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空间站拟开展上千项科研项目 探索多样化天地往返运输

2022-01-06 13:59: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杜燕)世界航天发展迅猛,载人航天已成为国际上大国博弈竞争的重要阵地。目前,已有1000余项科学研究项目列入中国空间站支持实施计划。完成在轨建造后,还将通过在多样化天地往返运输、载荷搭载、小卫星部署和实验机柜开放共享及数据使用等方面开展应用探索,促进低成本进入太空能力提升和载人航天持续发展。

  正在召开的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陈善广如是说。

  他表示,围绕全面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的目标,中国空间站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以及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学科领域进行了系统的、长期的规划,瞄准国际前沿水平,拟支持开展1000余项科学研究项目,全面推进空间科学、空间技术与空间应用创新发展,引领增强国家科技创新力量。

  中国载人航天、北斗、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项目总体和主体科技力量大多部署在北京,北京应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发挥国家重大工程牵引作用,助力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陈善广谈到,中国空间站科学与应用发展规划及项目指南即将发布,特别欢迎和鼓励多渠道共同资助,北京可进一步加强与载人航天管理部门联系,联合设立相关科研基金,利用空间站平台特点,在优势领域方向获得颠覆性技术突破和重大原创性成果。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不断突破以及后续空间科学与应用工程的实施,形成的大量创新成果可向大众健康、材料、能源、通信与信息等领域转移转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空间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制造、对抗空间骨丢失与肌肉萎缩等方面的技术,可转化开发新型生物医疗技术与产品,解决事关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他建议,北京应抓住机遇,率先打造加快推动形成空间科技产业转化示范园区,加速航天技术与空间科学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北京科技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目前,商业航天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北京已经初步形成“南箭北星”的产业新格局,并选址位于北京南部地区的大兴区安定镇建设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陈善广指出,中国空间站工程后续将通过在多样化天地往返运输、载荷搭载、小卫星部署和实验机柜开放共享及数据使用等方面开展应用探索。因此,他建议北京抢抓机遇,大力培育扶植有关商业航天公司,助力商业航天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促进低成本进入太空能力提升和载人航天持续发展。

  此外,陈善广认为,北京应结合首都科技馆、实验室优势,可与载人空间站一起打造天地一体化的科普教育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北京市民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完)

  • 相关阅读
  • 云南构筑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陆海新通道

      中新网昆明1月6日电(缪超 桂彤语)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近日印发《云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提出要将云南打造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和辐射全球的国际综合交通门户枢纽,构筑连接太平洋与印度...

    时间:01-06
  • 福建省宁德市市长张永宁:拓展宁台交流合作

      中新网宁德1月6日电 (记者 吕巧琴 叶茂)福建省宁德市市长张永宁6日在宁德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表示,宁德市将拓展宁台交流合作,在现代农业、乡建乡创、文化、旅游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努力在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

    时间:01-06
  • 中国确定2022年十项重点科技工作 将促国家实验室体系有效运行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透露,2022年中国科技工作重点确定有十个方面,推动国家实验室体系有效运行是其中之一。  6日以视频形式在北京举行的本次会议指出,2022年科技工作要以...

    时间:01-06
  • 肖亚非当选东莞市委书记

      中新网东莞1月6日电(李映民 李纯)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6日举行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6日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

    时间:01-06
  • 17天内3次跨省非法倾倒近300吨危险废物 3人获刑

      中新网福建连城1月6日电 (陈立烽 罗立军)生活垃圾都讲究分类了,危险废物还敢随意倾倒?以为选个偏僻的地方别人就发现不了,有人竟在17天内3次跨省,将近300吨铝灰运至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倾倒。  连城县人民法...

    时间:01-06
  • 2021年中国7个疫苗获批使用 2个疫苗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

      (抗击新冠肺炎)2021年中国7个疫苗获批使用 2个疫苗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  中新社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6日在北京以视频形式举行的中国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2021年中国科技抗疫取得新进展...

    时间:01-06
  • 新疆新闻工作者:新疆各族民众在阳光下体面劳动

      中新社乌鲁木齐1月6日电 (苟继鹏 张家伟)新疆第十五场“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系列座谈会5日在新疆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召开,8位来自新疆各地的新闻工作者,以采访到的新闻事实驳斥美国近期出台的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

    时间:01-06
  • 中方谈哈萨克斯坦局势:相信哈当局能妥善解决问题

      中新社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谈及哈萨克斯坦局势时表示,相信哈当局能够妥善解决问题,希望哈局势能够尽快稳定下来,社会秩序回归正常。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由...

    时间:01-06
  • 弥合“疫苗鸿沟”,中国一直在行动

      弥合“疫苗鸿沟”,中国一直在行动(观象台)  “西方国家正在销毁过剩的新冠疫苗,而最贫穷的国家却一剂难求。”世卫组织全球卫生筹资大使、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近日发表文章指出,“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

    时间:01-06
  • 中国疫苗,给非洲带来希望

      中国疫苗,给非洲带来希望(环球热点)  非洲是全球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2022年1月2日显示的疫苗接种数据,截至2021年12月29日,只有9.11%的非洲人口完成了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