021年中国7个疫苗获批使用 2个疫苗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  中新社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6日在北京以视频形式举行的中国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2021年中国科技抗疫取得新进展...

    时间:01-06
  • 新疆新闻工作者:新疆各族民众在阳光下体面劳动

      中新社乌鲁木齐1月6日电 (苟继鹏 张家伟)新疆第十五场“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系列座谈会5日在新疆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召开,8位来自新疆各地的新闻工作者,以采访到的新闻事实驳斥美国近期出台的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

    时间:01-06
  • 中方谈哈萨克斯坦局势:相信哈当局能妥善解决问题

      中新社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谈及哈萨克斯坦局势时表示,相信哈当局能够妥善解决问题,希望哈局势能够尽快稳定下来,社会秩序回归正常。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由...

    时间:01-06
  • 弥合“疫苗鸿沟”,中国一直在行动

      弥合“疫苗鸿沟”,中国一直在行动(观象台)  “西方国家正在销毁过剩的新冠疫苗,而最贫穷的国家却一剂难求。”世卫组织全球卫生筹资大使、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近日发表文章指出,“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

    时间:01-06
  • 中国疫苗,给非洲带来希望

      中国疫苗,给非洲带来希望(环球热点)  非洲是全球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2022年1月2日显示的疫苗接种数据,截至2021年12月29日,只有9.11%的非洲人口完成了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