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变乱交织的世界与勇毅前行的中国外交

2022-01-18 17:05:38

来源:外交部网站

  变乱交织的世界与勇毅前行的中国外交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形势年度论坛的特别演讲

(2022年1月18日)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出席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宏观形势年度论坛,就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同大家进行交流。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充满危机和挑战的一年。新冠疫情延宕反复,百年变局加速演变,和平与发展遭遇“逆风”,大国关系、全球治理、地区热点等持续紧张动荡,不少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疫情、对外关系等不同程度显现危机,整个世界可谓变乱交织、乱象丛生。

  去年一开年就发生美国国会山“大沦陷”:特朗普支持者暴力冲击美国会大厦,美式民主自由乱成了一地鸡毛。随后全世界目睹美军喀布尔“大溃败”:给阿富汗留下一片混乱和动荡,美式“民主改造”再遭失败。这次岁末年初,多国疫情又一次“大失控”:美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峰冲破150万,目前累计死亡85万人,各大医院疲于应对。世界经济面临40年来最严重的“大通胀”:美欧等国物价“涨”声一片,供应链既阻且断,老百姓叫苦不迭。

  这些世界乱象既是天灾,更有人祸,特别是个别国家“有病乱治”、“内病外治”,导致问题雪上加霜,危机愈演愈烈,最后干脆甩锅推责、嫁祸于人,甚至挑动“新冷战”,搅得世界不得安宁,各种风险隐患显著上升。

  出路在哪里?我认为根本出路在于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理念清晰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昨天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演讲中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充分展现了习近平主席对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正义的强烈责任与担当。即将开幕的北京冬奥会将奏响“一起向未来”主旋律,也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添浓墨重彩的新乐章。

  各位朋友,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中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2021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全年增速达8.1%。2021年中国有两个显著标识,就是共同富裕和开放发展。

  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过去40多年,中国使8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几个月前,英国《经济学人》一名记者走访了外交部定点帮扶的云南省麻栗坡县,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共产党的信心》的文章,报道中国外交官到麻栗坡县担任副县长、当支教老师的故事,赞叹“中国共产党正在为崛起的中国服务”、“在偏远的乡村也能感受到习近平主席的关心”。上合组织秘书长诺罗夫去年底离任时激动地表示,他在中国三年,有幸亲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见证了中国脱贫攻坚和抗疫斗争,他十分感慨,从心底里佩服中国、看好中国!

  我们持续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中国对外开放在高水平上阔步前行。2021年前11个月,中国外贸同比增长22%,全年外贸规模突破6万亿美元。在去年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共有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国别、企业数均超上届,意向成交额超700亿美元。当时刚刚运抵中国的12万罐阿富汗松子在直播带货中“秒光”,俄罗斯厂商的巧克力和冰淇淋数秒内成交460多万元,再次证明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能。中国正式提出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表明中方扩大开放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坚定决心。随着今年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将为世界提供更多合作机遇。

  各位朋友,

  关于过去一年中国外交,王毅国务委员最近在不同场合已做了全面深刻阐述,今天我只想从去年中国外交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画卷里,截取几个高光时刻和大家分享。

  第一个高光时刻,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这是中国为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的又一重要贡献。此外,我们看到,习近平主席亲力亲为,开展了一系列元首外交,同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视频、通话近120次,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理念,为国际社会应对新问题新挑战进一步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第二个高光时刻,中俄隆重纪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两国元首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宣布《条约》延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开启了两国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的新征程。下个月,普京总统将来华,与习近平主席共赴“冬奥之约”和“新春之会”,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中俄高水平战略协作的强大动能和勃勃生机。

  第三个高光时刻,中美元首首次举行视频会晤。这是一次为中美关系把舵领航的历史性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坦诚深入沟通,习近平主席提出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通过这一会晤,以及从安克雷奇、天津、苏黎世到罗马等一系列交锋,我们表明了捍卫国家利益、反对霸凌强权的坚定立场,主动向美方亮明了“三条底线”、打出了“两份清单”,掷地有声地指出“美国动辄干涉他国内政的老毛病要改一改了”,给习惯于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美国人立下了规矩,为中美关系开辟了相互尊重、平等交往的新范式。

  第四个高光时刻,孟晚舟女士平安回国。当孟晚舟在深圳机场面对镜头深情说出“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的时候,相信14亿中国人的内心都充满了感动和自豪。过去3年多时间里,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外交战线不懈努力,全国人民有力声援,“晚舟归航”成为外交为民的生动注脚。正如不少网友所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用恐吓、胁迫、制裁阻碍中国人民前进步伐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了!

  第五个高光时刻,中老铁路通车。去年12月5号,随着两国元首共同喊出“发车”号令,历时11年艰苦建设的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把中老两国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使老挝从“陆锁国”一跃成为“陆联国”,境内铁路从3公里增加到430公里,给老挝人民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希望,也为共建“一带一路”树立了又一成功典范。对此,通伦主席在通车仪式上激动地说,“这是一个值得自豪的时刻,老挝各族人民终于梦想成真”。

  第六个高光时刻,中国疫苗外交助力全球抗疫。当全球面临严重的“疫苗鸿沟”、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苗难求”的时候,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第一个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第一个支持疫苗研发知识产权豁免,第一个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合作生产。一年来,中国累计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疫苗,全世界使用疫苗中一半来自中国。30多国领导人亲往机场迎接中国疫苗。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迎接中国疫苗时,深情亲吻五星红旗,这一幕令人动容,也载入了中塞友好史册。

  各位朋友,

  回顾过去一年的外交工作,我个人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现在国际上造假现象太多,针对中国的谎言流毒太多,中国外交不得不花很多精力“打假消毒”,去伪存真。

  我们看到个别国家打着“多边主义”旗号,拉“小圈子”、搞“集团政治”;以人权为幌子干涉别国内政,大搞单边制裁、“长臂管辖”;穿着“民主”的马甲当教师爷到处招摇撞骗,炮制“民主”对抗“威权”的丑剧闹剧等等。对于这些假冒伪劣行径,我们毫不客气,坚决反对,坚定打假,使得“假人权”人人喊打、“假民主”露出原形、“假多边主义”被剥去画皮,无处遁形。

  针对个别国家散布政治病毒,借病毒溯源之名对中国抗疫进行各种无端指责,甚至炮制新冠病毒是中国实验室泄漏的奇谈怪论,我们一方面坚决揭批和反制,一方面积极同世卫组织开展全球溯源合作,两次邀请世卫组织专家来华开展溯源联合研究,专家们满意地表示,“想去的地方都去了,想见的人都见了”,最后明确得出“实验室泄漏极不可能”的科学结论。与此同时,全球80多个国家致函世卫组织反对溯源政治化,中国2500多万网民联署呼吁世卫组织调查美国德特里克堡实验室。可见操弄疫情政治化是多么不得人心。反观某些国家,无论是德尔塔还是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尽管在第一时间就得到通报,但仍然无法有效控制疫情的肆虐蔓延。事实又一次证明,“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的老毛病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贻害无穷。

  再比如,美国一些人大肆炒作“中国外交强硬论”,甚至还给我们贴上“胁迫外交”的标签。可是,美国又是怎么对待中国的呢?美方将中国定位为“最严峻竞争对手”,毫无底线打压中国、大肆干涉中国内政、侵害中国核心利益。就在最近,美方政要还在喋喋不休地诬蔑新疆“种族灭绝”、香港立法会选举“不自由”,又一批中国高科技企业被美国无端制裁。美方多次表示要同中国开展“极限竞争”,什么是“极限竞争”呢?最近兰德公司发布的《极限竞争指南》报告可谓一语道破天机,说白了就是遏制中国“无所不用其极”,包括对华进行构陷栽赃、左右国际机构和规则、纠集反华同盟、破坏“一带一路”、离间中国同其他国家关系、操纵国际舆论、在关键领域与中国“脱钩”、提升对华军事威慑等等,恨不得将中国置之死地而后快。面对这样的“极限竞争”,难道还指望中国无动于衷、束手就擒、当任人宰割的羔羊?那是100多年前的帝国旧梦,该醒醒了。

  还有一种谬论,指责中国破坏国际规则、试图推翻现行秩序,声称要维护所谓“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可是,他们至今说不清楚中国破坏了什么规则?他们维护的又是什么规则?他们实际上就是企图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把“家法”“帮规”强加给国际社会。这些人自己绕开联合国、抛开国际法,为所欲为,退群毁约,搞单边强权,还有什么资格谈守规则、护秩序?去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来,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定不移主持公道,捍卫正义,反对霸权,展现了作为世界大国的应有气节与担当,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和点赞。

  各位朋友,

  世界处于大变局,中国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思想、大智慧。一年前,我曾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过我们在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之后,如何解决挨骂的问题。刚才我讲的“打假消毒”就是针对“挨骂”问题,这不仅是外交战线的任务,也是在座专家学者的共同使命。“打假消毒”需要勇气,更需要思想和智慧。在这方面,智库有独特优势。智库不是“冷库”,需要不断输出鲜活、管用的思想和点子,要足智多谋,建言献策,当智多星、启明星。同时智库也不能把自己“库存”起来,躲进小楼成一统,大家还需要走出书斋,走向世界,勇于为党正名、为国辩护、为民代言,展现中国学者的风骨和担当,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的沟通与了解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 相关阅读
  • 高密度高成功率 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居世界第一

      高密度发射同时保持高成功率   2021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居世界第一  2021年12月30日零时4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送入预定轨道,为中国航天2021年发射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  据...

    时间:01-19
  • 春运第二天 全国发送旅客2530.5万人次

      昨天(18日)是春运第二天,全国发送旅客2530.5万人次。其中铁路发送旅客515万人次,公路1900万人次,水路35.5万人次,民航80万人次。全国高速公路流量2847.41万辆。  西安火车站迎来出行客流  随着西安本轮疫...

    时间:01-19
  • 干部群众热议电视专题片《零容忍》 震撼人心的反腐真实记录

      1月18日晚8时,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拉鲁社区居民晋美打开电视,和家人一起等候即将播出的专题片《零容忍》。  “开播以来,我们每一集都看了,印象最深的是甘肃省永登县民政局低保办原主任赵永琏骗取百姓救...

    时间:01-19
  • 全面从严治党专题片凸显政治意义警示意义宣传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专题片凸显政治意义警示意义宣传意义  零容忍!  本报记者 管筱璞 柴雅欣  零容忍!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十年磨一剑。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

    时间:01-19
  •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十年磨一剑  本报记者 韩亚栋 薛鹏  十年磨一剑!  许多人至今深刻记得,2012年12月4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中共...

    时间:01-19
  • 紧紧围绕“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成功实践,深刻阐述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的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对强化政治监督提出明确要求。  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

    时间:01-19
  • 永葆自我革命精神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绩

      永葆自我革命精神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绩  与会同志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成功实践,深刻阐述全面从...

    时间:01-19
  • 确保2022年基本形成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确保2022年基本形成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本报北京1月18日电(记者靳昊)全国司法行政工作会议16日下午在京召开。会议要求,奋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

    时间:01-19
  • 武汉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迎来“开门红”

      武汉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迎来“开门红”  □ 长江日报记者马振华 通讯员周钢 吴宝申  1月18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发改委获悉,武汉市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主会场在武汉经开区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项目现场...

    时间:01-19
  • 各地多措并举做好冬奥期间交通运输保障

      各地多措并举做好冬奥期间交通运输保障  本报北京1月18日讯 记者侯建斌 见习记者刘欣 记者今天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了解到,春运第2天,全国预计发送旅客2530.5万人次。其中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5万...

    时间:0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