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京冬奥场馆将应用生物气溶胶系统监测新冠病毒

2022-01-19 11:25: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 (徐婧)北京冬奥会计划在多个场馆布置气溶胶采集器,采集后,标本将在昌平实验室等地设置的临时检测站进行检测,为冬奥会提供全面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保障。

  记者18日从北京市科技冬奥项目专班获悉这一消息。

  气溶胶是新冠病毒传播重要途径之一

  气溶胶(aerosol)是指空气中长时间悬浮的、直径一般在100微米以下的微小颗粒物组成的胶体分散系统。组分中可能包含病毒、细菌、真菌、花粉、动植物源性蛋白等微生物或来自生物的物质。来自生物的气溶胶又被称为“生物气溶胶”。

  气溶胶颗粒小于100微米,传播距离1米以上可被直接吸入肺部,传染力强。因此,气溶胶是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境外病例输入引发的疫情传播中,通过环境传播,如气溶胶和物体表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

图为监测系统中的便携式气溶胶采集器。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刘鹏介绍,目前,北京在防控境外输入的政策和方法上,如境外人员隔离政策、冷链消杀等已经很有成效,但在环境传播、尤其是气溶胶方面仍可能存在一些漏洞。通过监测高风险区域内的气溶胶新冠病毒,可以及时发现疫情的火点,弥补疫情防控的盲区,避免疫情暴发。

  因此,典型环境中气溶胶新冠病毒的监测将弥补现有疫情防控策略的不足,在保障冬奥会的顺利召开、做好疫情安全保障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气溶胶新冠病毒核酸监测更高效

  2020年10月,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北京市科委的直接领导下,清华大学医学院刘鹏、生命学院王建斌、药学院白净卫联合北京大学要茂盛和黄岩谊、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任丽丽和昌平实验室等单位,针对新冠疫情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挑战,开展应急攻关,开发完成了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核酸监测系统。

  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核酸监测系统由便携式气溶胶采集器和一体化高灵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仪两部分组成。

  气溶胶采集器的空气流量达到400升/分钟,可在半小时内采集12立方米内的气溶胶颗粒并富集到病毒灭活液中,病毒富集效率为国内同类产品最高;一体化高灵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仪可实现自动化和全封闭式的新冠检测,全流程分析时间小于45分钟。

  2021年4月-7月,该系统在北京地坛医院进行了超过100例样本的临床测试验证。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阳性检出率达到现有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检出率的三倍。

图为监测系统中的一体化高灵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仪。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强大的富集功能和灵敏的检测功能使系统具备了高效这一优势,即便是非常少量的病毒,也能被检测出来”,刘鹏说。

  多个冬奥场馆将进行气溶胶采集和检测

  刘鹏提到,北京冬奥测试赛期间,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项目与5个奥运场馆、1个媒体中心、2家签约酒店建立了合作机制,进行了气溶胶采样和检测。共检测气溶胶标本348例,成功率100%,保证了赛事的安全。

  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项目已被确定为科技冬奥的项目之一,预计将在冬奥会多个场馆布置气溶胶采集器,并在设置的临时检测站中提供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服务。

  据悉,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项目由昌平实验室和清华大学共同牵头,清华大学医学院刘鹏研究员带领团队,会同北京梓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实施。项目委托北京工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技术转化成立)生产气溶胶采集器,委托北京梓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技术转化成立)生产一体化核酸检测仪器和试剂耗材,并委托北京梓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服务。(完)

  • 相关阅读
  • 山西夺命金矿背后的职业“洗洞”人

      山西夺命金矿背后的职业“洗洞”人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赵翔  发于2022.1.17总第1029期《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12月31日,阳历新年前一天,刘某艺的哥哥站在山西省绛县殡仪馆火化房旁,他点燃一支香烟...

    时间:01-19
  • 被通报“三乱”的华北县城

      被通报“三乱”的华北县城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陈惟杉  发于2022.1.17总第1029期《中国新闻周刊》  “霸州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艰难时刻”。一位接近霸州市政府的人士如此向《中国新闻周刊》描述他的感受...

    时间:01-19
  • 火山喷发会减缓气候变暖吗?气象专家回应

      火山喷发会减缓气候变暖吗?气象专家回应  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李楠桦)据中国气象局消息,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的火山猛烈喷发,从1月15日由风云四号B星数据制作的1000米分辨率...

    时间:01-19
  •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湿地植物达2258种

      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湿地植物达2258种  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余璐)1月19日,在第26个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上发布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国际重要...

    时间:01-19
  • 三秦故事 | 做好“守护者”“供给站”“先遣队”

      2021年12月,咸阳疫情防控拉响警报。全市8.5万余名党员主动请战,市直机关6800余名党员组成93支志愿者队伍,深入街道、社区、路段开展志愿服务,1095个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队,齐心协力奋战在抗疫第...

    时间:01-19
  • 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记者胡璐)国家林草局19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总体水质呈向好趋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我...

    时间:01-19
  • 突破4万亿元!2021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5%

      1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2021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69.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

    时间:01-19
  • 浙江两院工作报告均提及扫黑除恶:尽锐出战护航共富

      中新网杭州1月19日电(方堃)浙江省两院工作报告19日提请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两份报告均对2021年“扫黑除恶”进行总结,强调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浙江省高...

    时间:01-19
  • 课后“空档期”变“成长加油站”——重庆“双减”带来新变化

      新华社重庆1月19日电 题:课后“空档期”变“成长加油站”——重庆“双减”带来新变化  记者柯高阳  “这道麻婆豆腐色香味俱全!”“我觉得宫保鸡丁更好吃……”学期末,重庆市沙坪坝区滨江小学的厨艺课迎来...

    时间:01-19
  • 新春走基层 | 云南昆明春运首趟“扫雷车”巡行记

      刘佩简?耿源苑?科技日报记者?赵汉斌  在2021年1月17日春运首日的凌晨3点,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昆明南工务段添乘组工长王涛,穿好制服准备出工。云南铁路春运首趟“扫雷车”此时也正蓄势待发。  10分钟后,王涛...

    时间:0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