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西安网评:有文化的民族走得远

2022-01-16 18:38:29

来源:西安网

  春节是中国最大、最隆重、最团圆的节日。据史料记载,迄今已过了四千多年。春节吃的是肉、喝的是酒,穿的是新衣、戴的是新帽,贴的是福字、春联,扭的是秧歌,踩的是高跷,走的是亲戚,猜的是灯谜种种,种种。你说这里的哪一项,不是文化?不是文化的延续?

  四千多年前发生了什么,四千多年中发生过什么,甚至很多东西,就连考古学家都说不上来。而年,就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又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幼童,一步步缓缓向我们走来;这一切,归功于年是一种文化。年是一种文化形式,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文化记忆,一种文化传承;四千多年的日转星移,四千多年的岁月更替,让年成为了剪不断的中华文脉。

  年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把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在了一起,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五千年的文脉,照亮我们走向复兴、走向未来的道路。于是,就是道路曲折,就是充满艰险,就是坎坷不平,就是惊涛骇浪,也阻止不了我们走向复兴、走向未来的信心和勇气。“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使人自信坚强,文化使人坚韧不拔,文化使人精神富有,文化使人砥砺前行,文化使人更加深沉,文化使人更有厚度。有了文化,才能“让我们一起向未来”;没有文化,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文化自信,一个民族不可能行稳致远,不可能长盛不衰。

  年之所以越过越红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激活了传统文化。年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文化延续,一种文化创新,更是一种民意,一种能凝聚起十四亿中国人力量、达成全民族共识的文化基因。春节前夕,有群众贴出这样的春联:“雪梅映红中国梦,紫燕衔绿万家春”;在异国他乡,旅美华侨写下这样的心声:“他邦夜夜家国梦,天涯朝朝总相思”。中国梦蕴含的文化意蕴,极大焕发出中华民族“团结如一人”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就这样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让现实更加精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化是一本百科全书,为我们提供了书写记事文字,为我们提供了精神食粮,为我们提供了道德规范,为我们设立了是非标准,为我们提供了精神力量。有道是: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文脉中有我们的精神基因,文化中有我们民族的志气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部精华,既包括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等实体,也包括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等人文精神,还包括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等传统美德,陪伴了我们几千年。不敢想象,假如没有了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多么乏味,多么单调?

  有人把中华传统文化比作人的血脉。是因为她像“人体内流通血液的脉络”一样,为人们和后人提供了生存、发展、复兴的养分、思想、精神。假如没有了传统文化的承上接下,假如没有了中华文脉的血脉相连,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将会变成瞎子、聋子,将会迷失前行的方向。文化给了中华民族前行的力量,使我们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的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宣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华文化,记载了几千年历史,这是自信的底气,是我们创造新辉煌的理由。中华民族,有了文化自信,有了文化复兴,才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 唐剑锋 )

  • 相关阅读
  • 重庆市政协委员集体提案:建议成渝地区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市政协委员集体提案:  建议成渝地区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本报讯 (记者 李星婷)今年两会,市政协委员、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黄承锋联合多位委员带来一份集体提案——《关于成渝地区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的建...

    时间:01-17
  • 重庆市人大代表刘红:化营商环境要“更大胆一点”

      市人大代表、重庆龙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红:  优化营商环境要“更大胆一点”  本次上会,我带上了今年1月10日的《重庆日报》。这期报纸第4版的报道《重庆离中国软件名城还有多远》,对我提出的一个建...

    时间:01-17
  • 重庆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主席团第一次会议

      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主席团第一次会议  本报讯 (记者 颜若雯)1月16日,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主席团第一次会议。  会议推定陈敏尔、张轩、吴存荣、彭金辉、周旬、杜黎明、沈金强、夏祖相、王越、陈元春、...

    时间:01-17
  • 中国成功发射试验十三号卫星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马帅莎 郝明新)北京时间1月17日10时3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

    时间:01-17
  •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十三号卫星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7日10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06次飞行。 ...

    时间:01-17
  • 崔斗锡:吉林将在东北亚地区合作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外国使节谈吉林)崔斗锡:吉林将在东北亚地区合作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中新网沈阳1月17日电 (记者 李彦国 郭佳)韩国驻沈阳总领事崔斗锡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位于中国东北三省中心位置的吉林,在通过...

    时间:01-17
  • 回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总书记和我握过手)   ——回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  本报记者 冯 华 蒋建科 吴 月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

    时间:01-17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创新,以国家需求为己任

      本报记者 徐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各个主体互为补充又各有侧...

    时间:01-17
  • 四位碳排放管理员与您分享——让减碳降碳有笔“明白账”

      编者按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列为新发展阶...

    时间:01-17
  • 浙江2021年生产总值达7.35万亿元,增长8.5%

      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1月17日开幕,代省长王浩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透露,2021年全省生产总值7.35万亿元、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2%、10.4%。  《政府工作报告》建议,...

    时间:0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